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是否可以侵占投资资金?

律师回答

违反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的。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同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行为是《公司法》第209条所明令禁止的行为。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股东借款算是抽逃出资吗

股东向公司借款是否构成抽逃出资,要看股东有无“抽逃出资”的故意,如果没有正常的业务往来、借贷关系或其他依据,不支付任何代价而长期占用股东出资或支走注册资本不予归还,就可能涉嫌抽逃出资。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构成抽逃出资罪吗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构成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股东抽逃出资罪的构成

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其他发起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不论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登记注册前,都要按照公司章程所规定的注册资本,如实缴纳出资,既不能虚假出资,也不能随意地抽回出资。否则,违反了法律关于公司设立的规定,对于引发比较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惩处。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所谓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不确定的社会公众,不仅人数多,且相互间关系非常松散,并有随股票转让的可变性,所以,创设股份有限公司时,不可能存在全体股东共同协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必须有一些人或单位依照法律的规定,筹办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做的各项事务,如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政府报批、制订公司章程、举行创立大会、公告招股说明书、签订承销协议等等。这些人和单位就是公司发起人。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故意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对于由于某种过失造成虚假出资的,不应作为犯罪处理。

冒名股东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

冒名股东也会构成抽逃出资罪,所谓冒名股东,是指冒名者以虚拟人(如死人或者虚构者)的名义,或者盗用真实人的名义向公司出资并注册登记。《公司法》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一百九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第二百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第二百零一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抽逃出资罪要坐牢吗

要坐牢。《刑法》第159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基金是否可以投资作公司股东

基金公司可以用基金中的资金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购买公司的股票,以基金公司的名义用为公司的股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第七十二条 基金财产应当用于下列投资: (一)上市交易的股票、债券; (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查看全文

股东投资能否撤资

法律分析:股东投资一般不能撤资。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但股东可以通过合法转让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的方式撤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不受限制,转让后由公司依法办理股东变更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怀疑股东侵占资金如何举证

法律分析:怀疑股东侵占资金举证:(1)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查看全文

怀疑股东侵占资金如何举证

法律解析: 怀疑股东侵占资金举证: (1)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 (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 (3)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查看全文

怀疑股东侵占资金如何举证?

律师分析: 怀疑股东侵占资金举证: (1)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 (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 (3)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查看全文

股东借款是否可以转为投资款

法律分析: 股东借款可以转为实收资本,但前提是公司登记的注册资本尚有未缴纳的部分,否则就要按增资处理。公司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形,股东纯粹为了逃避注册资本的缴纳法律义务将借款转为实收资本,破产过程中管理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予以撤销。 ...查看全文

股东借款是否可以转为投资款

可以,但是股东借款转为投资款,是有一定的资本风险的,如果公司的生产和运营已经有困难,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将借款转为投资款可以导致无法收回借款,这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贷款与投资款是两种不同的属性,投资不慎就可以导致无法产生收益。 法律...查看全文

现金出资是否为股东可用资金?

股东出资可以以现金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非货币财产必须按评估作价并核实,不得高估或低估。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出资额,货币出资应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查看全文

股东是否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

法律分析:股东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比较大的行为。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股东是否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

法律分析: 股东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如果股东是本单位的工作人员,且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则构成职务侵占罪。对于犯此罪的行为人,应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查看全文

不是股东投资可以做实收资本吗

这需看该款项通过何种途径入账的,如果是直接由投资人转入的。这只能记借款,不能归为实收资本。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这些是实收资本。...查看全文

股东是否可以发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股东在公司中担任职务并付出劳动时,公司应发放工资,无论是否持有股份。如果以股东身份拒绝支付工资,将违反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若用人单位拖欠或未支付足额劳动报...查看全文

股东是否可以不出资

股东必须按公司章程出资,可以以货币或非货币财产出资。股东未适当履行出资义务包括不完全履行、迟延出资、出资不实和瑕疵给付。股东应将货币出资存入公司银行账户,非货币财产出资需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查看全文

股东是否可以代出资

股东可代为出资,包括货币和非货币财产。非货币财产需评估作价,不得高估或低估。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出资,货币出资存入公司账户,非货币财产需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查看全文

公司股东乱发工资是侵占吗

法律分析:公司股东乱发工资不是《刑法》中的侵占罪。因为侵占的对象只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以及他人的埋藏物。工资是公司资产,不是股东代为保管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_...查看全文

变动股东投资所需资金

公司法人变更费用的标准因是否持有股份而有所不同。若无股份,费用一般约为1000元左右;若持有股份,费用包括工本费和印花税,后者按注册资金收取。...查看全文

股东不投资是否享有股权

法律分析:股东不投资不享有股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缴纳出资是每个股东的义务,因为出资才会享有股东的权利。由于我国实行认缴制,所以只要承诺认缴,并记载于股东名册。就享有股东资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查看全文

股东投入的资本金可以退回吗

一、股东投资的实收资本能否退回 1、通常情况下,股东投资的实收资本等于公司的注册资本,股东是不能够退回的,但可以进行转让。 2、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查看全文

侵占资金可以自诉吗

法律分析:侵占资金可以自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_...查看全文

股东能否以自己的股权投资

法律分析:股东能以自己的股权投资。股东依法享有股权,能够以股权进行投资。投资的股权应当由股东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转让,并且股权无权利瑕疵或者权利负担,已依法进行了价值评估。法律依据:_x000D_ 《最高人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