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高利贷的利息计算方式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了高利贷的利息限制,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是信用的基本形式。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四倍。超出限制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出借人也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以谋取高利。
一、民法典高利贷利息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规定,对于高利贷而言只要其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二、什么是高利贷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延伸阅读
结语:高利贷利息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高利贷的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此限度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出借人也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以谋取高利。法律旨在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借贷市场的正常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15修正):第十二章基金行业协会第一百一十一条基金行业协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教育和组织会员遵守有关证券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
(三)制定和实施行业自律规则,监督、检查会员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对违反自律规则和协会章程的,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四)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考试、资质管理和业务培训;
(五)提供会员服务,组织行业交流,推动行业创新,开展行业宣传和投资人教育活动;
(六)对会员之间、会员与客户之间发生的基金业务纠纷进行调解;
(七)依法办理非公开募集基金的登记、备案;
(八)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业务第二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业务第二十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代理国务院财政部门向各金融机构组织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高利贷的利息计算方式

高利贷的利息计算方法是复利法,利率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以6%月利率为例,一年本利和可达到8.88倍,这解释了为何许多人因借高利贷而走向破产。...查看全文

计算高利贷利息的方法

高利贷是指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借贷形式。高利贷利滚利,每月利息计入本金,本金越积越多。以一个例子说明,借款10万,月息6%,约定借期12个月,一年后总共要还20.1万多元,年息为银行年息的33.5倍,是法...查看全文

法律认可高利贷利息计算方法

合同中约定的利息不得超过借贷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法院将支持其请求。然而,超过法律规定的利息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查看全文

民间高利贷利息的计算方法

民间高利贷利息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四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属于高利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除非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合同成立时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否则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支付合同约定的利息。...查看全文

高利贷利息的计算?

律师分析: 民间借贷的利率是有限制的,不能超过年利率24%的标准,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借款人已经支付的利息,最高可以按年利率36%的标准计算利息,如果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无效,借款人可以就超过部分的利息要求借款人返还...查看全文

高利贷利息的计算

法律分析: 通常,高利贷的计算方法都是利滚利,计算的公式是:复利终值=本金×(1+利率)^利率获取时间的整数倍(次方)。对高利贷利息的基本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对于高利贷而言只要其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就...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多少利息算高利贷

第一、还钱时多还钱数是所借钱数的比率的多少时就是高利贷根据我国相关的一些法律中已经表明,我们平时借钱的利息是由这件事的双方当事人在借钱时当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所决定下来的,但是这个双方所决定的数值是要低于(也可等于)我...查看全文

高利贷利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高利贷利息的计算方法如下:1、民间借货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2、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3、民间借款时约定利息...查看全文

高利贷利息的计算公式与技巧

高利贷利息怎么算?高利贷的利率超过国家法定贷款利率的4倍,即年利率高于24%。在实际民间借贷中,月利高于2分的情况较常见。高利贷利息计算采用复利法,即利滚利。举例来说,如果借款15000元,约定月利率为6%,一年需要还款30182...查看全文

贷款利息计算方式

利息计算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第二,利率的换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查看全文

高利贷利率的计算方法

该通知规定了高利贷的标准利息和认定高利贷的条件,同时强调了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违反此规定的行为是违法的,公安机关有权立案侦查,并取缔此类借贷活动。对于触犯刑事法律的高利贷行为,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公告,...查看全文

计算利息的法律规定

计算利息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法律的有关规定》。利息可以是自然人之间因借款而约定的利息也可以是根据国家规定而约定的利息。个人约定的利息虽有不同但不能违背利息计算的基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查看全文

如何计算高利贷的利息?

高利贷的利息如何算,怎么处理高利贷问题。高利贷利息按约定利率计算,借款人借得越多利息越高。处理高利贷需遵守法律规定约定借贷利息,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纠纷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借款人可起诉要求归还借款,出借人不能恐吓威胁。高...查看全文

计算高利贷利息的指南

高利贷利息算法:高利贷指利息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的借贷。举例说明,借15000元,约定利息为6%,相当于月利率6%,一年本利和为30182.947元。高利贷利息远高于银行贷款,借越多利息越高,导致倾家荡产。...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高利贷利息标准

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约定无效,超出部分的利息可不支付。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时,借款人应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利率计算公式

利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4倍的,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利贷。这里的银行贷款利率,不含浮动利率的,即指贷款基准利率。 目前最新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4倍年利率则为24%,也就是年利率高于24%的借款则可称之为高利贷。24%年利率换算为月...查看全文

高利贷利息如何计算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高利贷属于一种民间借贷行为。高利贷是指超出法律规定利息的行为。高利贷的利息是不受法院保护的,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百分之二十四的利息会受保护。如果利率超出了百分之三十六的话,那么就不会再受到法律的保护。此外如果私...查看全文

高利贷利息如何计算?

高利贷是指利率高于法定最高利率的贷款,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高利贷利息通常按复利计算,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借款人往往无法偿还高利贷,导致财产损失。高利贷利息的计算取决于央行贷款利...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计算高利贷利息?

年利率超出24%的就是高利贷,超出的不受法律的保护。民间借贷利息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前段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查看全文

网贷逾期的利息计算方法及法律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通知和民法典规定,网贷逾期利息是合法的,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利率上浮30%-50%收取。逾期贷款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借款人未按期归还借款应支付逾期利息。...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任印明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行政诉讼、行政诉讼

已服务13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