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后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如何计算

律师回答
摘要: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由公安机关执行,并可根据悔改、立功等表现进行相应缩短。具体情况包括:被判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减少至3-10年;被判管制的被减刑后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与减刑后的管制期限相等;被判有期徒刑减刑后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最少不得少于一年。剥夺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职务担任权等。
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是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主刑的,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由公安机关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
对于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相应缩短。具体来说,有三种情形:
一、被判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被减为有期徒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相应减少至3-10年;
二、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按刑法规定,原判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与主刑相等,并同时执行,因此,被判管制的被减刑后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相应缩短,也应与减刑后的管制期限相等,否则,不能同时执行;
三、被判有期徒刑减刑后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当相应缩短,具体缩短多少,应视具体情况而确定,最少缩短后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相关法律知识:
第五十四条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由公安机关执行,并且刑期应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计算。对于悔改、立功或重大立功的犯罪分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相应缩短。具体而言,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减少至3-10年;管制刑减刑后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与减刑后的管制期限相等;有期徒刑减刑后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一年。剥夺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担任职务等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三节 戒具和武器的使用 第四十六条 人民警察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执勤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非使用武器不能制止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一)罪犯聚众骚乱、暴乱的;
(二)罪犯脱逃或者拒捕的;
(三)罪犯持有凶器或者其他危险物,正在行凶或者破坏,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
(四)劫夺罪犯的;
(五)罪犯抢夺武器的。
使用武器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第二章 职权 第十条 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减刑后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对于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相应缩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查看全文

减刑如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解析: 对于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相应缩短。具体来说,有三种情形: 1、被判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按刑法规定,...查看全文

减刑如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律师分析: 对于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相应缩短。具体来说,有三种情形: 1、被判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按刑法规定,...查看全文

减刑如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分析:对于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相应缩短。具体来说,有三种情形:1、被判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查看全文

减刑如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呢?

减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具体如下:1、因悔改、立功或者重大立功的罪犯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当相应缩短;2、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原判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等于主刑,同时执行。因此,减刑后被判处管制...查看全文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

法律分析:除我国刑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五条 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

法律分析: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除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以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刑法》 第五十五条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查看全文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何时开始计算?

被判处刑期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人,在刑期执行期间将同时被剥夺政治权利;而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人,在执行期间仍然保留政治权利。对于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犯罪人,剥夺政治权利将从执行开始生...查看全文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刑期应该怎么算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计算。法律明确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同时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因此,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是从执行完毕之日起开始...查看全文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刑期怎么算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计算。法律明确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同时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因此,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是从执行完毕之日起开始...查看全文

刑期如何计算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起算与执行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规定,包括与管制同时起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并且在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仅适用于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人,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查看全文

如何计算剥夺政治权利刑期

法律分析:剥夺政治权利期限的计算方式:_x000D_ 1、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_x000D_ 2、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与管制的时间相同,同时执...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刑期是如何计算的

法律分析: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计算为:_x000D_ 1、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起算,同时执行。_x000D_ 2、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后的减刑

对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根据犯罪分子的悔改、立功表现,应相应缩短。具体情况包括: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应减少至3-10年;管制刑期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相等;有期徒刑减刑后,剥夺政治权利应缩短,最少不...查看全文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是多久?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计算。法律明确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同时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因此,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是从执行完毕之日起开始...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刑期该如何计算

根据刑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计算如下4种情况:1、剥夺政治权利的,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执行刑期;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等于管制的期限,同时计算执行。管制期满解除管...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解析: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是指在上述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管理以及其他工作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是指在上述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管理以及其他工作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的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是如何标准的?

律师解答: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是指在上述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管理以及其他工作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