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伤残鉴定分几级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等级划分、申请工伤伤残鉴定所需时间和程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持鉴定结论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十个等级,最严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一、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等级划分:
劳动能力伤残鉴定分为十个等级,最严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第十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二、申请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多长时间
申请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六十日内的时间。法律上规定,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的六十日内下达。如果遇到专家组出现争议的情况可延迟三十日下达。
若用人单位或受伤职工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三、工伤鉴定的程序
1.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认定为工伤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3.持鉴定结论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待遇,获得工伤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延伸阅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从最重的一级到最轻的十级,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根据以上规定,工伤保险费率是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的。工伤保险费率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一个行业内单位缴费费率档次。行业差别系数为行业平均工资的50%。

因此,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等级划分是工伤保险费率确定的重要依据。
结语:根据上述内容,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等级划分包括十个等级,最严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第十级。申请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六十日内的时间,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的六十日内下达。若用人单位或受伤职工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工伤鉴定的程序包括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持鉴定结论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待遇,获得工伤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12-29)\t第三条\t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04-04)\t第三条\t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12-29)\t第三十七条\t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机构鉴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无法达成约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
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鉴定机构应当派鉴定人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提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分级共有几级?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分为十个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劳动能力鉴定是根据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定,衡量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伤残等级是计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补偿额度与伤残程度相关。...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几级

法律分析: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十级。从轻到重分别是十级到一级。也就是十级是最轻的,一级是最重的。具体的等级需要依据当事人的劳动能力的丧失情况进行确定。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_x0...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几级呢

法律分析: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分为十级,其中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几级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十级,一级最重。伤残等级是指一个人的伤残程度,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判定,一般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伤残到十级伤残。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_x00...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的鉴定伤残等级有几级

根据评残标准,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为1至10级,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评定。评定等级为1至4级的视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5至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至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工伤职工的待遇和安置主要依据...查看全文

工伤依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几级?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几级 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几级?

律师分析: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分为十个等级,其中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

律师分析: 省劳鉴委的鉴定结果为最终结论。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职工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查看全文

鉴定伤残等级,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当事人受伤后应先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否则将被视为一般受伤。伤者需在治疗结束后规定期限内申请伤残鉴定,公安机关评定依据为医院证明和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交通事故发生时,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报告交警或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是鉴定伤残等级吗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是不同的。虽然二者有联系,但工作程序、判别依据和申请时间都不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在伤者病情相对稳定后,而伤残鉴定申请在医疗终结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能力鉴定评定劳动功能和生活自理障碍等级,而轻伤等级划...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中的伤残等级有几个级别?

劳动能力鉴定的主旨是根据国家标准对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进行评定,分为十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查看全文

八级伤残劳动能力如何鉴定

法律分析:八级伤残需要劳动能力鉴定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查看全文

八级伤残劳动能力怎么鉴定?

律师分析: 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完整的病历材料,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查看全文

八级伤残劳动能力怎么鉴定

法律解析: 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完整的病历材料,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几个等级?

律师分析: 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十个等级。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分为十个等级,其中最重...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几个等级

律师分析: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分为十个等级,其中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查看全文

如何鉴定八级伤残的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完整的病历材料,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工伤职工伤情稳定后,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法律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多少级

法律解析: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多少级

法律分析: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查看全文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和伤残鉴定等级一样嘛?

律师解答: 从性质上来说,劳动能力鉴定是伤残等级鉴定的基础。从范围来说,劳动能力鉴定范围更大一些,即除对工伤(含职业病)进行鉴定外,还包括对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其主要职能是从医务方面对劳动者暂时或永...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