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除名职工工龄计算规定?

律师回答

法律解析:

由于违反劳动纪律受到除名处理的职工,除名前的连续工龄与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职工受开除处分的,仍按现行规定办理。开除是单位对职工的最高行政处分,如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司法部门还要给予刑事处罚。按规定,被开除、被判刑人员其工龄只能从再次参加工作或刑满释放参加工作后重新计算,以前的工龄包括军龄都一律取消。而除名不是行政处分,而是单位内部管理职工的必备手续,仅仅是把由于一般原因不在本单位工作的人员的名字,从职工名册中除去自动离职的职工,单位同样会把他们的名字从职工名册中除去。所以,对于因违反劳动纪律被单位除名的职工和自动离职的职工,工龄计算办法应该是一致的,即:如果他们被单位除名之前没有受过开除处分,被除名前的工龄,可以和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如果在被单位除名前曾经受过开除处分,他们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就只能从受开除处分或刑满释放再次参加工作后重新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第三十九条 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动工作者,其调动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均应连续计算。但解放前确因业务需要调动工作具有确实证明者,其本企业工龄,始得连续计算。

二、解放前在本企业工作,曾经被迫离职又回本企业工作者,如有确实证明,经工会小组讨论通过后,并经劳动保险委员会批准,其离职前与回本企业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作本企业工龄计算。

三、解放后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及调派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解放前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派国内外学习业务者,如有确实证明,除学习期间不计工龄外,其调派前与回本企业后的本企业工龄,得合并计算。

四、解放后因企业停工歇业或缩减生产,其工人职员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至其他企业工作者,其调派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被遣散的工人职员在该企业复工复业或扩大生产时,仍回本企业工作者,其遣散前与复工后的本企业工龄,应合并计算。

五、企业经转让、改组或合并,原有工人职员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合并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

六、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作为本企业工龄计算。

七、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六个月以内者,得连续作本企业工龄计算;超过六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六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外,其前后本企业工龄,应合并计算。

八、在敌伪及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为反对其统治压迫而被迫离职,在离职期间被敌伪及国民党政府监禁仍继续斗争者,其在监禁期间及离职前与复职后或转入其他企业工作的本企业工龄,均应连续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事业单位除名职工工龄计算规定?

律师解答: 由于违反劳动纪律受到除名处理的职工,除名前的连续工龄与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职工受开除处分的,仍按现行规定办理。开除是单位对职工的最高行政处分,如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司法部门还要给予刑事处罚。按...查看全文

被事业单位除名工龄如何计算

法律解析: 由于违反劳动纪律受到除名处理的职工,除名前的连续工龄与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职工受开除处分的,仍按现行规定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第三十九条 本...查看全文

被事业单位除名工龄如何计算

如果我们被一些事业单位开除的话,那么我们的工龄计算就可能会中断,并且再次工作的时候,也不会继续计算。那么大家知道被事业单位除名工龄如何计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职工工龄计算方法

工龄与工资、经济补偿金和福利待遇息息相关。在体制内,工龄仍然影响部分津贴和补贴的发放,以及职称评定和工资收入。在体制外,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未将工资与工龄挂钩,而是根据能力多劳原则。工龄也影响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根据连续工龄的长短决定支...查看全文

最新的事业单位职工龄计算规则

事业单位除名职工和自动离职职工的工龄计算方法应一致,根据是否受过开除处分来确定。如果没有受过开除处分,除名前的工龄可以和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受过开除处分,则工龄从受处分或刑满释放后重新参加工作开始计算。...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

律师分析: 工龄有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法、折算法三种计算方式,具体如何计算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

法律解析: 工龄有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法、折算法三种计算方式,具体如何计算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

工龄有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法、折算法三种计算方式,具体如何计算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工龄如何计算

事业单位工龄对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纳和领取有重要影响,养老保险最低缴纳年限为15年,医疗保险为25或30年,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职工工龄计算标准改革

除名前的24年连续工龄与除名后重新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可合并计算为退休的总工龄。根据劳动部办公厅的规定,被除名处理的职工,除名前的工龄可以与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除名是单位内部管理的手续,不同于行政处分,因此工龄计算办法应一...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龄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 事业单位工龄的计算方法:_x000D_ 1、连续计算法。先后在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_x000D_ 2、合并计算法。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龄怎么计算

工龄计算有三种方式:连续计算法要求在不同单位工作的员工,将其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总工龄;合并计算法允许员工在工作经历中出现非主观原因的间断,将间断时间扣除并将前后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折算法适用于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的员工,连...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龄怎么计算

现在的很多人由于忍受不了大公司的压力,因此现在很多人选择工资稍低一点但是上班朝九晚五的事业单位,那么大家知道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方法是什么吗。 一、事业单位怎么计算工龄 事业单位的工龄计算,是需要看考入者以前的身份以及工作情况而定...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龄计算方法

最近几年,由于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有所上涨,所以现在每年报考这些单位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那么大家知道事业单位工龄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吗, 一、事业单位工龄怎么计算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资工龄怎么计算?

工龄与工资、经济补偿金的联系及计算方法。体制内部分津贴受工龄影响,职称评定间接影响工资;体制外民营企业多不挂钩,少数设有工龄工资。经济补偿金根据工龄支付,不满6个月补偿半个月工资,满1年后每满1年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一般工龄与养老...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员工工龄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工龄计算方法及其法律意义。工龄计算可采用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法和工龄折算法。连续工龄包括错误处理前后的工作时间,而一般工龄不包括个人原因间断的工作时间。工龄的规定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对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资工龄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一、事业单位工龄与工资的联系1、体制内: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了工龄工资。但在现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中,部分津贴、补贴会受工龄差异的影响。在各类职称评定中,一般...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除名职工工龄计算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除名职工的工龄计算标准:劳动者以工资收入作为其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工龄计为一年。一般从职工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且缴纳社保的当月起就可以开始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查看全文

单位除名后工龄应该如何计算?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376号)《对“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04号)违纪规定,“由于违犯劳动纪律受到除名处理的...查看全文

单位除名工龄怎么算

法律分析:劳动者被单位除名,如果找到新单位的,工龄可合并计算,即除名前的工龄与劳动者在现单位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而劳动者以工资收入作为其主要或者全部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工龄。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