劳动合同解除后,原单位是否仍需承担责任?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有权追究原单位的责任,但需在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计算起点是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仲裁时效期间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重新计算。
劳动合同解除后可以追究原单位的责任,但是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因为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延伸阅读
劳动合同解除后,原单位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后,原单位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当劳动合同解除时,原单位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具体责任的承担取决于解除合同的原因以及解除程序的合法性。如果劳动合同的解除符合法律规定,原单位通常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然而,如果合同解除存在违法行为或违反合同条款的情况,原单位可能需要支付赔偿金或其他补偿措施。因此,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原单位应当仔细评估解除的合法性,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以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和合法性。
结语: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有权追究原单位的责任,但需在一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中断行为会重新计算时效期间。原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应认真评估合法性,决定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和合法。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风险提醒】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载体,所以劳动合同的解除和劳动关系的解除几乎没有区别。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它们都有着相同的解除条件,,如果不了解相应的条件,就容易造成对方的损失,从而引发劳动仲裁,进而承担赔偿责任。1.用人单位如果没有合法理由辞退员工,就无法成功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行为违法,患病,无法支撑工作等。2.劳动者如果没有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没有出现不按劳动合同支付报酬等行为,也不可以成功解除劳动合同。【专家建议】如果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有与对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求,聘请一个律师有很大的帮助:1.律师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协商,了解双方的诉求,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意。2.律师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寻找劳动者不服从规章制度等证据;也可以帮助劳动者寻找用人单位不按劳动合同发工资等证据。3.各自的律师可以为双方当事人向对方提前30天写好书面通知并发布,努力实现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是否仍需承担?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违约责任要承担。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后是否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解除是能承担违约责任的,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存在违约情形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解除后,还能否要...查看全文

解除合同后是否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情势变更解除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情势变更指合同基础条件发生不可预见的重大变化。当事人可解除合同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如继续履行合同明显不公平,受影响方可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如协商不成,可诉诸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公平原则,法院或仲裁机...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情形是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这些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从事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仍不能胜任、劳动合同依据...查看全文

担保责任在主合同解除后是否仍需承担?

合同解除后,担保责任仍存在,除非担保合同另有约定。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的民事责任,担保人仍需承担对债务人的担保责任,但受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限制。如果主合同在履行前解除,担保人免除担保责任;如果解除是因为债权人的过错,担保人不承担担...查看全文

失业后单位是否仍需承担责任?

被单位辞退可以领取失业金,需满足条件:参加失业保险满1年、非自愿中断就业、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单位应出具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并告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权利。失业人员需持证明办理失业登记,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若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待遇...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包括两种情况:非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对于非过失性辞退,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没有最高限制,并且还应支付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经济性裁员,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工单位需承担的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责任根据原因不同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被解除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二是用人单位按规定解除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龄和月工资标准计算;三是其他情况下的解除,赔偿责任根据具体...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会承担责任?

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就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用人单位要聘用劳动者,必须确认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方可与劳动者订立新的劳动合同。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单位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第40条和第41条第1款,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赔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是否需承担相应责任?

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责任承担及工会权利: 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应承担责任。 2、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不继续履行合同。 3、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需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4、工会在单方解除合同时无权征求意见,但违...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是否还能追究原单位的责任

劳动合同解除后,如果未超过维权的时效的,还能追究原单位的责任。例如未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能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权利受损之日起及时去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查看全文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者患病、不能胜任工作、重大变化等。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这些情形包括劳动者解除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等。除此之外,法律和行政法规还规定了其...查看全文

解除合同后,单方是否需承担违约责任?

「单方解除协议的违约责任及赔偿方式」 当事人单方解除协议需承担违约责任,包括履行、补救或赔偿损失。可约定违约金或损失计算方法,如违约金低于损失,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赔偿。...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后是否还需承担责任?

符合条件的要承担责任。法律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时,劳动者要求继续工作,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若劳动者同意解除,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每工作一年需支付一个月工资。若用人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要承担什么责任?

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补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查看全文

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要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补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查看全文

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要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补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查看全文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承担什么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补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