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引进人才政策

律师回答
摘要:北京引进人才落户政策:突出重点,紧密围绕首都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立足高端,招聘高层管理和核心技术岗位人才;公开公平,规范申报流程,提升服务水平;申报条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和区域重点企业;岗位需求必须为高层管理或核心技术岗位,薪酬及福利待遇应与市场相当;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和市属国企可申报,企业单位应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或本市重点发展产业。
北京引进人才落户政策
一、申报原则
人才引进岗位需求申报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重点。人才引进岗位需求申报要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相结合,紧密围绕首都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点产业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任务展开。
(二)立足高端。人才引进岗位须为高层管理或核心技术岗位,应聘人选除符合我市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突出的业绩表现。
(三)公开公平。各单位各部门要通过严格规范申报流程、细化审核标准,加强监督指导,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人才引进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有序开展。
二、申报条件
(一)人才引进岗位需求申报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由各单位组织开展岗位申报工作,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金融、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发机构、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和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区域重点企业。
(二)企业单位人才需求岗位必须为高层管理或核心技术岗位,高层管理岗位须为部门总监、副总经理以上职位,核心技术岗位须为技术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职位,提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条件应与市场同等职位相当;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岗位须符合我市人才引进基本条件要求,并须明确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配套政策。
(三)用人单位为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的,符合条件的岗位经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申报;为企业单位的应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本市重点发展产业或区域重点企业。
延伸阅读
结语:北京引进人才落户政策的申报原则包括突出重点、立足高端、公开公平。申报条件要求人才引进岗位需求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相结合,重点支持本市重点产业领域和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必须为高层管理或核心技术岗位,薪酬福利待遇应与市场同等职位相当。企业单位需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或区域重点企业。通过严格规范申报流程和审核标准,确保人才引进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有序开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三章 学 校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二条 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北京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律师分析: 优先引进的人才有: 1、科技创新人才; 2、文化创意人才; 3、体育人才; 4、高技能人才; 5、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人才; 6、金融人才; 7、教育、科学和卫生等方面的人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查看全文

北京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法律解析: 优先引进的人才有: 1、科技创新人才; 2、文化创意人才; 3、体育人才; 4、高技能人才; 5、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人才; 6、金融人才; 7、教育、科学和卫生等方面的人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查看全文

北京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法律解析: 优先引进的人才有: 1、科技创新人才; 2、文化创意人才; 3、体育人才; 4、高技能人才; 5、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人才; 6、金融人才; 7、教育、科学和卫生等方面的人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查看全文

北京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4

法律分析:北京人才引进落户政策是为北京市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如符合相应条件可在北京落户。政策具体条件有,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人员、国家重大科技...查看全文

北京人才引进政策

法律解析: (一)“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的发明人、获得3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独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获得6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专利在京落地转化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查看全文

北京人才引进政策?

律师分析: (一)“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的发明人、获得3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独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获得6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专利在京落地转化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查看全文

北京人才引进政策

法律解析: (一)“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的发明人、获得3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独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获得6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专利在京落地转化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查看全文

北京人才引进政策2024

北京引进人才落户政策 一、申报原则 人才引进岗位需求申报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重点。人才引进岗位需求申报要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相结合,紧密围绕首都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点产业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查看全文

北京人才引进新政策?

律师分析: 1、平均工资达到固定倍数。在北京是有平均工资这回事的,如果目前个人的收入达到北京平均工资的8倍,那么人才引进申请北京户口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如果目前的工资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也可以选择在北京六区外的其他地区申请落户,因...查看全文

北京人才引进新政策

法律解析: 1、平均工资达到固定倍数。在北京是有平均工资这回事的,如果目前个人的收入达到北京平均工资的8倍,那么人才引进申请北京户口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如果目前的工资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也可以选择在北京六区外的其他地区申请落户,因...查看全文

北京博士人才引进政策

北京博士人才引进政策      1、引进当年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5周岁,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    ...查看全文

北京人才引进落户最新政策

一、应届毕业生北京落户 1、毕业后直接进国家各部委。这些单位人事归国家人事部直接管理,不受北京市进京指标的数额限制; 2、让自己成为留京单列对象。目前,留京单列对象主要包括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目录中所涵盖的13个...查看全文

北京市人才引进规定?

法律解析: 具体的落户渠道可分为以下10个方面共27条:1.国家和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2.国家和本市科技奖项获奖人人。3.国家和本市重大科研任务领衔人。4.近3年自主投入5000万元团队的主要创始人和核心合伙人(持股比例不低于...查看全文

北京市人才引进规定?

律师解答: 具体的落户渠道可分为以下10个方面共27条:1.国家和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2.国家和本市科技奖项获奖人人。3.国家和本市重大科研任务领衔人。4.近3年自主投入5000万元团队的主要创始人和核心合伙人(持股比例不低于...查看全文

河北省人才引进政策?

律师分析: (1)加大资助力度。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省财政给予每人100万元的资助。(2)合理确定薪酬。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不受本单位工资总额和科研经费成本的限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实行期权、股权和...查看全文

2023年南京市人才引进政策解析

2023年南京市推出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海外留学人才超8万名,推动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突破10万家。政策包括最高1000万元支持顶尖专家团队,最高350万元资助高层次创业人才,以及根据绩效追加...查看全文

北京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4留学生

北京户口本留学生政策:留学生在国内高校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并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出国留学一年以上,回国时间在两年以内,用人单位与留学回国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可办理北京户口。需提供学位证书、成绩单、护照、签证、留学回...查看全文

南昌市人才引进政策?

律师分析: 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落户南昌,录用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与驻昌企业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并首次在昌缴纳社保的,按全日制博士,硕士及高级技师(一级),本科及技师(二级),大专及高级工(三级),分别给予每人一次性就业、...查看全文

福清市人才引进政策

法律解析: (一)从境外引进的人才,经认定为高层次A、B、C类人才的,落地后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 (二)从境内引进的人才,经认定为高层次A、B、C类人才的,落地后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奖励...查看全文

金华市人才引进政策?

律师分析: 1.对“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给予每年2万元的生活补助。2.对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校级以上优秀毕业生,给予第一年1万元、第二年1万元、第三年2万元的生活补助。3.对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给...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宋向东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0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