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后保证人如何规避风险?

律师回答
摘要:借款合同无效后保证人免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保证人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务保证的人有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撤消担保人的责任,若债权人未行使担保物权导致担保物价值减少或灭失,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减轻或免除保证责任。
一、借款合同无效后保证人能否免责
1、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所以借款合同无效的,保证人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二条【保证合同的从属性及保证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债务保证的人都有什么责任
1、一般保证责任。
其所付的责任是,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担保人要为其承担该责任,即清偿到期债务。
2、连带保证责任。
其所付的责任是,当债务以到清偿期,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偿还债务。
当保证为一般保证时,保证人有先诉抗辩权,即保证人在债权人未就债务人的财产申请强制执行或执行担保物权未果前,拒绝债权人的请求偿还的权利。连带保证人没有这种权利。
撤消担保人的责任: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在主合同履行届满后怠于行使担保物权,致使担保物的价值减少或者毁损、灭失的,视为债权人放弃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减轻或者免除保证责任。
延伸阅读
保证人的责任是否可减轻:借款合同无效时的免责权益
在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保证人的责任是否可减轻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借款合同被判定无效时,保证人可能会寻求免除责任的权益。然而,是否能够成功减轻责任取决于具体的法律条款和案例判例。一般情况下,保证人需要证明自己在签署合同时没有明显过失或虚假行为,并且借款人或借款机构的无效行为与其无关。此外,保证人还需要证明其免责请求是合理且符合公平原则的。因此,保证人在借款合同无效时可能享有一定的免责权益,但具体的结果仍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来决定。
结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借款合同无效时,保证人可能会免除保证责任。然而,保证人能否成功减轻责任取决于具体的法律条款和案例判例。保证人需要证明自己在签署合同时没有过失或虚假行为,并且与借款人或借款机构的无效行为无关。此外,保证人还需证明其免责请求合理且符合公平原则。因此,保证人在借款合同无效时可能享有一定的免责权益,具体结果需根据法律规定和案情来决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二节 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买家如何规避无证房风险

签约前,买方应作些调查:首先到房屋实地考察,了解房屋的居住情况、相邻关系、物业维修资金和物业收费等情况。其次,买方应至交易中心查询该房屋的产权情况,有无抵押、租赁或被查封等。再次,到房屋所在派出所查明该房屋内户口情况。最后,如需贷...查看全文

买家如何规避无证房风险

法律分析:签约前,买方应作些调查:首先到房屋实地考察,了解房屋的居住情况、相邻关系、物业维修资金和物业收费等情况。其次,买方应至交易中心查询该房屋的产权情况,有无抵押、租赁或被查封等。再次,到房屋所在派出所查明该房屋内户口...查看全文

买家如何规避无证房风险

法律解析: 签约前,买方应作些调查:首先到房屋实地考察,了解房屋的居住情况、相邻关系、物业维修资金和物业收费等情况。其次,买方应至交易中心查询该房屋的产权情况,有无抵押、租赁或被查封等。再次,到房屋所在派出所查明该房屋内户口情况。...查看全文

买家如何规避无证房风险?

律师分析: 签约前,买方应作些调查:首先到房屋实地考察,了解房屋的居住情况、相邻关系、物业维修资金和物业收费等情况。其次,买方应至交易中心查询该房屋的产权情况,有无抵押、租赁或被查封等。再次,到房屋所在派出所查明该房屋内户口情况。...查看全文

购销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购销合同规避风险的方式有三点:1.审查相对方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了解其真实情况;2.合同内容合法且保护自身权益,避免不利条款;3.采用书面合同,由双方签字或盖章,并审核其有效性。最好盖企业法人章或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的签...查看全文

购销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购销合同规避风险的方式分别有:签订购销合同前进行调研和了解;购销合同双方对购销合同的相关事项协商一致;购销合同双方签订十分详细的合同内容,写明违约责任和纠纷解决方式;法律其他规定等。 购销合同欠款纠纷有哪些证据,如何规避风险 购销...查看全文

购销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法律分析:购销合同规避风险的方式分别有:签订购销合同前进行调研和了解;购销合同双方对购销合同的相关事项协商一致;购销合同双方签订十分详细的合同内容,写明违约责任和纠纷解决方式;法律其他规定等。法律依据:《民...查看全文

购销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购销合同规避风险的方式有:签订前进行调研和了解;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详细合同,明确违约责任和纠纷解决方式;遵循法律规定等。...查看全文

如何规避运输合同风险?

律师分析: 交通运输合同风险之所以防范和规避起来比较难,一方面是由于不同运输方式决定的合同关系中具有丰富多彩的形态,使得立法和理论解释等方面存在许多分歧;另一方面是因为运输合同通常以格式合同的形式出现,当事人的意志不能充分表达,而...查看全文

如何规避合同诈骗的风险

法律分析: 规避合同诈骗的风险应在签订合同前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合同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查看全文

如何规避合同诈骗的风险

法律分析: 规避合同诈骗的风险的方法: 1、签订合同前应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 2、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合同内容; 3、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雇佣合同,雇主如何规避风险?

法律分析:第一,要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必须树立“劳动合同先行”的观念,养成先签订劳动合同后用工的习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最迟在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查看全文

签订购房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律师分析: 1.注意产权办理约定;2.购房者在签合同时一定要详细地把质量要求写进合同;3.注明买方在合同生效的几天之内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如果不能通过的话,买方可以取消合同,全数取回定金;4.约定好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签订购房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本文介绍了赠送面积和公摊面积以及层高、年限和承诺缩水等导致面积缩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办法。文章提醒购房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咨询专业人士,并在合同中注明相关条款以防止开发商的违约行为。...查看全文

施工承揽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法律分析:为避免施工承揽合同的风险,双方最好是根据具体的承揽事项,将可能想到的双方的义务明确地规定到合同条款中,变成明确的约定义务,并约定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查看全文

如何规避法人代表风险?

律师分析: 1、在公司章程中对法定代表人职务权力尽可能予以约束;2、既然担任了该职务,就不要完全放手不管、闭眼签字,而是至少要在签字、表决之前,考虑清楚是否有违法(包括不作为)的情形,如有则投反对票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代理法人如何规避风险?

律师分析: 对于被邀请担任他人公司挂名法人代表的朋友,应该先对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有一个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然后再做出决定。如果发现该公司存在非法经营、偷税漏税等不正常情况,应当果断拒绝担任挂名法人代表,已经担任的应立即要求公司予以变...查看全文

挂名法人如何规避风险

挂名法人如何规避风险 1、对于被邀请担任他人公司挂名法人代表的朋友,应该先对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有一个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然后再做出决定。如果发现该公司存在非法经营、偷税漏税等不正常情况,应当果断拒绝担任挂名法人代表,已经担任的应立即...查看全文

公司法人如何规避风险

如何规避公司法人责任风险?约束法定代表人权力,委任高级管理人员;在签字前考虑违法情况并投反对票;规定辞职权利以避免违法行为;保管好法定代表人印章。法定代表人风险包括民事责任、滥用职权所得归公司、可能承担行政和刑事责任,尤其在双罚制...查看全文

挂名法人如何规避风险

律师分析:1、对于被邀请担任他人公司挂名法人代表的朋友,应该先对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有一个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然后再做出决定。如果发现该公司存在非法经营、偷税漏税等不正常情况,应当果断拒绝担任挂名法人代表,已经担任的应立即要求...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