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与孩子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父母子女关系不消失,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做出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
夫妻离婚后并不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但是,监护制度更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性。从这个意义来讲,监护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似乎更为妥当。
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都是对等的,但抚养权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其亲生子女不能以此为理由不承担赡养义务,抚养权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血亲而产生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延伸阅读
结语:离婚并不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无论子女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他们仍然是双方的子女。父母在离婚后仍然承担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母亲抚养为原则;而对于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无法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法院将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具体情况做出判决。抚养权和监护权有所不同,抚养权是父母对子女的人身权利,而监护权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保护。离婚后,父母子女关系并未消除,父母仍有抚养义务,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二条 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注最新发展趋势

如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事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会受到影响,应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如果公司停发相关福利待遇,这是违法行为。此外,《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伤工资是停职留薪的,工资照常发。职...查看全文

最新发展趋势与挑战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273K温度和101325Pa压力下的烟气状态为准,非机械化炼焦炉标准包括洗精煤配煤工艺、70%成焦率、炉体严密、外燃供热和烟气集中排放等要求,焦炉烟囱高度不低于25米。...查看全文

最新发展趋势与实践案例

身份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基于行为或关系所产生的人身权利,如亲权、婚姻自由等。有些身份权由个人行为引起,如获得荣誉权。有些身份权发生在亲属之间,如夫妻互相扶养的义务。夫妻双方无论哪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都有向对方要求经济补助和照顾...查看全文

继子女抚养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及争议

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事实抚养关系,适用婚生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规定,继子女对继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法律上的抚养关系子女包括亲生子女、继子女和养子女,父母有抚养义务,未履行义务的子女有权要求抚养费;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查看全文

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

下载“交管12123”app,预约成功后,按以下流程办理车辆贷款解除抵押登记:联系贷款机构,办理结清手续,领取《机动车登记证书》,前往车管所申请解除抵押登记。...查看全文

最新规定及发展趋势

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申请条件和所需资料。借款人需具备城镇户口、稳定职业和收入、购房合同、储蓄存款或住房公积金、抵押物或保证人等条件。申请时需提供身份证、收入证明、家庭登记簿、配偶关系证明、共同还款承诺书、房产证、买卖合同、评估报告等...查看全文

最新发展趋势及争议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年龄相关,法律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处理方式。不满十四周岁杀人的未成年人,判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十二周岁杀人的未成年人无法予以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最新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公平交易权与自主选择权的区别在于,公平交易权强调交易各方的平等地位和自由决定是否交易的权力,而自主选择权则侧重于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的自由权利。哄抬物价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而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意味着他们有权自由选择商品或...查看全文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处理的新进展与趋势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处理:协商或诉讼,不满2周岁由母亲抚养。已满2周岁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子女原则判决,满8周岁尊重子女意愿。感情不和分居离婚:必须感情不和、分开居住、不履行夫妻义务。常年异地居住不一定算分居,需不存在性生活和共同居住。...查看全文

最新发展趋势及政策解读

民间借贷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但非法集资、违法行为无效。借款流程:申请-审核-签订协议-资金对接-抵押登记-费用交接-资金收回。合法利息不超过36%,超出部分可要求返还。最高法规定“两线三区”,24%以下为合法权益区,超过36%为无...查看全文

工资扣罚规定的最新发展趋势

《违反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需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并可被要求支付赔偿金。克扣工资、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加班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等行为都属于违法。除非法律、劳动合同或企业规章明确规定,否则扣减工资...查看全文

最新发展趋势和标准是什么?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侵权行为的相关要素。首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具体情节、后果以及获利情况等都应该考虑。其次,侵权人的经济能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生活水平也应该被考虑在内。总之,在判断侵权行为的责任时,需要综合考...查看全文

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公务员法》修订草案意见征求完毕,即将颁布执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是亮点。该规定将原来县级以下公务员中执行的“职级并行”政策扩大到所有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职级划分为四等十二级,晋升按年限,具体细则尚未确定。对于大学本科生考...查看全文

股权善意取得的最新进展与趋势

股权善意取得是一种解决股权转让问题的制度,使受让人无需调查转让人的权利,仅凭外观形式即可取得股权。满足条件包括有效股票体现、转让人为无权利人、依转让而取得、合法转让方法和善意受让人。股权善意取得使原权利人失去股东权,而善意受让人合...查看全文

抚养费的判决依据:最新发展趋势

法院判决抚养费变更的依据是《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根据第16条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情形包括:因严重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十周岁以上未成...查看全文

抚养权法律规定的最新发展趋势

如何判定抚养权及争夺抚养权的要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则根据实际情况判定。争夺抚养权需证明生活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对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子女与其生活时间更长、对方有重大...查看全文

2023年发展趋势

缓刑比监外执行更好。缓刑可以避免犯罪分子再次犯罪,而且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现其他犯罪行为。一旦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相比之下,监外执行仍然是接受刑罚,只是不在监狱内执行。此外,缓刑实行社区矫正,与监外执行的性质不同。...查看全文

房屋差价赔偿制度的最新发展趋势

房屋差价赔偿缺乏法律规定,赔偿数额需根据合同约定或鉴定机构确定。确定房屋差价损失应考虑协商、市场成交价与合同价之差、专业评估等因素。时间点应从保护买受人利益出发,结合合同履行期限、违约行为与房屋升值情况,综合考虑守约方的履约情况和...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的最新发展趋势

医疗事故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包括甲等和乙等,二级包括甲等、乙等、丙等和丁等。一级医疗事故指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而二级医疗事故指患者中度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根据损害程度分为甲等、乙等、丙等和丁等,四级医疗...查看全文

遗产税的发展趋势

(一)遗产税和赠与税将可能逐渐转为地方税种。遗产税和赠与税在多数国家是放在中央税收中,这与征收这两个税种公平财富分配的目的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强调政府调节作用都是着眼于中央政府,而往往忽视地方政府,但在征收过程中,这两个税的收入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