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律师回答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6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000—5000)3%—0=60(元)。

契税计算公式

契税计算公式:在中国境内取得土地、房屋权属的企业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契税。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当计税依据确定以后,应纳税额的计算比较简单。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契税怎么计算

契税怎么计算: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购买的家庭第二套住房。

行政诉讼费如何计算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六)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规定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交纳标准。

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

财产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1、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赔偿。对于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权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行为,属于物之失去控制,与之相适应的最好赔偿是返还财产。2、查封、扣压、冻结财产造成的赔偿。查封、扣压、冻结财产的,应当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应当返还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3、财产已经拍卖的赔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财产实行违法强制措施后,如果对财产已经进行了拍卖,原物已经不存在或已为他人所有,恢复原状已不可能,便应给与金钱赔偿。对已拍卖财产的赔偿,国家赔偿法规定是给付拍卖所得价款。4、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损害赔偿。这种侵害并非直接指向财产,而是剥夺和限制受害人的权利,其后果往往是造成企业停产或法人消灭。对此,国家赔偿法规定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造成损害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所谓“必要的经常性”的费用开支是指企业、商店、公民等停产停业期间用于维持其生存的基本开支,如水电费、房屋租金、职工基本工资等。其中职工基本工资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劳保工资的平均数来计算的。但不赔偿法人或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在此期间必定能获得的利益,也不赔偿停产停业期间的一切开支,而只是赔偿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并且是赔偿损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5、财产权其他损害赔偿。国家赔偿法规定,对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行政处罚时效如何计算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根据法律规定,月工资未超过5000元是不用交税的,这里的工资是指扣除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以后的金额。 月工资超过50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分七个阶段计税。 应纳税额等于工资薪金所得减去5000再乘以适用税率减去...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

一、正确的年终奖税率表和计算公式:年终奖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即年终奖的总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我们举例就年终奖的正确计算方法和虚构的新规定上面的错误计算方法作一个对比。二、正确...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个税计算方式如下:1、用月薪总额减去5000元的基本费用,如果月薪不到5000元,就不用交个税了;2、扣除一些特殊的扣除项目,即三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四项中的一...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财产租赁所得(不超过4000元)-800元/财产租赁所得(超过4000元)...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一、个人所得税缴纳比例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缴纳比例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查看全文

2024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乘工资税税率 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

一、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

法律分析:公司的这种行为是属于没有尽到代扣代缴义务的行为。 如果到税局举报,单位应补申报并缴纳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同时还要接收税务部门的罚款。 扩展阅读: 如果工资总额在国家规定的免征额之上,应该是要交个人所得税的。 按国家...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

法律分析:一、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1、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是用应纳税额乘以个人所得税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2、但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税率不是固定的,从3%~35%不等,如果是股息分红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是2...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

法律分析:公司的这种行为是属于没有尽到代扣代缴义务的行为。 如果到税局举报,单位应补申报并缴纳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同时还要接收税务部门的罚款。 扩展阅读: 如果工资总额在国家规定的免征额之上,应该是要交个人所得税的。 按国家...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怎么计算公式

一、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怎么计算公式 税负率=实际交纳的税款÷不含税销售额×100%。 我们计算哪一个税种的税负率,就使用相应的实际缴纳的税款除以不含税销售额即可。 (一)增值税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需要注...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怎么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怎么计算公式税负率= 实际交纳的税款÷不含税销售额×100%。税费分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种税费的计算公式都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当个人在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时候,是需要注明缴纳的月份、填表日期等等。...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公式计算

法律分析:月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多元,其月收入大于13875,小于18875元;准确计算公式为:月收入=(个税金额+375)/20%+2000,此公式仅适用个人所得税大于625元而小于3625元。【法律依...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解析: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律师分析: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公式计算

工资的个税计算是: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许多人不知道个人所得税如何核算!这儿小编就来为大伙共享奖金自个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仅供参考! 一、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税...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法律依据:_x000D_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解析: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