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抢注后的应对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恶意抢注商标后的处理方法包括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和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初审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而对于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规定的,在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恶意抢注商标后的处理方法包括:
1.就初审公告的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初审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2、就已经注册的商标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
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五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延伸阅读
商标注册后如何应对恶意抢注?从商标局和评审委员会两个角度分析。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在商标注册后,如果遭遇恶意抢注行为,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因此,从商标局和评审委员会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应对恶意抢注。
商标局角度: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局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恶意抢注行为,包括发出异议通知、申请撤销该商标注册、宣告该商标无效等。如果商标局发出异议通知或宣告该商标无效的决定,被恶意抢注方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商标局还可以通过审查商标注册申请来发现恶意抢注行为,及时采取措施。
评审委员会角度:
如果商标局已经核准了商标注册申请,但被恶意抢注方认为该商标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在收到核准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评审委员会申请宣告该商标无效。评审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认为该商标确实侵犯了被恶意抢注方的权益,将做出宣告该商标无效的决定。此外,评审委员会还可以在商标注册申请过程中对商标进行审查,及时发现恶意抢注行为,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
恶意抢注行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也会给商标注册申请的公平性带来影响。因此,在商标注册后,企业应采取措施防止恶意抢注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应对恶意抢注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对于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相关处理方法包括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和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在先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在商标注册之日起三个月内或五年内提出异议或请求宣告注册商标无效。因此,恶意抢注商标的当事人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二章商标注册的申请第二十七条为申请商标注册所申报的事项和所提供的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
(二)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对商标权属存在争议或者权利人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中止案件的查处。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或者终结案件查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商标被他人抢注后的应对措施

1.若是该商标在初审公告期间,可以在初审公告的三个月内提出异议申请,结合使用的事实提供相关证据;2.若是该商标已经注册,建议对该商标提出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申请或者是无效宣告申请。 抢注35类商标后果 抢注35类商标会出现的后果有:...查看全文

商标被抢注应对措施

1、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 《商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查看全文

恶意抢注商标的法律规定及应对措施

遇到商标被抢注了可以采取如何应对措施: 1、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 2、当被强注的商标核准注册时,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无效被抢注的商标。我国《商标法》第44条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查看全文

假冒注册商标的应对措施

假冒注册商标案的维权方法:涉及刑事犯罪,受害人可向检察院请求提起公诉,维护自身权益。根据法律规定,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特别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针对商标抢注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防止商标抢注预防措施有: 1、市场未动、商标先行。在新开发的商品进入市场之前,确保所用商标已经取得权利。 2、防御性注册:根据“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原则,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可在与该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上分别进行防御注册...查看全文

应对商标侵权的措施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然而,许多企业在面对商标侵权时,仍然存在意识淡薄的问题,导致违法行为泛滥。在确认商标被侵权的事实存在后,可以选择与侵权人进行谈判协商、向工商部门检举投诉...查看全文

手机被抢夺后的应对措施

抢夺他人手机构成抢夺罪,处罚根据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数额较小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工商局对商标侵权的应对措施

工商局对商标侵权的处罚及处理方法:侵权行为将被责令停止销售、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工具,可处以罚款,可调解赔偿数额。法律依据为《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处理侵权案件需注意收集证据,包括在先权利证明文件、产品样本、侵权产品样本、...查看全文

商标被抢注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 《商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查看全文

商标被抢注后如何应对?

商标类目被抢注的处理方法包括:初审公告期内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商标注册后五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申请,连续三年停止使用向商标局提出撤销申请等。...查看全文

商标被抢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律师分析: 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当被强注的商标核准注册时,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认定被强注的商标无效。 ...查看全文

商标权侵犯应对措施

商标侵权需承担法律责任,严重者可判刑。侵权行为包括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非法制造销售商标标识等。赔偿协议有效需满足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法违背公序良俗。常见商标侵权行为有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查看全文

商标35类被抢注后如何应对?

商标抢注引发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解决:初审期可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核准注册后五年内可向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申请,驰名商标则无时间限制;若长期未使用,连续三年停用后可向商标局申请撤销。...查看全文

商标被抢注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内容

法律解析: 1、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2、当被强注的商标核准注册时,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认定被强注的商标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三十三条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查看全文

商标被抢注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内容

法律解析: 1、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2、当被强注的商标核准注册时,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认定被强注的商标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三十三条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查看全文

商标被抢注,如何应对?

公司商标遭到抢注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提出异议和申请无效宣告。但若在提出无效宣告申请时已超过5年的时间限制,就无法以被抢注为由申请无效宣告。为了认定恶意抢注,需要考虑申请人是否明知或应知被申请人商标存在,以及被申请人是否具有独创性等...查看全文

应对恶意抢注商标的方法

商标恶意抢注需求:专业律师处理商标纠纷,维护合法权益;选择正当法律途径解决;恶意抢注需考虑多个因素;可提出异议并收集证据;保护自身权益,注意影响力;商标局投诉可注销商标,无费用,可委托专业机构办理。...查看全文

工商总局打击商标恶意抢注的措施是什么?

本文报道了工商总局为打击商标恶意抢注采取的四项措施,包括关口前移、确定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等。社会评论指出恶意抢注域名须担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被告实施的网络域名注册、使用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查看全文

恶意抢注商标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恶意抢注是指以获利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恶意抢注商标的构成要件为:主观上具有恶意、采取不正当手段并注册成功。...查看全文

商家违约应对措施

本文介绍了商家未履行合同的解决途径和网签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合同成立的要件。商家未履行合同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调解、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网签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要件,仍然可以生效。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当事人意思表示须一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