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法定监护人的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法定监护人是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的,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姐等近亲属。他们的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管理财产,代理民事活动等。不能成为监护人的包括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刑罚处罚的人等。总之,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顺位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的确定方式如下:
1、一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确认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2、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确定由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法定监护人的职责如下: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二、不能成为监护人的情形如下:
1、未成年人;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被法院免职的法定代理人或保护人,如正在受刑罚处罚的人,有危害被监护人利益行为的人等;
4、破产人;
5、对被监护人提起诉讼或曾经提起过诉讼的人及其配偶和直系血亲,即可能对被监护人人身造成危害或损害其利益的人;
6、去向不明的人。
总之,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
延伸阅读
确定法定监护人的程序与要求
确定法定监护人的程序与要求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申请人需要向当地法院提交一份监护申请,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与被监护人的关系、申请理由等。其次,法院将安排一次听证会,以评估申请人的资格和被监护人的最佳利益。在听证会上,申请人需要提供证据和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申请。最后,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和听证会的结果,决定是否授予申请人法定监护人的地位。要成为法定监护人,申请人通常需要满足一些要求,如年满法定监护人年龄、良好的品行和能力、没有犯罪记录等。此外,法院还会考虑被监护人的最佳利益,以确保申请人有能力和意愿履行监护职责。因此,确定法定监护人的程序与要求是一个严格而复杂的过程,旨在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和福祉。
结语: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顺位监护人,负有保护被监护人权益、管理财产、代理民事活动等职责。确定法定监护人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提交监护申请、参加听证会等。申请人需满足年龄、品行、能力等要求,法院会考虑被监护人的最佳利益。这一过程旨在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和福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确定失能老人法定监护人的方法

失能老人确定监护人,可采用指定监护人或意定监护人方式确定。监护权争议时,可由地方机构或法院指定监护人。机构和法院应尊重被监护人意愿,选择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人担任监护人。...查看全文

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的方法

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的办法:八岁以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一般为父母或亲属;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一般由配偶、父母、子女或亲属担任。...查看全文

确定重症监护人的方法

确定危重病人的法定监护人需根据具体情况,如未成年人应由父母担任监护人,若父母无能力则由祖父母、兄姐等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亲属或朋友、所在单位或居委会。...查看全文

确定监护人资格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经相关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依次担任监护人。...查看全文

确定老年人监护人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监护人的确定方式和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人可以与近亲属或其他具有监护职责的人协商,承担对自己的监护职责。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老人,应按照法定顺序履行监护职责。如果协商不成,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查看全文

监护人的确定方法是什么?

1、父母过世或缺乏监护能力时,由下列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2、对担任监护人有争...查看全文

确定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方法

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应为父母,但若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依次担任监护人。其他个人或组织也可担任,但需获得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查看全文

确定精神病人监护人的方法

精神病人监护人的确定,可向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或法院申请。根据《民法典》第28条,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也可由被监护人居住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担任。...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的认定方法

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视情况而定,一般为父母,但如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担任。法定监护人公证需要身份证、关系证明、被监护人情况等资料。监护人范围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姐、配偶、其他近亲属,以及经住所地组织同意的个...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怎样确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祖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为:配偶;父母;成人子女,其他近亲属。指其他近亲属,指兄...查看全文

怎么确定法定监护人

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若父母无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兄姐等担任监护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则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怎么确定

法律分析:法定监护人的确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怎么确定

一、如何确定法定监护人 1、一般确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法定监护人。即确定法定监护人就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法律来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法定监护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数人,其都依法具有监护能力。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怎么确定

法律解析: 法定监护人的确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怎么确定?

律师分析: 法定监护人的确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查看全文

怎么确定法定监护人

法律分析:确定法定监护人的方式:_x000D_ 1、一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确认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_x000D_ 2、非完全...查看全文

怎么确定法定监护人?

律师分析: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怎么确定

法律解析: 法定监护人的确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法定监护人

法律分析:一、如何确定法定监护人1、一般确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法定监护人。即确定法定监护人就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法律来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法定监护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数人,其都依法具有监护能力。...查看全文

确定老年人第一监护人的方法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时,由近亲属中指定。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按特别程序确定监护人。老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一般由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担任监护人。监护公证是证明监护权的一种方式,由公证处办理。申请时需提供身份证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