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个人隐私

律师回答

隐私权有自己的特征。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的范围很广,那么,如何界定个人隐私?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可以有所帮助。
一、如何界定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一定范围以外的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且这一秘密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晓,以及该信息是否与他人及社会利益相关。如个人日记,身体缺陷,个人私密照片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二、如何认定侵犯个人隐私权
      作为人格权之一,侵犯隐私权责任的构成也同侵犯其他权利一样,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四要件。
      1、主观具有过错
      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
      2、违法行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绝对权,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负有不侵犯他人隐私的义务,违反这种义务进行的行为均被纳入侵犯隐私行为之列,除非有正当合法抗辩事由存在,通常这种侵害行为以作为形式表达,并不必以公开他人隐私为要件。结合行为类型的多样性与隐私内涵的发展性,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与侵害私人信息的行为。
      3、损害结果发生
      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及精神痛苦。侵害隐私并不直接与财产利益挂钩,甚至有时根本没有财产利益受损,受冲击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损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当然这并不否认隐私权遭受损害所导致的权利人经济上的损失。一般来讲,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权利的事实,即使侵害后果难以觉察或证明,即可构成侵权法中的损害。隐私权这种精神性人格权损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具体人格受损证明困难,但这点并不妨碍认定损害事实的存在。
      4、具备因果联系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侵害隐私权的后果表现为权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与私域生活的侵扰,这一事实乃侵害行为所致,换句话来说,权利主体因该不法行为遭受人格利益受损。就非财产性利益受损与行为方面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出问题的地方是财产利益与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方面,有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则须借助一定的方法,通常从以下两方面把握:时间上有无顺序性,侵害行为是否客观存在。
三、公民的个人隐私内容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以上是快车我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如何界定个人隐私”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界定个人隐私

法律分析:一、如何界定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一定范围以外的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且这一秘密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晓,以及该信息是否与他...查看全文

如何界定个人隐私泄露的界限?

保护个人隐私是每个人的权利,泄露个人隐私是严重违法行为。本文总结了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和如何投诉网站泄露个人隐私的方法。对于百度快照泄露个人隐私问题,建议联系相关网站管理员删除相关内容。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坚守底线,以正确的方式维...查看全文

侵犯隐私权如何界定

法律分析:侵犯隐私权这样界定:_x000D_ 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须具违法性;_x000D_ 2、存在隐私权被损害的事实,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_x000D_ 3、损害事实与侵权行为...查看全文

隐私的范围如何界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了隐私的定义和保护,强调了自然人的隐私权。根据该条款,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密空间、活动、信息,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查看全文

侵犯隐私权如何界定呢

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一)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须具违法性。(二)侵害...查看全文

隐私泄露如何界定违法行为?

转发他人隐私涉及违法行为,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制裁。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他人隐私属于违反法律行为。 根据刑法,违反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单位犯罪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也将受到处罚。 转发...查看全文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法律解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重要。许多数据泄露事件已经宣告了大量敏感数据流失的严重后果。因此,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和通信时,我们应该加强网络安全,以确保我...查看全文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律师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重要。许多数据泄露事件已经宣告了大量敏感数据流失的严重后果。因此,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和通信时,我们应该加强网络安全,以确保我...查看全文

个人隐私如何保护

1、保护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及其他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把这些信息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告诉别人,无论您认为这个人多么可靠。2、保护私人电脑和手机安全。如通过安装防火墙等方式,阻止入侵者远程访问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使...查看全文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法律解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重要。许多数据泄露事件已经宣告了大量敏感数据流失的严重后果。因此,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和通信时,我们应该加强网络安全,以确保我...查看全文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律师解答: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重要。许多数据泄露事件已经宣告了大量敏感数据流失的严重后果。因此,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和通信时,我们应该加强网络安全,以确保我...查看全文

如何维护个人隐私权?

被别人侵犯隐私的处理是:应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还可以报警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如何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之一的规定:1、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会被如何定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隐私如何定罪

1、泄露公民隐私一般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要根据集具体案情以及造成的后果判断。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章,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扰、泄露、公开等方法侵害他人...查看全文

个人隐私权的定义是如何的

法律分析:个人隐私属于隐私权。所谓隐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定罪量刑

法律分析:个人信息属于隐私,泄露个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刑为七年有期徒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应该如何定罪

帐户被公安机关冻结的,当事人应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在其调查完成之后,如果没有问题,当事人的账户会及时被解冻。如果当事人涉嫌违法行为,则直到对应的案件结案为止,当事人的账户才能依情况解冻。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定罪量刑

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属于隐私,泄露个人隐私将会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刑为七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定罪量刑?

泄露个人隐私严重者将面临刑事处罚,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及罚金。违反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者,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有期徒刑及罚金,特别严重者可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及罚金。在履职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者,将受到更严厉的...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郭红杏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认证律师拆迁安置、拆迁安置

已服务13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