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产假规定天数是多少?

律师回答
摘要:国家法定产假为98天,其中包括产前15天休假。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加班或夜班,应安排休息时间。被公司违法辞退怀孕员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支付工资损失,或根据劳动合同法要求撤销解雇决定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国家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1、国家法定产假是98天。
2、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3、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产假期间可以辞退员工吗
1、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2、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3、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4、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三、被公司违法辞退怀孕员工该怎么维权
第一种,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
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到期,则仲裁或法院会撤消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认定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并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到劳动合同终止之日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该补偿金应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08以前工作的年限不计算,从08年开始计算)。
第二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规定: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不得”就是强制性规定,不可违反。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怀孕女工的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家法定产假为98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在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情况下,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情况下,享受42天产假。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员工,且应根据医疗机构证明减轻劳动量或安排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休息时间。如果员工被公司违法辞退,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要求支付工资损失,或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维权。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3年产假天数国家规定是多少?

国家法定产假98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难产和多胞胎的额外假期。雇主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怀孕员工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获得工资损失赔偿,或要求撤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获...查看全文

2023年法定产假天数是多少?

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其中包括产前休假、难产增加假期、多胞胎增加假期等。根据《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应享受工资待遇,支付方式根据单位是否给女职工上了生育保险而有所不同。单位不得以...查看全文

2023年婚假天数国家规定是多少?

国家规定的婚假为3天,不受晚婚年龄影响。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如果遇到周末,不会有补假。单位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给予更长的婚假,但至少不能少于3天。双方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可能会额外给予路程假。...查看全文

2023年我国规定的婚假天数是多少?

国家规定婚假天数及休假策略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婚年龄满足要求的职工可享受3天婚假。如果双方不在同地工作,可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婚假期间包括公休假,再婚者可享受3天婚假。对于婚假如何休假最合适,建议在周末后或周二开始请假,以连...查看全文

2023年河南婚假规定的天数是多少?

根据《民法典》和《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时可以享受以下待遇:按法定婚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的取消晚婚假奖励,也只需3天婚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查看全文

2023年国家规定产假是多少天

女职工产假享受98天,具体规定包括产前休假、难产、多胞胎、流产等情况。生育津贴需办理生育保险就医登记,准生证,产后申领。公司解雇孕妇需按法定标准的双倍支付赔偿。此外,子女六周岁前夫妻可获得每年十天育儿假。...查看全文

2023年产假天数国家规定

法律规定女职工享有产假,包括98天产假、15天产前休假和额外的15天难产及多胞胎产假。流产的女职工根据怀孕时长享受15天或42天产假。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女职工工资、解雇或解除劳动合同。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有特殊权益,如不加班、有休...查看全文

2023年河南省婚假规定的天数是多少?

河南省婚假为21天,夫妻办理婚姻登记可享受国家规定的3天婚假,再增加18天。若夫妻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婚假可再增加7天,总计28天。在婚假期间,职工仍视为出勤,正常发放工资。...查看全文

2023年国家规定产假多少天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产假和产假期间员工的权益保障。产假总共是98天,其中包括产前15天和难产增加的15天。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或与其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查看全文

病假天数规定2024年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一、病假天数规定是多少天?根据规定病假天数由病情决定而没有具体的天数限制。劳动法没有规定职工一年可以请多少天病假,职工可以请病假的时间由病情确定。但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一)项规定,职工病假时...查看全文

深圳2023年国家规定产假是多少天

女职工有一些特殊的政策假期,比如说可以依法休产假等等,接下来由晖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深圳休产假的时间规定,产假有多少天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深圳休产假有多少天 2020年深圳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查看全文

广西2023年产假最新规定是多少天

随着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关于产假和陪产假的规定也产生了一些变化。那么广西壮族自治区陪产假是怎么样规定的?下文晖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一、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陪产假国家规定是怎样的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查看全文

上海二胎产假规定2023年是多少天

上海二胎产假规定为128天,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偶陪产假期间工资按正常出勤工资发放。上海生育津贴领取需办理生育保险就医登记,提供相关材料并由用人单位到社保局申请领取。生育津贴领取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结婚证、户口簿、生育医学...查看全文

2023年我国法定年假最新天数是多少?

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了不同工龄员工的年假天数,不包括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探亲假有具体规定,包括探望配偶、父母的假期,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天数的假期。享受带薪年假需要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但不要求在当前单位。不享受年休假的情况包括寒...查看全文

法定年假的天数规定是多少?

法定年假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国家法定年假 法定年假的天数要根据劳动者的工龄来算:1、劳动...查看全文

2023年男士产假国家规定天数

2022年男士产假的天数在不同省份有所不同,最短为7天,最长可达1个月。其中河南、甘肃、云南的男性享受的陪产假最长。在享受陪产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工资。此外,一些省份还规定了婚假和产假的增加规定。具体的陪产假和护理假天数根据不...查看全文

国家规定产假天数是多少

法律分析: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具体如下...查看全文

国家规定产假天数是多少?

我国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产假待遇包括保胎假、产前假和产假,生育津贴由企业支付,标准根据地区政策不同。哺乳假可延长至六个半月,工资按八成发放。用人单位在女职工生育期间必...查看全文

2023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是多少

一、法定节假日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为11天。《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查看全文

2023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是多少?

2023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是11天。职工如果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用人单位要支付不低于正常工资标准的300%的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或者少支付,职工可以向劳动管理部门进行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如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