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遗产继承诉讼如何申请执行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中未规定遗产继承诉讼的执行方式,但《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不执行遗产继承诉讼法院判决,申请人可在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遗产继承起诉流程包括立案起诉、庭审和诉讼执行阶段,其中需要整理资料和证据、书写起诉状,参加庭审并进行辩论,最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一、民法典中遗产继承诉讼如何申请执行
民法典对遗产继承诉讼如何申请执行没有规定,而《民事诉讼法》规定,遗产继承诉讼法院判决后,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不执行的,申请人可以在二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执行开始方式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遗产继承起诉流程
1、立案起诉阶段
诉讼的开始是要先到法院立案,立案通过后书记员才能排期和确定开庭时间。立案时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1)整理资料和证据:立案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原被告的个人信息资料和相关的继承诉讼证据,例如遗嘱公证书、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和赠与扶养协议等等。
(2)书写和递交起诉状。
2、庭审阶段
立案通过后,法院会发送传票,传票中会记载开庭的时间以及原告提供的各项起诉材料,供由被告参考并提出质证意见。在庭审期间,双方可就针对证据的效力、证据的证明能力以及证据是否真实合法等进行法庭辩论。甚至有和解意愿的,可以当庭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和解。
3、诉讼执行阶段
庭审结束后,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判决,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提出异议或者是上诉的,该判决生效。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仍拒不履行,原告可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遗产继承诉讼的申请执行可以在二年内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时,需要整理相关资料和证据,并递交起诉状。在庭审阶段,双方可以就证据的效力和真实性进行辩论,并有可能进行和解。庭审结束后,法院作出判决,如果被告拒不履行,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中民事诉讼遗产继承如何反诉

民法典未对民事诉讼遗产继承反诉做出规定,而《民事诉讼法》则明确规定了遗产继承案件中被告的反诉程序。被告在反诉时需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证据。在立案起诉阶段,原告需准备好相关资料和证据,并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庭审阶段中...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如何继承

民法典房产遗产继承的首先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死者的配偶、死者的有血缘关系的子女、死者的亲生父亲和母亲,其次是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包括死者的兄弟和姐妹、死者的爷爷和奶奶、死者的外公和外婆,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继承人对遗产有异议如何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继承人对遗产有异议的诉讼程序和法院管辖权。继承人可以起诉分割遗产,提供起诉书等材料,并根据被告住所地或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权进行诉讼。遗产...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诉讼费判决如何分担

民法典未规定遗产继承诉讼费的分担方式,一般由败诉方承担,胜诉方自愿承担。遗产继承诉讼需要提交多种证据,包括死亡证明、遗产清单、债权债务证明、遗嘱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诉讼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遗产继承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查看全文

民法典房子遗产继承判决后如何执行

民法典房产继承判决后需由被执行人履行,逾期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房产继承过户需进行评估、继承公证、房屋测绘和继承登记等程序,并递交相关资料。...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自然人如何继承遗产

法律分析:自然人继承遗产,一般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如何做公证

遗产继承需办理公证,申请人需向公证处提交申请材料并提出申请。公证处审核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公证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可被相反证据推翻。...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自然人如何继承遗产

遗产继承有三种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办理。继承人应和睦团结,协商处理遗产分割。如协商不成,可求调解或提起诉讼解决。...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如何做公证

法律分析:遗产继承做公证的方式:办理公证当事人须向公证处提交申请材料,提出公证申请。经公证处审核审批通过后,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且依法办理公证的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无遗嘱财产如何继承

无遗嘱财产法定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若无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无遗嘱财产如何继承

法律分析: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没有立遗嘱的话由法定继承人均等继承遗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无遗嘱财产如何继承

法律分析:无遗嘱财产的继承方式为:法定继承。且通常情况下,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均等的继承,要是不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其丧失、放弃了继承权的,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产权继承如何公证

法律分析:遗产产权继承公证的方式:由当事人申请,并提交身份证及相关材料,填写公证申请表,经公证处审核审批通过后,由公证处出具公证书。且出具公证书的期限为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诉讼要哪些材料,遗产继承诉讼手续

民法典中遗产诉讼所需材料及遗产继承诉讼手续。需提供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遗嘱原件等材料。起诉状应恰当并包含合理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提交法院立案并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等待开庭通知。...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纠纷可以诉讼吗

法律分析:遗产继承纠纷可以诉讼处理。根据相关规定,在继承过程中,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探视权如何申请执行

民法典规定,探望权人可向法院起诉不配合行使探望权的一方,无效可申请强制执行。起诉时需准备身份信息、离婚证、协议或判决书、抚养费支付证据、不让探望证据等材料。立案后补充材料,出庭质证、辩论。探望权起诉书格式与民事起诉书相似,包括个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申请法定继承人公证

法律分析:申请法定继承人公证应当向公证处提交亲属关系、身份证明等信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嘱继承是优先于法定继承的,所有遗嘱的形式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_x00...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诉讼离婚如何申请财产保全

民法典中诉讼离婚申请财产保全的前提是情况紧急,否则会损害合法权益;离婚案中,如果一方拒绝执行判决或调解,可通过教育和强制执行来促使执行,包括原物归还或折价抵偿。...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事实婚姻如何继承遗产

法律分析:事实婚姻中的配偶要想继承遗产,需要当事人留有遗嘱。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