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和死者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律师回答
摘要:胎儿继承权的法律规定及继承遗产范围确认。 根据《民法典》,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胎儿娩出时为死体则无权利。遗产分割时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继承遗产范围确认需考虑财产合法取得、所有权、共有财产析产、不可转让权利和所有权转移等因素。抚恤金、生活补助费及保险金如已指定受益人则不属于遗产范围。
一、民法典胎儿继承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也就是说只要孩子顺利出生,他就有权利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继承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六条【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胎儿预留份】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二、继承遗产范围如何确认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是指死者生前所有的于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制度。
1、要查明公民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其取得方式是否合法。公民生前非法取得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用于继承。
2、要查明公民对其生前实际占有的财产,是否确实享有所有权,如是向他人租借的财产,则不能作为遗产用于继承。
3、要严格区分公民个人的财产及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如属共有财产,则应先析产,后继承。
4、某些被继承人不可转让的人身性权利,如受扶养赡养的权利,领取养老金、退休金、病残人员补助金等权利是不能被继承的。
5、要明确公民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在其生前是否已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
另外,还要查清抚恤金、生活补助费及保险金是否已明确了受益人,如已指定受益人,则属于该受益人所有,而不属于遗产的范围。
延伸阅读
结语:胎儿继承权是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而确立的。根据法律规定,胎儿在涉及遗产继承和赠与等方面享有特殊保护,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然而,如果胎儿在娩出时已经是死体,那么其民事权利能力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并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进行处理。因此,只要孩子顺利出生,他就有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继承遗产。此外,在确定继承遗产范围时,需要考虑财产的合法取得方式、所有权、共有财产的析产等因素,并注意某些不可转让的人身性权利不能被继承。同时,抚恤金、生活补助费和保险金等如已指定受益人,则不属于遗产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胎儿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法律分析: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其实,胎儿在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情形下,是被视为有民事权利能力,其他情况下没有民事权利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三条 然人从出生...查看全文

胎儿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法律分析: 胎儿有民事权利能力。胎儿在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情形下,被视为有民事权利能力,其他情况下没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 ...查看全文

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与遗产继承相关,如果胎儿出生时为活体,则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并可以继承遗产;如果胎儿出生时为死体,则不能继承遗产;如果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遗产由父母继承。...查看全文

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一、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一般是不具有的。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有例外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查看全文

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胎儿在出生前没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涉及遗产继承等利益保护时会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胎儿娩出时为死体则不存在民事权利能力。遗产分割时需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胎儿出生后能否继承遗产,分为活体、死体和活体不久即死亡三种情况,...查看全文

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胎儿没有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但在涉及遗产继承和赠与方面视为有民事权利能力。胎儿娩出时若为死体,则不存在民事权利能力。遗产分割时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如为死体则按法定继承办理。胎儿出生后是否能继承遗产分三种情况,活体婴儿可独立成为民...查看全文

胎儿何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在出生前不存在,但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情况下,胎儿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这包括遗产继承和接受赠与等情况。胎儿作为法定继承人可继承遗产,也可以接受赠与财产。然而,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查看全文

胎儿是否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胎儿在出生前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但并非独立的自然人,无法根据一般规定得到保护。根据法律分析,胎儿自怀孕起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可以行使继承权等建议,但如果胎儿在出生时已经死亡,则在怀孕期间失去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查看全文

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还是民事行为能力

胎儿在民事法律中的地位及遗产继承:胎儿无民事权利能力,但涉及遗产继承等利益保护时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胎儿出生时为活体可继承遗产,出生时为死体则不能继承,而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胎儿出生后即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其保留的遗产成...查看全文

死者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典规定死人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一旦自然人死亡,其生前的一切民事权利能力便消灭。民事权利能力的法律特征是法律赋予的可能性;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等。一、民法典规定死人是否有民事权利能力...查看全文

胎儿是否具备民事权利能力?

胎儿民事权利与行为能力:胎儿一般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涉及遗产继承等利益保护时视为具有。胎儿要求预留份额,胎儿娩出时为死体则没有权利能力。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18岁以劳动收入为主的也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8岁以上...查看全文

胎儿是否具备民事权利能力?

胎儿无民事权利能力,但在遗产继承或接受赠与等相关事项中,胎儿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若胎儿已死,则不存在民事权利能力。遗产分割时应保留胎儿继承份额,若胎儿已死,则按法定继承方式处理。胎儿出生后,若是活体则成为独立民事主体,遗产为婴...查看全文

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还是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分析:由于初生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因而在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时候,应当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如果胎儿出生时为死体,无论是侵权行为致死,还是其他原因所致,胎儿都不能产生损害赔偿请求权...查看全文

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还是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分析:由于初生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因而在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时候,应当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如果胎儿出生时为死体,无论是侵权行为致死,还是其他原因所致,胎儿都不能产生损害赔偿请求权...查看全文

什么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法律解析: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本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又有必要在一定情形下对胎儿的利益进行保护,因此,法律作出了特别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六条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查看全文

什么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法律解析: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本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又有必要在一定情形下对胎儿的利益进行保护,因此,法律作出了特别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六条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查看全文

"胎儿没有权利能力,不能作为民事主体"

一、民法典未出生的胎儿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典未出生的胎儿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查看全文

民法典解读第16条: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吗?胎儿利益保护必学!

      上一讲我们学习的是自然人出生时间和死亡事件的判断标准,优先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时候才以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查看全文

胎儿有没有民事权利

未出生的胎儿是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的。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查看全文

胎儿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吗

法律视胎儿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其权利和利益受法律保护,但仅涉及胎儿利益保护时适用,不使胎儿承担民事义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