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缓刑如何申请?

律师回答
摘要:缓刑人员外出和变更居住地需向司法所提出申请,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不得超过一个月。申请外出或变更居住地需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移交相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或迁居需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去外地应当向司法所提出申请。
缓刑人员外出规定:
1、缓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
2、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3、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
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缓刑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流程:
1、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2、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3、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延伸阅读
外地缓刑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
外地缓刑申请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准备相关材料,如缓刑申请书、身份证明、犯罪记录等。然后,向相关法院递交申请,并支付相关费用。接下来,法院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可能要求补充材料或进行面试。审查通过后,法院将作出缓刑决定。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遵守法院的要求和期限,积极配合法院的审查程序,如实回答问题,提供必要的证据。此外,建议咨询律师以获取专业的法律意见和指导。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可能因地区和个案而有所不同。
结语:缓刑人员在外地活动需提前向司法所申请,且超过七日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如需变更居住地,应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并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应移交至新居住地,并抄送相关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并经考察机关批准离开居住地。申请外地缓刑需准备相关材料,遵守法院要求和期限,积极配合审查程序,咨询律师以获取专业意见。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请根据地区和个案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去外地如何申请?

律师分析: 缓刑期间如果需要出市是需要去当地的考察机关进行申请,并且申请出市是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的,一般的要求是如果生病需要去外地就医,生活或者工作原因必须要去外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查看全文

缓刑去外地如何申请

法律解析: 缓刑期间如果需要出市是需要去当地的考察机关进行申请,并且申请出市是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的,一般的要求是如果生病需要去外地就医,生活或者工作原因必须要去外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查看全文

外地缓刑申请被拒绝,如何应对?

缓刑转外地被拒绝的,可通过书面申请再次向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申请。社区矫正人员需提前一个月书面申请变更居住地,由司法所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规定报告活动情...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如何申请外地工作?

缓刑申请去外地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查看全文

省外缓刑如何申请?

缓刑期间需经批准方可出省,紧急情况可口头请假,离开时间需明确约定。出省连续不超30日,一年累计请假不超60日。被宣告缓刑者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管,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需批准。...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如何申请在外地工作?

缓刑申请去外地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查看全文

外地缓刑申请攻略

犯罪分子申请去外地缓刑需经考察机关批准,违反规定严重可撤销缓刑。提前终止缓刑情形包括再犯新罪、发现漏罪和严重违法。外地缓刑由法院宣告后交公安机关执行,罪犯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经考...查看全文

外地缓刑申请流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要去外地的,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缓刑外出打工?

判缓刑多久可以申请外出打工?缓刑期间外出打工需申请,严重违法可能撤销缓刑。缓刑规定:遵守法律、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需批准。缓刑与死缓的区别:适用前提、执法方法、考验期限、法律后果不同。缓刑需根据司法审理处理,不适用缓刑...查看全文

缓刑怎么申请去外地

被判缓刑怎么去外地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想要到外地的,需要经考察机关的批准,如果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点的,有可能被取消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查看全文

缓刑犯如何申请外出打工?

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不能申请外出打工或在司法机关得到监督。若缓刑期间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醉驾犯罪嫌疑人如果没有保证人、不缴纳保证金,取保候审仍会危害社会,不能担保申请取保候审。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后,根据司法机关对...查看全文

缓刑如何申请异地监管

法律分析: 缓刑申请的异地监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缓刑

法律分析:缓刑是不可以申请的,只能提建议。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缓刑

法律解析: 1、适用缓刑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适用缓刑必须是确有悔改表现,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3、累犯不能适用缓刑。4、上法院争取缓刑。5、缓刑不需交保证,但要交罚金。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缓刑

法律分析: 缓刑是不可以申请的,只能提建议。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缓刑?

律师分析: 1、适用缓刑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适用缓刑必须是确有悔改表现,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3、累犯不能适用缓刑。4、上法院争取缓刑。5、缓刑不需交保证,但要交罚金。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缓刑

法律分析: 不可以申请缓刑,只能对缓刑提建议。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七十...查看全文

缓刑转外地申请书模板

缓刑的犯罪人员转移异地申请,应积极的说明自身的缓刑所在地和身份,说明转移的地点和公安局。我国的上级管理部门和派出所对这类缓刑申请进行办理,审核这类申请的批复,符合转移的犯罪人应积极的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办理。...查看全文

缓刑转外地申请书模板?

律师分析: 缓刑的犯罪人员转移异地申请,应积极的说明自身的缓刑所在地和身份,说明转移的地点和公安局。我国的上级管理部门和派出所对这类缓刑申请进行办理,审核这类申请的批复,符合转移的犯罪人应积极的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办理。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离开本地后如何申请缓刑?

根据法律规定,缓刑罪犯需要变更居住地时,必须提前一个月向考察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后,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征求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