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终结执行程序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可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执行法院应每六个月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并告知申请执行人。符合条件时,应及时恢复执行。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九条,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申请恢复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执行法院核查属实的,应当恢复执行。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的五年内,执行法院应当每六个月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并将查询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执行法院应当及时恢复执行。
延伸阅读
执行程序完结后,如何妥善处置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
执行程序完结后,对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的妥善处置至关重要。首先,应通过公开拍卖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销售,以获取最佳的市场价格。其次,应优先清偿债权人的债务,确保公平分配资金。如果可供执行财产无法立即变现,可以考虑暂时冻结或租赁,以保护其价值。同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处置过程合法合规。最后,应及时向法院报告处置情况,以确保透明度和责任追究。综上所述,妥善处置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并遵循法律程序,以实现公正和效率。
结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九条,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申请恢复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执行法院核查属实的,应当恢复执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的五年内,执行法院应当每六个月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并将查询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执行法院应当及时恢复执行。妥善处置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并遵循法律程序,以实现公正和效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章 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第二百四十七条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何再次申请执行

中止执行再次执行的证据一般是与中止执行情形相关的证据,如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如果申请人掌握了被执行人有执行财产的证据,可以向法院申请再次执行。...查看全文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何再次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果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通过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书、财产线索清单等材料来再次申请执行。并且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法律依据:_x000D_ 《...查看全文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和终结执行有何区别?

“终结执行”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区分: 1、两者适用的情形不同。 2、两者确立的法条依据不同。 3、两者制度设计的目的不同。 4、两者适用的宽严程度不同。 5、结案后是否继续查控财产不同。 什么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终结本次...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的银行卡会解冻吗?

一、执行后银行卡还会冻结吗?      不会的,新卡一般不会再被冻结。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以其价额足以清偿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额及执行费用为限,不得明...查看全文

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怎么办

法律分析: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九条,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查看全文

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怎么办?

律师分析: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九条,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向...查看全文

终结执行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哪些异同

一、终结执行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哪些异同1、两者都是结案方式。根据《执行立结案规定》第14条,终-本和终结执行都是执行实施类的六种结案方式之一。2、两者的都没完全实现执行债权。与执行完毕不同,终-本和终结执...查看全文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

申请终结本次执行的程序规定是怎样的 需要写一份终结执行申请书提交到法院进行终结。 在执行程序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没有必要继续进行时,即应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也不再恢复,这叫做执行终结。执行终结是结束执行...查看全文

终结执行与终结本次执行的区别

法律依据不同导致终结执行和终结本次执行的法律后果也不同。终结执行基本上了结案件,恢复执行的条件有限;而终结本次执行仅是暂时性结案,可恢复执行。...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公司破产,执行程序如何处理"

一、被执行人进入破产程序如何处理 1、关于受理破产案件后执行案件的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244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对债务人的其他民事执行程序...查看全文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条件

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制度的条件 (一)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 (二)已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查看全文

什么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法律分析:“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在人民法院已经穷尽法律规定的财产调查和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则由人民法院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方式来结案。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查看全文

什么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律师分析: 法院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书,主要是针对在法定的执行期限内(6个月)采取各种执行措施,都无法将本案执行完毕,而暂时做的一个结案处理。一般来说,是因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而导致案件短期执行不能而造成的。对于这类的案件...查看全文

什么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清理执行积案中,提出的一种执行案件的结案方式,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穷尽法律规定的财产调查和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方式予以结案。 什么...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的财产可以如何执行?

执行中,被执行人的外地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法院可以委托异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 案件委托执行时,委托法院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委托执行函; (二)申请执行书和委托执行案件审批表; (三)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副本; (四)有关...查看全文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银行卡能用吗

案件终结本次执行后,干过执行的律师应该比较喜欢被执行人去使用自己的银行卡,法律规定当然是不可以用,但如果你用了,且用的过分了,那么你可能就违法了。      去...查看全文

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条件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与终结执行有何区别? “终结执行”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区分: 1、两者适用的情形不同。 2、两者确立的法条依据不同。 3、两者制度设计的目的不同。 4、两者适用的宽严程度不同。 5、结案后是否继续查控财产不同。...查看全文

终结本次执行和终止本次执行有啥区别

终结执行与终结本次执行都是法院在执行过程当中,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后的行为方式,但是终结执行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哪些异同?这一直是困扰大众的一些问题,为了解答您心中的疑惑,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的资料,供您参考。...查看全文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法律分析: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法律后果: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书应当送达给申请执行人;执行案件可以作结案处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应当依法在互联网上公开;以及当事人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法...查看全文

终结本次执行还是失信被执行人吗

一、终结执行后还是失信人吗      不一定的。      首先,老赖不是标准名词,是个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