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犯罪预备是否存在?

律师回答
摘要:犯罪预备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的行为,虽未实际发生犯罪行为,但仍应负刑事责任。预备犯罪的程度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将决定处罚的轻重。
一、抢劫罪有犯罪预备吗
答案是肯定的,例如为实施抢劫准备了作案的工具,但未实施抢劫时被人发现,就是属于抢劫中的犯罪预备,抢劫侵害的行为和后果没有发生。
二、什么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
三、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1、为犯罪准备工具
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找寻、购买等多种方式,其目的是为犯罪准备最合手、适用的工具。如为杀人而购买刀子,或自制利刃、火器等,为盗窃准备撬压工具、攀登工具等,为投毒购买毒药等均属为犯罪准备工具。
2、为犯罪创造条件
为犯罪创造条件是指除为犯罪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全部准备活动,如踩点、跟踪、了解、掌握犯罪对象的活动规律,确定最佳地点和最佳时间,筹集资金、学习攀登、搏斗、诱骗等技巧,均属为犯罪创造条件。
预备犯罪只是犯罪的准备工作,犯罪行为事实上并未实际发生,侵害行为和后果还没有产生。对此,刑法认为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可以比照犯罪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犯罪预备。如为了盗窃而准备钥匙,排除实施犯罪行为的障碍等.应当根据预备的程度和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程度等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予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犯罪预备是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无论是准备犯罪工具还是为犯罪创造条件,都属于犯罪预备。尽管犯罪行为尚未实际发生,但法律认为犯罪预备也应承担刑事责任。根据预备的程度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可以对犯罪预备者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因此,在法律上对于犯罪预备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追究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七条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抢劫共犯结果既遂中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律师分析: 抢劫共犯结果既遂中存在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查看全文

抢劫共犯结果既遂中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抢劫共犯结果既遂中存在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一、犯罪预备必须符合的特点有哪些犯罪预备必须符合...查看全文

抢劫罪是否属于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的行为。例如购买犯罪工具、踩点、了解犯罪对象等。虽然犯罪行为尚未发生,但根据刑法,犯罪预备也属于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预备的程度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法律分析:抢劫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抢劫,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中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查看全文

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法律解析: 抢劫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抢劫,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中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查看全文

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法律解析: 抢劫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抢劫,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中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查看全文

· 毒品犯罪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毒品犯罪有犯罪预备。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查看全文

抢劫预备阶段是否构成犯罪?

律师分析: 构成。犯罪预备也是一种犯罪形态,属于犯罪,只是对于量刑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法律规定,对于预备犯罪,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具体如何需要根据具体情节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查看全文

抢劫预备阶段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解析: 构成。犯罪预备也是一种犯罪形态,属于犯罪,只是对于量刑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法律规定,对于预备犯罪,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具体如何需要根据具体情节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是否存在未遂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不存在未遂。犯罪预备只是为犯罪做准备,还没有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而犯罪未遂是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法...查看全文

抢劫罪犯罪预备怎么判

法律分析:抢劫罪犯罪预备的,一般是对比抢劫罪的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犯罪嫌疑人已经为抢劫开始准备活动、制造条件,只是还未着手犯罪行为,在预备阶段,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后果的,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抢劫罪犯罪预备怎么判

抢劫罪犯罪预备的,一般是对比抢劫罪的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犯罪嫌疑人已经为抢劫开始准备活动、制造条件,只是还未着手犯罪行为,在预备阶段,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后果的,从轻处罚。【本文...查看全文

抢劫预备构成犯罪么

抢劫预备构成犯罪,故意犯罪的预备、中止、未遂、既遂阶段都成立犯罪。而抢劫罪属于故意犯罪,所以抢劫预备构成犯罪。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犯罪预备的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对预备犯...查看全文

抢劫预备构成犯罪吗

法律分析:抢劫预备构成犯罪。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抢劫犯罪行为作预备的,准备的犯罪的人属于预备犯,可按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罚的本质目的在于通过对犯罪行为实施者的惩罚,起到威慑和预防犯罪的作用。...查看全文

抢劫罪犯罪预备刑罚是多少年?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犯罪预备量刑应视实际情况,可从轻或免除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抢劫罪,根据情形处以不同刑罚,如入户、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银行等。...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法律分析:故意伤害罪存在犯罪预备。为了故意伤害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故意伤害的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_x000...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转化型抢劫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行为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因而行为人在转化型抢劫罪有自动放弃犯罪的,是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的。 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犯罪预备能判几年

抢劫罪的犯罪预备能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量刑范围内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若是情节严重的,可以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量刑范围内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本文关...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预备犯罪怎样量刑

法律解析: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抢劫行为在预备阶段的,怎样判刑要依据具体的情节而定,而犯罪预备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罪是否存在预备犯?

电信诈骗有预备犯。预备犯就是指预谋实犯罪活动,但并未真正实施犯罪活动的人犯,而电信诈骗是属于诈骗罪的一种,诈骗罪有预备犯,所以电信诈骗也是有预备犯的。犯罪预备成立条件: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