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修改的主体是什么?

律师回答

我国宪法的修改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的职权。

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修改宪法解释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修改宪法解释方面的内容是:

1.从内容上,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2.从时间上,宪法制定活动发生于生效前的立宪活动,宪法修改活动发生于宪法生效后的实施阶段,宪法制定一定先于宪法修改。

修改宪法任期的相关依据是什么

根据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人代表的任期同本大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相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都是5年,因此,各级人大代表每届的任期为5年。

我国宪法关于宪法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等。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我国的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宪法的性质就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宪法修改不超过两届的依据是什么

宪法修改不超过两届的依据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各种民主制度等这些都是要通过宪法来体现出来的,而且修改宪法本身也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当中的程序,使得宪法能够很好的跟我国现代经济转型时期的很多重要战略方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这次宪法修改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也就是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五年,如果到期可以重新选举国家主席或副主席。不限于两届。只要人大选举,国家主席可以任期为三届或四届等。这也是符合宪法以及时代要求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宪法的修改主体是什么

我国宪法的修改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和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查看全文

我国的宪法修改主体是什么?

律师分析: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查看全文

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修改宪法的主体,代表有权提出议案、批评、意见,提出人事罢免案和质询案,享有言论和表决的自由,受到保护。他们有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并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并反映人民意见,为人民服务。...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主体是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修改宪法的主体,代表具有提案、批评、意见、罢免人事案件、质询、发言表决不受追究、视察权等权利,享有保障。他们的义务是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协助实施法律,并与选民保持联系,听取反映人民意见,为人民服务。...查看全文

宪法修改的主体?

律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的形式公布施行的,一般在全国人大公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上公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查看全文

宪法修改权的主体是修宪机关?

律师分析: 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国《宪法》 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宪法修改权的主体是修宪机关

律师分析: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国《宪法》 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的修改机关是什么

律师分析: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修改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律师分析: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 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 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 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

宪法的修改,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的规律,确保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规定...查看全文

我国制宪法主体是什么

律师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我国的制宪主体是人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修改程序应是什么

我国宪法修改程序应是什么: 1、提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2、审定。在宪法修正案提出以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宪法“应否修改”作原则上审查与决定的程序。 3、起草。在决定宪法应该修改以后,由法定...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制度的主体是什么

律师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我国会选出人民的代表去表达人民的意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什么通过?

律师分析: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

法律分析:   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如下:   一、宪法修正草案的提出。宪法修改的提出标志着整个宪法修改的开始。中共中央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讨论后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修宪建议稿,依...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

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1、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

律师分析:1.宪法修正草案的提出。宪法修改的提出标志着整个宪法修改的开始。中共中央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讨论后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修宪建议稿,依据《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向全国...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主体是什么意思

法律解析: 公民与国家是宪法关系中二大最基本的主体。宪法对国家的权力义务与公民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查看全文

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修改方式?

律师分析: 广义的宪法修改方式主要包括: (1)立法修改。这是一种间接的、特殊的修宪方式,即按照立法程序,通过专门的法律决定或者在有关的法律中对宪法的原有规定作修改补充,但不改动宪法原文. (2)无形修改。是指非正式的、不变动宪法...查看全文

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标准的修改方式?

律师解答: 广义的宪法修改方式主要包括: (1)立法修改。这是一种间接的、特殊的修宪方式,即按照立法程序,通过专门的法律决定或者在有关的法律中对宪法的原有规定作修改补充,但不改动宪法原文. (2)无形修改。是指非正式的、不变动宪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