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剩物增值税优惠政策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为了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72号),明确了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

通知规定对企业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在2005年12月31日以前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办法。所谓增值税即征即退,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并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后,向税务部门申请退还已缴纳的增值税。

“三剩物”包括:采伐剩余物(指枝丫、树梢、树皮、树根及藤条、灌木等);造材剩余物(指造材截头);加工剩余物(指板皮、板条、木竹截头、锯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边角余料等)。

“次小薪材”包括:次加工材(指材质低于针阔叶树加工用原木最低等级但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次加工原木,其中东北、内蒙古地区按ZBB68009-89标准执行,南方及其他地区按ZBB68003-86标准执行);小径材(指长度在2米以下或径级8厘米以下的小原木条、松木杆、脚手杆、杂木杆、短原木等);薪材。

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包括:木竹纤维板、木竹刨花板、细木工板、木竹片、地板块、木旋制品、水解酒精、糖醛、饲料酵母、针叶饲料、木炭、活性炭、栲胶、长度在2米(不含2米)以下的板方材(仅指从造材截头及板皮中加工的板方材);木、竹珠,木、竹牙签,小胶合板,灰条子,木杂件,木竹皮、叶、根、锯末及其综合利用产品(草酸、锯末、炭棒等),冰棍和雪糕棒,雪糕勺,竹碎料板,压刮板。

从以上范围可以看出,能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产品是很多的,有关企业如果能充分利用该政策,还是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益。该通知规定,生产上述综合利用产品的企业,应单独核算该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额、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未单独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的,不适用即征即退政策。

操作程序

该《通知》没有明确享受优惠政策应履行的手续。一些省市在转发该《通知》时,作了进一步的规定。现举例说明:

北京市某木器加工企业,主要利用原木生产各类木制家具。在生产过程中,该厂产生了大量的板皮、板条、木截头、锯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边角余料,在该政策出台前,大部分剩余物都被烧掉了。该企业获知该优惠政策后,决定用这些附属物生产纤维板、刨花板。该企业于2001年7月向当地国税局提交了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书面申请;纤维板、刨花板产品说明材料;填报了《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资格申请表》,经税务机关审批后,获得了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资格。

该企业利用剩余物生产的纤维板、刨花板于去年8月份开始销售。由于该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规定,他们将这些纤维板、刨花板的销售额、应纳税额与家具的销售额、应纳税额进行单独核算,纤维板、刨花板8月份的销售额为3万元,应纳增值税1800元。该企业于9月份在申报缴纳增值税后,填报了《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退税申请表》,随同纳税申报资料一同报送当地国税局。税务机关对该企业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即征即退的条件,办理了退税手续。

该企业去年共享受了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10000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2024

2023年起,我国对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纳税政策进行了调整。根据新政策,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简易征收或普通征收两种方式进行纳税,具体适用税率如下:1. 简易征收:个体工商户按一定比例计算销售额缴纳税款,适用税率为3%或5%,由所在地税...查看全文

2020年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小规模纳税人合计月销售额没有超过10万元的,季度月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销售货物,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的月销售收入不超过3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可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查看全文

残疾人增值税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管理办法》的公告,主要内容: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可申请增值税退还。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退增值税额=本期所含月份每月应退增值税额之和;月应退增值税额=纳税人本月安置残疾人员人数×本...查看全文

残疾人增值税优惠政策

一:相关概念定义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查看全文

二手车增值税优惠政策

现将二手车经销等增值税征管问题公告如下:      一、自2020年5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从事二手车经销业务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按以下规定执...查看全文

1%增值税优惠最近政策?

律师解答: 注册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个人独资企业不需要交企业所得税,而是交增值税,个人经营所得税,以及附加税。像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也会有经纪代理服务,市场营销这一块,以及经营其他的经营范围。像研发费用的业务分离出来享受核定...查看全文

增值税优惠政策是什么,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来料加工、来...查看全文

残疾人增值税优惠政策?

律师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管理办法》的公告,主要内容: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可申请增值税退还。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退增值税额=本期所含月份每月应退增值税额之和;月应退增值税额=纳税人本月安置残疾...查看全文

残疾人增值税优惠政策

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的办法,具体限额由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不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查看全文

2020年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

法律分析: 小规模纳税人合计月销售额没有超过10万元的,季度月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销售货物,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的月销售收入不超过3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可享受小...查看全文

2020年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

2020年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 1、小规模纳税人合计月销售额没有超过10万元的,季度月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2、小型微利企业销售货物,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的月销售收入不超过3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在...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增值税优惠政策

法律分析:1.适用3%征收率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其中湖北省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免征增值税,湖北省以外的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2.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申请全额退还增...查看全文

复合肥增值税收优惠政策

财税[2008]56号)文件规定:“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查看全文

软件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网友提问: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拟自主创业成立一家软件开发企业。请问,从事软件开发的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方面可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律师解答: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增值税优惠政策?

律师分析: 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增值税优惠政策

法律解析: 1.适用3%征收率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其中湖北省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免征增值税,湖北省以外的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2.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查看全文

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法律分析:增值税即征即退是由税务机关先足额征收其增值税,再将已经征收的全部或者部分增值税税款退换给纳税人,这边是增值税即征即退。另外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照常计算销项税...查看全文

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法律分析:增值税即征即退是由税务机关先足额征收其增值税,再将已经征收的全部或者部分增值税税款退换给纳税人,这边是增值税即征即退。另外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照常计算销项税...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增值税优惠政策?

律师分析: 1.适用3%征收率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其中湖北省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免征增值税,湖北省以外的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2.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查看全文

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对月销售额1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时亚平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36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