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与盗窃的界定

律师回答

是怎样的

所谓遗忘物,是由于物主主观上的疏忽,而将财物遗忘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其特点是,物主先是自愿将财物放在某处,后因主观上的疏忽大意,一时忘却了该物,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又记起了该物,并有可能够立即返回原处寻找。因而,物主与物之间的持有关系只是一定程度的松弛或减弱,但并未因此而消失。遗忘物仍在遗忘者所能控制、支配的范围内。因此,一般来说,利用物主与物之间持有支配关系松弛之机,拎走他人财物,造成物主无法恢复对该物的实际控制支配状态,就是直接故意侵犯他人持有权的行为。对其中情节严重的,应按盗窃罪论处。

所谓遗失物是指不基于所有人或占有人的意思而偶然失去的占有的动产。因物主一般不知物之所在,故称为遗失物。如:携带的物品遗落在途中,车上失落的物品等。它的特点在于,一般情况下,失主不知物在何处丢失,遗失的时空跨度过大,虽然财物的所有权并未丧失,但事实上已不在所有人、持有人的控制、支配之下,遗落本身就意味着持有权的丧失。故不能作为盗窃罪的对象。遗忘物却与之不同。遗忘物与遗忘者之间的持有关系并不因遗忘状态而丧失,这是由遗忘状态的特点及这些物品所遗忘的特定环境决定的。首先,从主观上看,尽管物主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疏忽,而将财物遗忘在某一地方,但他对自己的物品所放置的地点是明知的。如将大衣遗忘在餐厅内,未锁的自行车放在楼前等,这与遗失物不同,持有者在主观上对其物品的持有要素是具备的。其次,从客观上看,虽然持有者的物品暂时处于一种失控状态,但毕竟与物主的空间距离较为接近,即使物主与物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但只要放置在持有人可以支配管理的空间内,持有关系仍然成立。因此,从客观上来看,物主对其遗忘之物也并非丧失了持有关系。

另外,应当承认,在区别遗忘物与遗失物时,社会上人们的一般观念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例如,失落在马路上的拎包,社会观念一般认为是遗失物。而停放在路边未锁的自行车,社会观念就认为是遗忘物。这是因为,虽然在客观上所有人或持有人在其离去之时与该物存有相当大的空间关系,但是就社会日常生活的观念,这种持有支配关系并不因人与物的空间关系而受影响,只是这种支配关系较之通常的支配关系为松弛,就其本质来看,这种支配持有权的松弛,也只是一种过渡现象而已。因此,判断是遗忘物还是遗失物,就不能只以持有人的主观支配意思的强弱或持有人与持有物的空间关系而决定,还应同时考虑到社会日常生活的一般见解。以正常人的认识水平作为判断的标准之一,也是必要的。

但是,当财物被遗忘在某一特定场所,而这一场所的主人、管理人或服务人员又有某种特殊的排他实力,如果他们拎走遗忘物,就会使该物的持有关系发生变化,即从物主与物的持有转到特定场所内的主人、管理入等与物的持有。此时乘机非法占有该物的行为性质不是盗窃而是侵占。比如,售货员将顾客遗忘在柜台上的皮包拎走隐匿起来,餐厅里的服务员将顾客遗忘在桌旁椅上的皮包拎走,并非法占有,就是一种典型的侵占行为。这是由侵占罪的特征、拎包人的特殊身分以及物品被遗忘的特殊场所决定的。

遗失物与盗窃的异同

遗失的基本意思是丢失、丢弃。是当事人非主观意愿失去属于自己的物品。

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两者的相同处

结果导致当事人失去属于自己的物品。

不同之处是:

1、遗失是当事人的行为不慎或者非主观意愿的丢失、丢弃,其所丢失、丢弃的物品可能没有被拾取,或者由不确定的第三者拾取;

2、盗窃是特定人故意非法窃取的主动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寻遗失与盗窃的边界

本文重点介绍了遗失和盗窃的区别以及盗窃罪的量刑标准。盗窃罪是指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或秘密窃取他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客观要件上,盗窃罪与遗失存在明显的区别。对于某些小偷小摸行为、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查看全文

遗失与盗窃的區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了盗窃罪的刑罚,包括数额较大、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等情节的不同处罚。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处以更严厉的刑罚。...查看全文

遗失与盗窃的差异

本文介绍了遗失和盗窃的定义。遗失是指个人因为疏忽或遗忘而无法找到或记住自己财物的地方,而盗窃则是指别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私自或秘密地窃取他人财物,并将其作为犯罪行为。遗失和盗窃虽然都涉及财物,但遗失并不代表财产已被别人占有,而盗...查看全文

遗失与盗窃的区别?

律师分析: 遗失一般是指因为个人的疏忽或者是遗忘而导致自己的财物放在了什么地方而找不到或者想不起的,并不是一定被他人占有,而盗窃指的是别人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或秘密窃取了你的财产,并将其占为己有的一种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界定与刑罚

盗窃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若数额较大或存在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凶行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扒窃等情况,则构成盗窃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一般盗窃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即属于数额较大,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扒窃与盗窃的界限与处罚

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包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盗窃罪行的界定与刑罚

盗窃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构成犯罪,根据刑法判刑。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盗窃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财物,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盗窃...查看全文

盗窃与侵占的界限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盗窃罪是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侵占罪是将自己财物变为归自己所有。区别包括:犯罪故意产生时间、犯罪对象、客观表现等方面。侵占罪涉及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者可处刑罚。职务侵占罪是保险公司员工...查看全文

盗窃罪与多次盗窃未遂的界限

盗窃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根据盗窃的类型和金额而定。多次入户盗窃、扒窃无论是否成功都构成盗窃罪。以巨大财物或珍贵文物为多次盗窃目标的即使未遂也构成盗窃罪。普通盗窃的多次未遂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查看全文

盗窃罪中“盗窃”的界定原则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几乎与私有制的历史一样久远。对于盗窃行为,如果盗窃金额达到当地所规定的盗窃数额较大标准,或属于...查看全文

家庭住宅盗窃与入室盗窃的界限

入室盗窃和入户盗窃的区别及其刑罚:前者发生在一般房屋,如办公室;后者发生在具有居住功能的场所。两者都构成盗窃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与盗窃行为的界定

挪用公款与盗窃在犯罪手段和客体上有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盗窃罪的处罚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三个层次,而对挪用公款罪则根据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和没收财产等。...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与盗窃的界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将公款挪为个人使用或用于非法活动,涉案金额较大或逾期未还的行为。而盗窃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涉案金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查看全文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法律分析: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侵占罪与盗窃罪主要有以下区别:_x000D_ 1、犯罪主体不同。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侵占罪的主体则是特殊主...查看全文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法律分析: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1、犯罪主体不同。 2、行为人实际支配行为对象的时刻不同。 3、危害行为不同。 4、行为对象不同。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的动产;侵占罪的行为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以及遗忘物、埋藏物,且不限于动...查看全文

盗窃与侵占的界限划分

盗窃转化侵占并不算盗窃未遂,因为转化为侵占已对财产权造成实质侵害。区分盗窃罪和代为保管情形下的侵占罪,关键在于行为人在非法占有前财物的归属和是否脱离占有。判断盗窃是否既遂或未遂要看行为人是否能够在事实上支配该财物。...查看全文

财产侵占与盗窃的界限

侵占与盗窃的区别在于: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基于本就自己占有,故意在占有之后拒不交付;而盗窃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基于他人占有,纳入自己控制范围,故意在占有之前实施,且刑罚更重。...查看全文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侵占罪与盗窃罪主要有以下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侵占罪的主体则是特殊主体,要求行为人具有特...查看全文

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盗窃罪和抢夺罪的界限判断,关键在于行为是否是具有秘密性质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是盗窃,而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则属于抢夺。两个罪名的量刑标准如下: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抢夺公私财物...查看全文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前提、目的和客观方面均不同。网络盗窃罪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财产据为己有,包括虚拟财产,必须依据刑法264条定罪处罚。虚拟财产价值包括玩家劳动和充值卡购买,也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为规范公众对网络使用,制定相应处罚条...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闫小芹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20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