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下列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

律师回答

1.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
      2.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3.批量账号、网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验证、语音验证的平台;
      4.其他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下列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依法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提供服务:
      1.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2.提供网络代理等网络地址转换服务;
      3.提供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云服务、内容分发服务;
      4.提供信息、软件发布服务,或者提供即时通讯、网络交易、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发布、广告推广服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下列支持或者帮助:
      1.出售、提供个人信息;
      2.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洗钱;
      3.其他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支持或者帮助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0
      2
      机构或个人未履行以下法定义务会被处罚
      01 电信业务经营者:
      1.未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内部控制机制的;
      2.未履行电话卡、物联网卡实名制登记职责的;
      3.未履行对电话卡、物联网卡的监测识别、监测预警和相关处置职责的;
      4.未对物联网卡用户进行风险评估,或者未限定物联网卡的开通功能、使用场景和适用设备的;
      5.未采取措施对改号电话、虚假主叫或者具有相应功能的非法设备进行监测处置的。
      02 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
      1.未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内部控制机制的;
      2.未履行尽职调查义务和有关风险管理措施的;
      3.未履行对异常账户、可疑交易的风险监测和相关处置义务的;
      4.未按照规定完整、准确传输有关交易信息的。
      03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1.未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内部控制机制的;
      2.未履行网络服务实名制职责,或者未对涉案、涉诈电话卡关联注册互联网账号进行核验的;
      3.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核验域名注册、解析信息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域名跳转,或者记录并留存所提供相应服务的日志信息的;
      4.未登记核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开发运营者的真实身份信息或者未核验应用程序的功能、用途,为其提供应用程序封装、分发服务的;
      5.未履行对涉诈互联网账号和应用程序,以及对其他电信网络诈骗信息、活动的监测识别和处置义务的;
      6.拒不依法为查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或者未按规定移送有关违法犯罪线索、风险信息的。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
      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前款行为
      尚
      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相关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电信业务经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等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下列服务

《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了虚假广告的定义和标准。如果广告内容虚假或引人误解,欺骗、误导消费者,就构成虚假广告。虚假广告包括商品或服务不存在、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使用虚构或无法验证的证明材料、虚构效果以及其他欺...查看全文

电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利用:      (一)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线路出租、域名解析等网络资源服务;&nb...查看全文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下列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依法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提供服务:    ...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

如何理解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这里所讲的“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主要是指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查看全文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用户信息的管理

法律分析: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信息应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报告。【法律依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第十条 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会同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部门、...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的什么商品或者服务,消费者"

法律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存在哪些义务需要履行 1、履行义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查看全文

根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

法律分析: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查看全文

根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

法律分析: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查看全文

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以及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必须基于自愿的行为,而不是受制于经营者的意愿。这种自主选择权...查看全文

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

法律分析: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二条 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向消费者出具

法律分析:经营者提供商品销售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经营者不履行此种义务,消费者有权向工商、税务等部门检举、揭发,强制其履行...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向消费者出具

法律分析:经营者提供商品销售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经营者不履行此种义务,消费者有权向工商、税务等部门检举、揭发,强制其履行...查看全文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提供的信息应当是全面的。信息全面,是指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应当是...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如何办理?

律师解答: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如何办理?

法律解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

法律分析: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查看全文

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

法律分析:可以退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未按约定提供原本承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款。【法律依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 第十条 经营者以预收...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怎么处罚

经营者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者受损一倍的购买金额。欺诈行为包括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虚假价格销售商品等。构成要件包括经营者故意欺诈、实施欺诈行为和消费者因此购买虚假商品。...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赔几倍

法律解析: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三倍。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查看全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赔几倍

法律分析:目前有些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做出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在发现商家的欺骗行为后,肯定是非常气愤,也希望商家为自己的欺骗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给予实际性赔偿。商家欺骗消费者可以要求几倍赔偿?消费者在被商家欺骗之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