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伤十级待遇

律师回答

工伤十级会赔多少钱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

2、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

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十级伤残解除劳动关系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具体标准参照各省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具体规定。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第一、二、三、六项以及第七项中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第四、五项以及第七项中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支付以上全部七项工伤保险待遇。

三、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十级伤残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年再乘百分之十。

四、医疗费

医疗费实报实销,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

1、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五、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

1、住院伙食补助费=地方规定标准(元)×住院天数;

2、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可以要求支付交通费、食宿费;交通费根据地方标准规定;

食宿费=地方规定标准(元)×人数×天。

3、《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六、辅助器具费用

1、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2、辅助器具费用参照地方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项目及费用限额标准;

3、《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

七、停工留薪期工资

1、停工留薪期内工资=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

2、停工留薪期时间长短的确定,参看地方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或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其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3、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4、法律依据2011《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八、停工留薪期护理费

1、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护理费标准参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或各省、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工伤事故又称劳动事故,有广义、狭义之分。在狭义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工伤保险的业务指南中指出“工伤事故应该是指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所有用人单位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其本质特征是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广义的工伤事故还包括罹患职业病。

九、工伤与公伤

1.工伤含义参见上面的叙述。

2.公伤,相对于非因公负伤而言,是因公负伤的简称。之前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因工作原因负伤致残通常采用该术语,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已经适用于普通事业单位职工,公伤只存在于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人员,对于与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形成劳动关系的其他工作人员仍然适用工伤。

3.工伤与公伤的区别:

主体及相互间关系不同。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中,也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公伤发生在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之间,这种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带有行政属性。

确定待遇的依据不同。工伤待遇由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行政法规确定。公伤待遇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能否参加工伤保险待遇不同。工伤可参加工伤保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公伤不可参加工伤保险,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是享受相关的公伤待遇。

待遇支付主体不同。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比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公伤待遇由所在单位支付。

争议解决途径不同。因工伤待遇发生纠纷,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适用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解决。对单位公伤待遇有异议的,只能先通过人事争议仲裁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十、工伤责任

1.雇主无责任阶段 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密在“风险分担”理论中提出的观点。上述理论被称为“危险自负说”。

十一、工伤赔偿(雇主无责任阶段)

2.雇主过失责任阶段 19世纪下半叶,劳动者抗争取得了一定胜利,工伤责任雇主承担“过失赔偿”原则。

3.雇主无过失责任阶段 19世纪末期,劳工斗争和社会进步,英、德等国家确认了“职业危险原则”。由此,工伤责任进入到雇主“无过失责任”阶段。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事业单位十级工资待遇

事业单位十级工资待遇是一年加上固定工资、五险一金等大约为一年70000左右,具体的算法按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算。每升一个级别就会高出50多元钱。 事业单位工资等级管理岗位(岗位工资):一级2750,二级213...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伤四级伤残待遇

四级工伤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伤待遇

一、工伤事故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事故应该是指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所有用人单位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其本质特征是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除此之外,广义的工伤事故还包括罹患职业病...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伤待遇?

律师分析: 事业单位工伤待遇是参照普通工伤待遇的。即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法律...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等。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根据当地的国家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的标准进行确定。...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

法律解析: 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等。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根据当地的国家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的标准进行确定。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

律师分析: 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等。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根据当地的国家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的标准进行确定。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八级职员工资待遇?

律师解答: 事业单位八级职员是指在事业单位中职务层次处于较高级别的员工,通常是单位领导团队或者专业技术骨干。他们的工资待遇在相应的职位等级中相对较高,一般比七级职员高20%-30%左右,具体的薪酬水平还需要考虑所在城市、工作年限、...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八级职员工资待遇

律师分析: 事业单位八级职员是指在事业单位中职务层次处于较高级别的员工,通常是单位领导团队或者专业技术骨干。他们的工资待遇在相应的职位等级中相对较高,一般比七级职员高20%-30%左右,具体的薪酬水平还需要考虑所在城市、工作年限、...查看全文

十级的工伤待遇

法律分析:   工伤的赔偿金是根据你的工资来决定的,十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查看全文

十级工伤伤残待遇

法律分析:十级工伤伤残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其他。...查看全文

机关事业单位工伤待遇文件?

律师分析: 目前国家机关和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参保缴费等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管理岗8级待遇

事业编8级工资一般指的是事业单位担任四级岗位人员的工资,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每月起薪为2200元,管理人员每月起薪为3982元。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查看全文

三级工伤在单位上班的待遇待遇如何?

工伤待遇根据伤残等级不同,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金额逐级递减。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同时,伤残津贴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时,工伤保险基金会补足差额。一至四级伤残的职工需缴纳基本医疗保...查看全文

事业编级别十三级待遇

事业编级别一共有十三个不同的等级,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不同等级享受的待遇是不一样的。那么事业编级别十三级待遇都有哪些规定?事业单位工资结构都包括哪些呢?...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工伤的待遇是怎样的?

目前国家机关和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参保缴费等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八级职员薪资待遇?

法律解析: 事业单位八级职员是指在事业单位中职务层次处于较高级别的员工,通常是单位领导团队或者专业技术骨干。他们的工资待遇在相应的职位等级中相对较高,一般比七级职员高20%-30%左右,具体的薪酬水平还需要考虑所在城市、工作年限、...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病退工资待遇?

律师分析: 事业单位病退工资待遇:如果年龄未满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名额还在单位(当事人还属于单位员工)按国家规定发放: (1)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20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75%发给, (2)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的按...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产假工资待遇

事业编制产假工资规定需要按照员工的昂岗位工资进行计算,事业单位职工是以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产假工资是全额工资,并非是基本工资。      事业编...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职工遗孀待遇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人员死亡遗属补助标准 法律依据: 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执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暂行规定〉的通知》(民发[1980]5号、财事[1980]34号)等规定执行: (1)国家机关、事业...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彬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法律顾问、法律顾问

已服务18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