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谣言的方法:措施与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包括拘留和罚款。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1、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以下责任。
(1)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3)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延伸阅读
结语:网络谣言的散布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名誉权或商誉的,应承担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可受到行政处罚,如拘留、罚款等。若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事责任。因此,散布谣言者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防范网络谣言:法律建议与应对措施

网络造谣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编造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谣诽谤需要满足捏造虚假事实、散布捏造事实、针对特定人、情...查看全文

谣言传播的惩罚措施

网上散布谣言可能涉及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一般处以5到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刑事责任可能触犯《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或第291条之一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诽谤罪情节严...查看全文

打击疫情谣言的法律措施

疫情传谣者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是:处以五日至十日的拘留,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者可被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此处罚决定由公安机关做出。...查看全文

疫情造谣者的应对措施

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传播的惩罚措施

散布网络谣言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裁,包括拘留和罚款。此外,散布谣言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行政责任可能导致拘留和罚款等处罚。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则可能面...查看全文

证人证言造假应对措施

伪证行为在民事案件中可能导致罚款、拘留,而在刑事案件中可能构成伪证罪,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根据最新《民事诉讼法》第102条和《刑法》第305条的规定,伪造、毁灭证据、阻止证人作证、隐藏财产等行为都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查看全文

法律建议与应对措施

被起诉人无力偿还债务的解决办法:1、征得债权人同意分期支付债务;2、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3、企业可申请破产清算。对于长期不还债务的情况,应注意催讨并及时起诉,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可以通过让借款人写出还款计划来中...查看全文

应对措施与法律问题

公共场所撞死撞伤无证犬,驾驶员可拒绝赔偿;有证狗可索赔,需考虑狗是否拴养及驾驶员是否违法驾车;若狗证齐全、主人尽责、驾驶员无违法行为,应协商解决;驾驶员违法则需赔偿;双方意见不合可诉诸法院。...查看全文

不知情转发谣言的处罚措施

不知情转发谣言一般无需担责,但可责令删除信息。主观故意编造或传播谣言者将根据后果和社会危害受到法律处罚。治安处罚可拘留并罚款,刑事处罚可判有期徒刑。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被害人可向法院告诉,如提供证据困难,...查看全文

微信群谣言传播的处罚措施

微信群传播谣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违法行为,可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和刑事犯罪定罪。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散布谣言、虚假信息或扰乱公共秩序者可处以拘留和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可能构成侮辱诽谤...查看全文

针对口头造谣的法律措施

造谣、传谣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范围,散布虚假信息可被拘留并罚款。造谣最多可判三年有期徒刑,诽谤罪指散布虚构事实贬损他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口头造谣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较轻会罚款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和造谣的惩治措施是什么?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标准根据涉案事实严重程度而定。根据《刑法》规定,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与侮辱罪相比,诽谤需要捏造事实,不使用暴力手段,并当众或向第三者...查看全文

网络传播疫情谣言的处罚措施

网络传播疫情谣言的处罚及不认罪的定罪原则: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可处刑罚,造成严重后果可处重刑,尚不构成犯罪可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可被拘留或罚款。不认罪可定罪,但需有充分证据支持,不仅依...查看全文

预防与应对措施指南

工程施工工人受伤后,建筑单位应在30天内准备相关材料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和所在单位。确认为工伤事故后,受伤工人可享受相应工伤待遇,待遇根据事故后果确定。...查看全文

应对措施与经验分享

同学之间的债务纠纷,可以先尝试谈判解决。如果谈判无果,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但在决定是否上法庭前,应该考虑与债务人的关系和其还款能力。对于私人债务纠纷,作为债权人,需要有证据证明对方的债务,并掌握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同时...查看全文

预防措施与应对策略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需立案侦查,最终提起公诉,判处拘役并处罚金。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情形包括醉酒驾驶、追逐竞驶恶劣、校车或旅客运输严重超员或超速,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运输规定危及公共安全。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对超载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为也负...查看全文

应对措施与权益保障

离婚后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费用和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子女可在必要时提出超过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离婚后父母仍...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规定与应对措施

公司经营需科学制度化,风险与利益共存。在催收货款等经营行为中,应采取安全的转账方式,现金流转要有多人参与并有具体措施。即使员工主要过错,企业也应承担一定责任。...查看全文

应对违法征地的措施

对于发现违法征地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若基层政府存在违法征地问题,可向上级人民政府进行举报。若问题严重且构成犯罪,可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举报。对于违法违规征地、采取暴力方式征地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若引发群体性...查看全文

应对非法获利的措施

如果不当得利所获利益超过一定数额且拒不退还,可能构成侵占罪。对于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的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可能会被判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德旺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已服务13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