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的基本概念及其实现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可以留置该动产并优先受偿。留置权具有物权性质,通过与债务人协商将留置物折价实现债权受偿。
留置权的特征有物权性,从属性以及不可分性等。留置权的实现方式为与债务人协商将留置物折价使债权受偿。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到期债务的时候,可以留置该动产并优先受偿的权利。
延伸阅读
留置权的法律要求及争议解决途径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的情况下,依法暂时占有债务人的财产,以保障其债权的一种法律权利。留置权的实现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律要求,例如债务人应当具有财产上的占有权,债权人应当具有债权的合法性等。而当涉及到留置权的行使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解决,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具体的解决途径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寻求公正、合法、有效的解决办法,保障各方的权益。
结语:留置权是一种具有物权性质的权利,债权人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有权暂时占有债务人的财产以保障其债权。债权人可与债务人协商将留置物折价以受偿。当涉及留置权争议时,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以确保公正、合法、有效的解决办法,保护各方权益。留置权的行使需符合法律要求,如债务人财产占有权、债权合法性等。留置权具有不可分性等特征,为债权人提供优先受偿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
【留置权的定义】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五十四条
【留置权债务人的请求权】债务人可以请求留置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行使留置权;留置权人不行使的,债务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留置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五条
【留置权的实现】留置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债务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债权担保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债权担保的表现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保证人按约定履行主合同义务;抵押是将财产作为担保;质押是将动产或财产权作为担保;留置是保留债务人财产以优先受偿;定金是提前支付金额以保证合同履行。担保合同依据《民法典》第388条...查看全文

财产权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财产权是指现实地享有或可以取得财产的人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且可处分的权利,其主体限于法律允许私人享有财产的个人和法人,不同于人格权和亲属权。财产权可以转让、继承和抛弃,并可由他人代为行使。...查看全文

财产权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财产权是指包括物权和债权两类权利,物权是支配物的权利,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而得到利益的权利。财产权的特征与市场经济一致,即市场主体平等,财产权体现人人平等,保障个体的合法财产权。...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及其权利

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它们分别涉及到发明创造、商品标记和文学艺术作品等领域。专利权赋予发明创造者独占使用权,商标权保护商标使用人对商标的专用权利,著作权则保护作品的创作者享有的专有权。这些权利不仅赋予了权利...查看全文

法律救济的概念及其实现途径

我国行政救济途径包括监察救济、立法救济、复议救济和诉讼救济。监察救济是行政系统内部的救济,只能要求行政纪律处分;立法救济限于重大决策和立法活动,对具体行政行为监督较少;复议救济可撤销违法行为、变更不当行为、要求经济赔偿;诉讼救济由...查看全文

中国宪法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保障公民权利,是其他法律的法律基础。现代宪法分为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我国是社会主义宪法。宪法体现民主制度,资产阶级宪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宪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查看全文

留置权的概念及规定

法律分析: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法手段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在由此产生的债权未得到清偿以前留置该项财物并在超过一定期限仍未得到清偿时依法变卖留置财物,从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留置权的规定: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物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查看全文

留置权的概念及规定

法律分析: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法手段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在由此产生的债权未得到清偿以前留置该项财物并在超过一定期限仍未得到清偿时依法变卖留置财物,从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留置权的规定: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物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查看全文

撤销权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本文介绍了撤销权的特点以及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和行使条件。撤销权需要满足债务人的行为以财产为标的、债务人的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主观上存在恶意三个要件。债权人撤销权的表现包括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和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查看全文

公司行为能力的相关概念及其实现方法

公司的行为能力是指公司基于自己的意思表示,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公司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具有一致性,表现在产生、终止、范围和内容上。不同的法人享有不同的行为能力,由其权利能力的差异导致。公司的意思能力通过公司...查看全文

生命健康权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本文讲述了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权、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权利,而法人的人格权包括名称、名誉、荣誉、信用等权利。刑法不属于宪法的一部分,而是部门法。法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不具有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人格权,...查看全文

抵押权的基本概念及其与担保的关系

抵押权成立与生效的区别在于抵押权在抵押合同订立时成立,但在抵押物登记时才生效,并具有登记和公示的效力;而抵押权未经登记则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留置权与抵押权和质押权的区别在于留置权是法定的,实行留置权需要经过特定程序,而抵押权和质押...查看全文

留置送达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留置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将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处的送达方式。适用留置送达的前提是受送达对象拒绝接受法律文书,不能颠倒适用次序。...查看全文

数罪并罚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并科原则、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是合并处罚的三种原则。并科原则是将多个罪行的刑罚相加并合并执行;吸收原则是选择最重的刑罚执行,其他较轻的刑罚被吸收不执行;限制加重原则是以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在一定限度内加重执行。...查看全文

差额选举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直接选举的差额比例应为三分之一至一倍,间接选举的候选人比例应达到候选名额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投票可集中或分代表团投票,并由大会统一计票。...查看全文

行政许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行政许可的特点及法律保障:行政许可是申请制的管理性行为,对外部活动进行管理,准予特定活动。申请人享有权益保护,可提起复议或诉讼。行政许可是以申请为基础,具有管理性、外部性和准予特定活动的特点。《行政许可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组织的...查看全文

信息资产的分类及其基本概念

信息资产的概述:信息资产是组织机构的重要财务价值,其价值与有效利用信息的人数有关。信息资产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便于查询、共享和维护。合理利用信息资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销售量,增加实际收入和经...查看全文

留置权人的留置权实现方法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规定了留置权的实现方法,即债权人可以留置债务人的动产并优先受偿。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债权人可以留置债务人的动产并优先受偿。留置权人为前款规定的债权人,留置的动产为留置财产。...查看全文

地役权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它的特征是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并以土地属于他人所有或使用为要素。地役权的成立需要两块土地存在,一块是供役地,为其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另一块是需役地,为该土地便利而供...查看全文

走私罪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走私罪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违反海关法规,运送违禁品进出口或偷逃关税的行为。具体罪名包括走私武器、核材料、假币、文物、贵重金属、珍稀动植物、淫秽物品、普通货物和固体废物等。走私行为可分为绕关、通关、准走私和后续走私。走私的对象包括禁止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