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是第几条?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解除劳动合同是第几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二、劳动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种类有哪几种?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实体、程序上的限定条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禁止性、强制性规定即可。
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1)预告解除
概念:即劳动者履行预告程序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两种情形:
①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即时解除:
即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对于第一款规定的几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注意: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甚至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刻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这种属于即时解除中可以立即解除且不用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的情形。
注意:对于劳动者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上述情形,劳动者无须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概要: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用人单位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包括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
(1)过错性辞退
即在劳动者有过错性情形时,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在程序上没有严格限制。
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若规定了符合法律规定的违约金条款的,劳动者须支付违约金。
(2)非过错性辞退
即劳动者本人无过错,但由于主客观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后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在程序上具有严格的限制。
具体是指: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1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是什么?
1、劳动者医疗期满后仍然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医疗期满后,劳动者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的,用人单位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只有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另行安排工作,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履行预告程序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适用这一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劳动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不能胜任工作,是指有证据表明,劳动者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
(2)经培训或者调岗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解除的举证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3项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可以用预告通知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解除劳动合同是第几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第几条?

一、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第几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由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单位按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由劳动者提出的,没有...查看全文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第几条?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了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和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时,用人单位提出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提出则无需经济补偿。经济性裁员指一次性裁减20人以上或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是合同法第几条

法律分析:书写内容如下:双方于某年某月某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将于某年某月某日期限届满(终止条件已出现),单位(本人)决定不再续订劳动合同,现根据《劳动法》第几条的规定,决定与你(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请你(单位)于某年某月某日前...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是合同法第几条

法律分析:书写内容如下:双方于某年某月某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将于某年某月某日期限届满(终止条件已出现),单位(本人)决定不再续订劳动合同,现根据《劳动法》第几条的规定,决定与你(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请你(单位)于某年某月某日前...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中辞职是劳动法第几条

法律分析:《劳动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就确立了劳动者的单方辞职...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协商一致条款是第几条?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和经济性裁员是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经济性裁员则是为了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而一次性辞退一定数量员工的行为。经济性裁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和...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第几条、第几款、第几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和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三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我想填写解除劳动合同,有一条是根据劳动法第几条第几款第几项规定,这个怎么写呀

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必须出具离职证明,结清工资、押金和经济补偿。拖欠或扣减工资是违法行为,可向劳动局申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支付工资。用人单位还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双方约定的...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第几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劳动合同第几条

法律分析:一、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劳动合同第几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几条第几款第几项规定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属于其他情形的,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原因符合劳动法第几条

法律分析:一、解除劳动合同原因符合劳动法第几条解除劳动合同原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查看全文

劳动法第38条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是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只要有下列情形的话,那么劳动者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比如说运营单位没有及时足额的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那么劳动者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查看全文

劳动法第39条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会。公司仍然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40、41条解除劳动合同。 第39条即时解除,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重...查看全文

劳动法第39条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会。公司仍然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40、41条解除劳动合同。 第39条即时解除,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重...查看全文

劳动法第39条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一、劳动合同法第39条内容是怎样的?劳动合同法第39条内容是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查看全文

劳动法第50条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后的权利与义务: 1、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2、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第40条规定

法律分析:有效。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条件是可以的,劳动合同的解除既可以法定解除也可以约定解除。《 劳动合同法 》将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即《劳动合同法》第39条、40条和41条对用人单位单方...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第40条规定

法律分析:有效。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条件是可以的,劳动合同的解除既可以法定解除也可以约定解除。《 劳动合同法 》将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即《劳动合同法》第39条、40条和41条对用人单位单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