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成法院免罪的目标?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讲述了酌定不起诉的相关知识。酌定不起诉是指检察官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对自己拥有的诉权进行舍弃而决定不起诉的制度。适用条件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以免除刑罚。同时,当事人已经原谅了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罚金。不过,酌定不起诉一般多是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并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没有犯罪记录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丢工作。此外,酌定不起诉也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如果犯罪行为情节较为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同时当事人已经原谅了犯罪嫌疑人,那么可以考虑申请免予刑事处罚。
一、免予刑事处罚还罚金吗
罚金是我国刑罚种类的一种,因此,免予刑事处罚了就意味着不再处罚金。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二、酌定不起诉会丢公职吗
酌定不起诉一般多是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并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是没有犯罪记录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丢工作的。
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或裁量不起诉。是检察官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对自己拥有的诉权的舍弃而决定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一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刑法规定,已经构成犯罪;
二是该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
酌定不起诉一般多是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并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是没有犯罪记录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丢工作的。酌定不起诉是可以提出复议申请的。
延伸阅读
缓刑有机会免于刑事处罚吗?
缓刑虽也可以看作是有条件地免除犯罪分子的刑罚,但它与免予刑事处罚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1、免予刑事处罚是依法只对被告人定罪,但不判处刑罚;而缓刑是对被告人既要定罪,又要判处刑罚,只是所判刑罚暂不执行。
2、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根据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而适用缓刑主要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被宣告免予刑事处罚的罪犯,不存在曾经被判过刑的问题,也不存在就被免予刑事处罚的犯罪再执行刑罚的可能性。而缓刑犯确实是被判处过一定刑罚的,虽然宣告暂缓执行,但却保留着执行的可能性,即是否执行原判刑罚取决于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是否又犯新罪、发现漏罪或者严重违反有关监督管理规定。即使是缓刑考验期满而事实上未执行原判刑罚,也不能改变其曾经被判过刑的事实。
结语: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且当事人原谅犯罪嫌疑人时,可以考虑申请免予刑事处罚,但罚金免了,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酌定不起诉一般多是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并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没有犯罪记录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丢工作,但也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达成您的目标?

离婚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离婚协议书,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并领取离婚证。诉讼离婚是当事人提供证据,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根据夫妻感情破裂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成为赌博罪的目标?

赌博罪构成要件及刑罚:赌博罪需满足公共秩序侵犯、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年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赌博刑事拘留最多37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30天。...查看全文

如何达成关键性目标?

当事人争取不起诉需满足条件:情节轻微、犯罪逾期、无时间准备、特殊处理、被告人死亡或撤案。人民检察院根据年龄、目的、手段、后果、悔罪等综合考虑,只当不起诉更有利时才做出决定。...查看全文

在离婚中如何达成目标

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应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如一方要求离婚,可以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调解,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离婚协议中应协商一致对子...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成为高利转贷罪的目标?

个人高利转贷罪是指个人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以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高息放贷构成非法经营罪,指行为人违...查看全文

问债权人:如何达成债权目标?

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方式包括债务人全面清偿债务、依法优先受偿担保财产、行使代位权和撤销权。相关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第五百零九条、第五百三十五条和第五百三十八条。...查看全文

如何通过一审判决达成目标

本文讲述了民事诉讼中上诉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应当在判决送达的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提供一份副本。原审人民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后,应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发送给对方当事人...查看全文

不再被批捕:如何达成这一目标?

对于不批捕的案件,应通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若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并通知检察院执行情况。对于需要继续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可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查看全文

遭受敲诈勒索如何避免成为犯罪目标?

综合法律事实和证据,确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敲诈勒索罪的定罪需要有受害人提供证据或掌握大量证据形成完整链条,敲诈勒索罪的客体只包括公私财物,而不包括人,主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查看全文

犯罪未遂:抢劫未达成目标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一个争议的问题。观点包括:是否非法占有财物、是否侵犯人身权利、是否满足犯罪构成要件等。根据相关规定,基本构成的抢劫罪应以是否取得财物为标准,而加重形态的抢劫罪无论是否抢到财物都属于犯罪既遂。因此,是否...查看全文

达到目的是否构成犯罪?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若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且得逞,则属于既遂犯罪。《刑法》规定,危害社会行为应受刑罚,但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已着手实施犯罪但未成功的属于未遂犯罪。...查看全文

销售目标达不成公司扣提成合法的吗?

如果销售目标未达到,公司有权不支付相应的提成工资,但不能扣除基本工资。工资的支付标准应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公司不得无故扣留或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查看全文

父子反目成仇,法院如何化解?

我国禁止脱离父子关系,因为这违背公序良俗。亲生父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解除,只有养子女、继子女关系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除。法律允许14岁以下儿童被他人收养,此时法律认为父子关系解除。父子关系涉及法定的扶养、赡养等权利义务,除非权利人...查看全文

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如何结案

达成和解后,法院通知原告撤回起诉。原告撤诉后,法院按照法定程序正常结案。如果当事人在法院工作人员的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可以根据意愿向法院申请出具调解书。调解书上加盖公章,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法院将根据调解书结案。...查看全文

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如何结案

法律分析:一、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如何结案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后,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的,申请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查看全文

合同是否已经达成目标?

合同履行结束后,一般不能解除,除非具有法定或约定的解除事由。如果发现具有可撤销事由,可以撤销合同。已履行的部分,如已支付的款项,应返还。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和第五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查看全文

绑架是否已经达成目标?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绑架他人。无论绑架对象是否正确,都构成绑架罪,定罪量刑按照绑架罪处理。根据《刑法》第239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作为人质,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能否达成目标?

夫妻感情破裂可起诉离婚,法院可判离。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感情破裂,法院在调解无效时解除婚姻关系。夫妻一方可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应调解,如调解无效可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达成,法院将如何执行?

夫妻感情破裂,无法调解的情况下,法院应准予离婚。离婚诉讼经调解无效或存在重婚、家庭暴力等情形,也应准予离婚。失踪宣告后,提起离婚诉讼应准予离婚。若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再次分居一年后提起离婚诉讼,也应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法院调解未达成协议,如何处理?

申请强制执行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应履行义务,否则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上网公示信息、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等措施。法院可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但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履行义务的范围。法院可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但需保留...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