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行为能力人监护人指定的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该段内容讲述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指定问题。监护人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但若指定存在争议,有关个人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人民法院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对于监护人的指定存在争议,有关个人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人民法院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延伸阅读
监护人指定:如何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监护人指定是指在法律关系中,监护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对被监护人进行监护和管理的制度。如何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是监护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监护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其合法权益。监护人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智力状况、健康状况和财产状况等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监护人名和监护人职责,并予以公告。被监护人可以自己表达意愿,监护人应当充分听取被监护人的意见,并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同时,《民法典》也明确规定了监护人不得滥用职权、损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妨碍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当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其合法权益,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为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有关方面也应加强对监护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让监护人更好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促进被监护人的健康成长。
结语: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对于监护人的指定存在争议,有关个人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人民法院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监护争议解决程序】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怎么指定

法律解析: 指定监护人应该对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的人,可以是父母,配偶以及祖父母,兄弟姐妹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怎么指定

法律解析: 指定监护人应该对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的人,可以是父母,配偶以及祖父母,兄弟姐妹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怎么指定

法律分析: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对监护人有争议的,有关个人或者是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指定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首先为父母,父母无法成为监护人时,未成年按照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顺序担任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按照配...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指定?

律师分析: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首先为父母,父母无法成为监护人时,未成年按照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顺序担任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指定

法律分析: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指定: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人民法院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怎么指定监护人?

律师分析: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主要是按亲权确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怎么指定监护人

律师分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主要是按亲权确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查看全文

监护人如何确定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保护其权益的重要角色,根据我国《民法典》,监护人可以是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友或社会和国家负责。监护人有三项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代理法律活动和教育管理。父母是无行为能力人的首要监护人,如果没有父母则由...查看全文

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的方法

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的办法:八岁以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一般为父母或亲属;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一般由配偶、父母、子女或亲属担任。...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哪个

法律分析: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是有监护能力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近亲属;经无行为能力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也可以担任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律师分析: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可以成为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近亲属可以成为监护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可以成为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可以成为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近亲属可以成为监护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可以成为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查看全文

怎样确定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法定监护人按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或经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的愿担任监护人的个人/组织。...查看全文

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哪一个

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和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如果他们同意并得到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的同意。...查看全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是谁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应按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次是个人或组织,但需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查看全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律师分析: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查看全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具体指什么人?

《民法典》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有三种情况: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社会和国家负责。第一种为法定监护人,第二种需经同意可担任监护人,第三种由相关部门担任监护人。...查看全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具体指什么人

《民法典》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有三种情况: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社会和国家负责。近亲属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亲属和朋友可以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查看全文

监护人如何确定无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规定无行为能力人需指定监护人,精神病人监护人争议时,由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在近亲中指定。如不服可起诉,由法院裁决。无行为能力成年人监护人按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也可由被监护人所在地居民委员会同意的个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