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的不同形式:全面要约与部分要约"

律师回答
摘要:《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投资者可以自愿选择全面要约或部分要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股份。全面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而部分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
全面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
部分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投资者自愿选择以要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的;
可以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以下简称全面要约);
也可以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以下简称部分要约)。
延伸阅读
要约的法律效力:全面要约与部分要约的权益与责任
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是要约的不同形式,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效力、权益和责任。全面要约是指要约人对受约人提出的全部要求作出的承诺,一旦受约人接受,双方即形成完全合同关系,享有完全的权益和承担全部的责任。而部分要约是指要约人对受约人提出的一部分要求作出的承诺,受约人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如果接受,则双方形成部分合同关系,享有相应的权益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全面要约的法律效力更为严格,要求双方履行全部义务;而部分要约的法律效力相对灵活,允许双方就特定事项达成协议。因此,在要约的法律效力方面,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存在明显的区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适用。
结语: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是要约的不同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权益和责任。全面要约是对全部要求的承诺,形成完全合同关系,享有完全权益和承担全部责任。部分要约是对一部分要求的承诺,受约人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形成部分合同关系,享有相应权益和承担相应责任。全面要约的法律效力更严格,要求履行全部义务;部分要约的法律效力相对灵活,允许就特定事项达成协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适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全面要约与部分要约的含义?

律师分析: 全面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部分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 【法律依据】: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投资者自愿选择以...查看全文

全面要约与部分要约的含义

法律解析: 全面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部分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 【法律依据】: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投资者自愿选择以...查看全文

全面要约与部分要约的含义

法律解析: 全面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部分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 【法律依据】: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投资者自愿选择以...查看全文

"全面要约与部分要约的定义与区别"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的定义和规定。全面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而部分要约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投资者可以根...查看全文

要约的形式

法律解析: 要约作为一种意思表示,可以以书面形式作出,也可以以对话形式作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三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查看全文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分别

要约和要约邀请是订立合同的不同方式,要约针对特定相对人,要约邀请针对不特定相对人。要约具备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而要约邀请则不具备。广告通常被认为是要约邀请,但在特定情况下,广告也可以被视为要约,对广告发布者具有约束力。对消费者来说...查看全文

关于要约与邀请要约的不同

法律分析: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是,要约是发出希望他人与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只需他人作出承诺,合同即可订立;而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还需经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合同才能订立。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要约的表现形式

要约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书面或口头方式直接向特定人提出;2、明确具体的要约内容;3、明示希望与对方签订合同;4、要约人接受承诺后,要约人即受该意愿表示所约束。...查看全文

要约的表现形式

法律分析:要约的表现形式有:_x000D_ 1、采取书面、口头等形式对特定人作出;_x000D_ 2、内容具体确定;_x000D_ 3、表明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_x000D_ 4、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查看全文

要约的表现形式?

律师分析: 一、要约的表现形式. 1、对特定的人发出 (方式有口头,书面,电话,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设备) 2、要约内容具体明确 (必须包括货物名称,数量,价格) 3、表明一旦承诺便受该要约的约束. 二、要约在什么时候失效. 要约发...查看全文

要约的表现形式

法律分析:一、要约的表现形式. 1、对特定的人发出 (方式有口头,书面,电话,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设备) 2、要约内容具体明确 (必须包括货物名称,数量,价格) 3、表明一旦承诺便受该要约的约束. 二、要约在什么时候失效. ...查看全文

要约与要约邀请有何不同?

他们的区别是:(一)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则是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二)要约生效后,要约人在要约有效期限内不得任意撤销要约;要约邀请,无法律拘束的效果意思。 要约与要约邀请有什么不同 ...查看全文

赠与房屋的契约是否需要书面形式?

赠与房屋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为房地产转让需要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并办理过户手续。受赠人应持相关公证文件和房屋所有权证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如果赠与房屋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过户手续,赠与人不能任意撤销赠与,只有在赠与人已将...查看全文

契约形式与非契约形式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合同的成立所需的特定形式。要式合同必须符合特定形式要求,而不要式合同则无需特定形式。不要式合同只需满足一般的合同生效要件即可生效,但也可能需要满足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条件。在法律特别规定采取...查看全文

要约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缔结合同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愿表示。要约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要约可以撤回,但必须在要约生效之前撤回,...查看全文

要约的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要约的形式有哪些1、要约形式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2、采取口头形式的,要约人直接以对话或电话的方式向受要约人发出要约;采取书面形式的,要约人以合同、信件、数据电文等有形地表现所载要约内容的形式...查看全文

要约的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要约作为一种意思表示,可以以书面形式作出,也可以以对话形式作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查看全文

要约的形式有哪些

法律解析: 要约作为一种意思表示,可以以书面形式作出,也可以以对话形式作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查看全文

部分要约收购方式内容

法律分析:部分要约收购方式的内容:_x000D_ 1、要约收购的价格条款是收购要约的重要内容,主要有自由定价主义和价格法定主义两种方式。_x000D_ 2、支付方式,可以采用现金、证券、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支付;_x...查看全文

部分要约收购方式内容

部分要约收购方式的内容如下: 1、要约收购的价格条款是收购要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两种方式:自由定价主义和价格法定主义。 2、支付方式可以选择现金、证券或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 3、收购要约的期限应不少于30日,不超过60...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宋建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拆迁安置、拆迁安置

已服务9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