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律师回答

转化型抢劫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行为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因而行为人在转化型抢劫罪有自动放弃犯罪的,是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的。

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构成

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构成的法律问题,相关法律知识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

但盗窃罪要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诈骗罪与抢夺罪也要求“数额较大”作为其犯罪构成要件,故存在如下问题:

刑法第269条之规定是否包括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但并不构成犯罪的情况?

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已经构成了犯罪,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要求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犯罪,但也不是数额很小的小偷小摸行为。

我们认为,尽管刑法的表述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但并不意味着行为事实上已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而是意味着行为人有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故意与行为,这样理解,才能谈得上盗窃、诈骗、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

因此,应将该条解释为:

行为人以犯罪故意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只要已经着手实行,不管是既遂还是未遂,不管所取得的财物数额大小,都符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

其次,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暴力、威胁行为,就不能成立抢劫罪。

再次,行为人所实施的前两种行为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即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罪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一种观点认为,“当场”是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

我们认为,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应当注意到“当场”一词在刑事法学中的的特殊含义,具有时、空两方面的含义,时间领域的不间断延续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领域的变换都应当涵概于“当场”之中。

因此,“当场”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以及被抓捕的整个不间断的时、空延续过程。

例如,盗窃分子在行盗时被发觉,逃蹿过几条街巷后遇到抓捕人员,若此时使用暴力手段抗拒抓捕,即构成抢劫罪。

如果盗窃分子在行盗时被发觉后藏匿赃物逃走,第二天回到原做案现场取赃物时被发觉而使用暴力拒捕,不能认定转化为抢劫犯罪。

其原因在于前者构成当场,而后者不属于当场范畴。

最后,行为人所实施的前两种行为具有目的上的逻辑性,即行为人使用暴力、威胁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否则,就会与其所实施的直接作用于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失去逻辑关联,不符合抢劫犯罪主观要件与客观行为相统一的原则。

抢劫罪是一种多发性暴力型犯罪,其侵犯的客体具有公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双重性,与其它侵财型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一直都是刑法打击的重点。

我国现行刑法将抢劫罪分为标准的抢劫罪和转化型抢劫罪两类,并对转化型抢劫罪规定了更严格的认定标准,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复杂。

相关内容:

转化型抢劫是什么意思,转化型抢劫罪司法解释

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抢夺罪在特定情况下转化为抢劫罪的行为。比如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外,抢劫罪属于行为犯,因此在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的时候,一般都是会以抢劫罪来定罪处罚的,此时不会考虑到实际的数额、情节。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抢劫罪与转化型抢劫的区别有什么,准抢劫罪和转化型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与抢劫罪的区别有两点: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抢夺罪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而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也即抢夺罪的实行行为是单一行为,抢劫罪的实行行为是复合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抢劫罪存在犯罪中止,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中止。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也是直接故意犯罪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形态。犯罪中止形态同犯罪未遂形态一样,只可能发生在基本构成的抢劫罪里,而不会发生在加重构成的抢劫罪里。

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特征

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特征的法律问题,相关法律知识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

但盗窃罪要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诈骗罪与抢夺罪也要求“数额较大”作为其犯罪构成要件,故存在如下问题:

刑法第269条之规定是否包括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但并不构成犯罪的情况?

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已经构成了犯罪,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要求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犯罪,但也不是数额很小的小偷小摸行为。

我们认为,尽管刑法的表述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但并不意味着行为事实上已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而是意味着行为人有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故意与行为,这样理解,才能谈得上盗窃、诈骗、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

因此,应将该条解释为:

行为人以犯罪故意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只要已经着手实行,不管是既遂还是未遂,不管所取得的财物数额大小,都符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

其次,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暴力、威胁行为,就不能成立抢劫罪。

再次,行为人所实施的前两种行为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即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罪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一种观点认为,“当场”是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

我们认为,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应当注意到“当场”一词在刑事法学中的的特殊含义,具有时、空两方面的含义,时间领域的不间断延续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领域的变换都应当涵概于“当场”之中。

因此,“当场”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以及被抓捕的整个不间断的时、空延续过程。

例如,盗窃分子在行盗时被发觉,逃蹿过几条街巷后遇到抓捕人员,若此时使用暴力手段抗拒抓捕,即构成抢劫罪。

如果盗窃分子在行盗时被发觉后藏匿赃物逃走,第二天回到原做案现场取赃物时被发觉而使用暴力拒捕,不能认定转化为抢劫犯罪。

其原因在于前者构成当场,而后者不属于当场范畴。

最后,行为人所实施的前两种行为具有目的上的逻辑性,即行为人使用暴力、威胁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否则,就会与其所实施的直接作用于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失去逻辑关联,不符合抢劫犯罪主观要件与客观行为相统一的原则。

抢劫罪是一种多发性暴力型犯罪,其侵犯的客体具有公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双重性,与其它侵财型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一直都是刑法打击的重点。

我国现行刑法将抢劫罪分为标准的抢劫罪和转化型抢劫罪两类,并对转化型抢劫罪规定了更严格的认定标准,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复杂。

相关内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法律解析: 抢劫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抢劫,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中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查看全文

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法律解析: 抢劫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抢劫,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中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查看全文

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法律分析:抢劫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抢劫,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中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

法律分析:   1、在实施诈骗,偷盗,抢夺时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这个时候那些行为就转化为抢劫罪了,这就是转化型抢劫。   2、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盗窃罪定罪处罚。因此行为人盗窃信用卡时...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在抢劫罪中是否适用?

抢劫罪的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要成立抢劫罪的犯罪中止,必须在着手后但既遂前中止,即在取得财物或造成轻伤以上伤害前中止。犯罪既遂后不能成立中止,但可以作为悔罪表现处理。...查看全文

什么是转化型抢劫罪

法律解析: 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抢夺罪在特定情况下转化为抢劫罪的行为。比如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外,抢劫罪属于行为犯,因此在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的时候,一般都是会...查看全文

什么是转化型抢劫罪

法律分析:转化型抢劫罪指的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转化型抢劫罪按照抢劫罪进行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_x...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是什么?

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及定罪处罚规定。行为人必须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并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认定为转化型抢劫罪,并依照刑法第263条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是什么

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抢夺罪在特定情况下转化为抢劫罪的行为。依据法律规定,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客观要件是指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是什么

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抢夺罪在特定情况下转化为抢劫罪的行为。依据法律规定,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客观要件是指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查看全文

什么是转化型抢劫罪?

律师分析: 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抢夺罪在特定情况下转化为抢劫罪的行为。比如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外,抢劫罪属于行为犯,因此在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的时候,一般都是会...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是什么?

转化型抢劫与准抢劫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转化型抢劫是指在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基础上,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准抢劫则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抢劫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转化型抢劫的...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

强化型抢劫罪是一种法律拟制,原本应该定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并发,但法律拟制为抢劫罪。其前行为必须构成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且主观上是为了抗拒抓捕,毁灭证据,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才构成抢劫罪。或者...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

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转化型抢劫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由此引出两个相关问题。一是转化前的行为是否必须构成独立的犯罪;二是转化前的行为是否包括采用盗窃、诈骗、抢夺方法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  ...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的定义

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对转化型抢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实施重大恶性犯罪的未成年人才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由于年龄限制,不能构成抢劫罪。这种不追究刑事责任有...查看全文

抢劫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分析:   抢劫罪中止依然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刑法》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查看全文

抢劫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抢劫罪中止可能构成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抢劫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且属于严重暴力犯罪。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查看全文

抢劫罪犯罪预备是否存在?

犯罪预备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的行为,虽未实际发生犯罪行为,但仍应负刑事责任。预备犯罪的程度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将决定处罚的轻重。...查看全文

转化型抢劫罪是什么意思

转型抢劫罪: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将抢劫罪转化为抢劫罪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抢劫罪是指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根据抢劫罪定罪处罚,以窝藏赃物、抵制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转型抢劫罪首先构成抢劫罪,这是构成转型抢劫罪的前提。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携带凶器抢...查看全文

抢劫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抢劫中止构成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抢劫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且属于严重暴力犯罪。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自...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斌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已服务13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