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刑事犯罪赃物流失的有效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在财产犯罪中,被称为“赃款赃物”的涉案财物常常存在。犯罪分子所得的财物应追缴或责令退赔,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及时归还,违禁品和犯罪所用财物应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应上缴国库,不得挪用。由于刑事案件耗时较长,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妥善保管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供核查使用,不得挪用。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及时归还,违禁品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按国家规定处理。
在许多财产犯罪中,都会有赃物的存在,刑事案件中的涉案财物,司法实践中常用的提法是“赃款赃物”。犯罪分子违法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由于刑事案件耗时比较长,所以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或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处理。
延伸阅读
刑事犯罪中赃物的追踪与回收
在刑事犯罪中,赃物的追踪与回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追踪赃物的过程涉及调查、取证和分析,以确定赃物的来源和流向。一旦赃物被追踪到,回收工作就变得至关重要。回收赃物不仅可以恢复被害人的财产,还可以打击犯罪分子的经济基础,阻断犯罪链条的延续。赃物的回收需要依靠警方、法院和其他执法机构的紧密合作,同时也需要利用科技手段和专业知识来提高追踪和回收的效率。通过追踪与回收赃物,我们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追踪与回收赃物是刑事犯罪中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恢复被害人的财产,还能削弱犯罪分子的经济实力,打击犯罪链条。警方、法院及执法机构的紧密合作,科技手段和专业知识的应用,都是提高追踪和回收效率的关键。通过这一工作,我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七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在有效期限内,需要变更技术侦查措施种类或者适用对象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重新办理批准手续。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五条 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公安机关执行的,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交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防止挪用公款罪的有效措施

挪用公款罪的取保候审办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提交保证金。如期间无违规行为,保证金将退还。被取保候审人员移交派出所执行,如有违规立即停止取保候审。...查看全文

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报警,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设置警告标志。疏散乘员到安全地带,注意个人安全,迅速离开车辆和行车道,以防二次事故。...查看全文

打击赃物犯罪的对策与措施

善意购买赃物的法律责任:如果在应当知道而没有知道的情况下购买了明显有赃物特征的商品,需返还赃物并赔偿所有权人损失;但若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低于市场价购入赃物,作为善意第三人享有所有权,无需承担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查看全文

防止商号侵权的有效措施

商号侵犯商标权的处理原则包括诚实信用、保护在先权利和禁止混淆。侵犯商标权的情形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侵犯商标权罪的量刑根据《刑法》规定,假冒商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销售假冒商品罪和...查看全文

防止骚扰电话的有效措施

当事人受到电话骚扰影响生活,违反治安管理法,可报警处理。《治安管理法》第42条规定,恐吓、侮辱、捏造事实诬告、骚扰他人等行为,可处罚款或拘留。...查看全文

防止警察渎职的有效措施

渎职行为包括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若不构成犯罪则受纪律处分,若构成渎职罪则需承担刑事责任,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任将导致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查看全文

防止货车超载的有效措施

货运机动车超载处罚标准:超过核定载质量罚款200-500元,超过核定载质量30%或违规载客罚款500-2000元。运输单位车辆处罚不改,主管人员罚款2000-5000元。驾驶货车超载30%以上或违规载客一次扣6分,超载未达30%一...查看全文

防止电动车肇事逃逸的有效措施

电动车肇事逃逸应及时报警,违法者将受罚款并拘留,构成犯罪者将面临有期徒刑。交通事故需报警的情况包括无证驾驶、酒驾、争议等。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逃离现场、虚假信息等。逃逸后造成重伤者可能判刑3-7年。...查看全文

防止公司被罚款的有效措施

公司随意罚款应受法律制约。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申请追究用人单位民事责任。若用人单位克扣或拖欠工资,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用人单位需全额支付工资报酬,并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查看全文

防止交通事故次生事故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应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与急救中心联系,同时确保安全地疏散车上人员。若仅涉及车损,应迅速报警和保险公司,以便勘查和责任认定。交警可出具责任认定书,双方可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查看全文

失火罪刑罚与预防措施

失火罪的量刑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内,但情节较轻者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内。情节较轻的判定需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如年龄、主观恶性程度和犯罪的具体损害情况等。至于失火罪的立案标准,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和致人伤亡人数是重要的衡...查看全文

防止高空坠物的规定措施有哪些?

律师分析: 1、固定或看护好自家高处物品、尽量固定或关好门窗,以免风大损坏玻璃等设施。3、如遇大风天气出行,请远离墙体附近,注意高空物体坠落,以免发生危险。4、经过高楼的时候,先抬头看看,然后快速通过。5、观察建筑用途。 【法律...查看全文

防止高空坠物的标准措施有哪些?

律师解答: 1、固定或看护好自家高处物品、尽量固定或关好门窗,以免风大损坏玻璃等设施。3、如遇大风天气出行,请远离墙体附近,注意高空物体坠落,以免发生危险。4、经过高楼的时候,先抬头看看,然后快速通过。5、观察建筑用途。 【法律...查看全文

防止高空坠物的标准措施有哪些?

法律解析: 1、固定或看护好自家高处物品、尽量固定或关好门窗,以免风大损坏玻璃等设施。3、如遇大风天气出行,请远离墙体附近,注意高空物体坠落,以免发生危险。4、经过高楼的时候,先抬头看看,然后快速通过。5、观察建筑用途。 【法律...查看全文

防止高空抛物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1、对非人为造成的高空坠物的预防:(1)开展建筑附着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定期对公共场地和公共设施设备、窗户及玻璃、小区户外广告牌和空调主机等户外附着物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挨家挨户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整改并登...查看全文

防止高空抛物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律师分析: 1、对非人为造成的高空坠物的预防:(1)开展建筑附着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定期对公共场地和公共设施设备、窗户及玻璃、小区户外广告牌和空调主机等户外附着物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挨家挨户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整改并登...查看全文

防止高空坠物的规定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防止高空坠物的规定措施有居民不主动抛物、不要为了省事而随意抛物、注意定期检查房屋,尤其是阳台、窗台等可能会有坠落危险的地方,有经济能力的居民还应跟保险公司购买高空坠物险,有效预防高空坠物的发生。法...查看全文

防止促销赠品侵权的有效措施

商标侵权处理方式及侵权行为的主旨。商标侵权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其可采取停止侵权、罚款等措施,不服处理可向法院起诉。商标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商标法保护的权利由不同主体行使,侵权...查看全文

防止股东抽逃出资的有效措施

公司验资注册后,股东暗中撤回出资却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构成抽逃出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将受到处罚,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并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至15%的罚款。...查看全文

发生交通事故后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

危险品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在处理危险品车辆事故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国家法规的规定,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报警和隔离,以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