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单身母亲是否仍能放弃抚养权?

律师回答
摘要:未婚生子女一方放弃抚养权有效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婚生子女一方可以自愿放弃抚养权,但男方也放弃抚养权的情况下,需由法院裁判。父母双方可以协商决定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但放弃抚养权的承诺书无效。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法院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
一、未婚生子女一方放弃抚养权有效吗
1、未婚生子女一方放弃抚养权是有效的。但男方也放弃抚养权的情况下,不予准许。需由法院依法裁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父母双方可以协商决定,一方可以自愿放弃抚养权。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抚养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二条,父母双方可以协议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并由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是,直接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一方放弃抚养权承诺书有效吗
一方放弃抚养权的承诺书是无效的,原因在于抚养权对孩子的抚养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因此,抚养权既不能被剥夺,也不能主动放弃。但是双方可以通过协议方式约定抚养权归一方所有,约定抚养权的条款具有法律效力。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二条,未婚生子女一方放弃抚养权是有效的,但男方也放弃抚养权的情况下,需由法院依法裁判。抚养权对于孩子的抚养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能被剥夺也不能主动放弃。然而,双方可以通过协议方式约定抚养权归一方所有,约定的条款具有法律效力。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二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父母抚养权放弃后是否仍需赡养父母?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与放弃继承权无关。根据《民法典》规定,子女有义务给付生活费和照料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继承权是一项权利,可以放弃,但不得以不履行赡养义务为条件。赡养和继承并不具有对等性和...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后能否放弃子女抚养权

离婚后一方可以放弃孩子的抚养权,需要给另一方孩子的抚养费,但是监护权不得放弃。夫妻离婚后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能否在母亲放弃抚养权后要回抚养权?

母亲放弃抚养权后,可以通过协商或依法诉讼要回来。法律条例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变更子女抚养权,如母亲患病、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子女或子女希望与另一方生活等。诉讼时需要举证证明自身更适合孩子成长。法律旨在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孩子的利益为...查看全文

母亲是否有权放弃抚养权?

放弃子女抚养权的声明无效,父母有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父母仍需履行抚养、教育、保护义务。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抚养问题由法院判决或尊重子女意愿。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支付部分或全部抚养费,...查看全文

母亲离婚后仍有抚养权

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时,以孩子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双方的抚养条件和能力,尤其对于在哺乳期或两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会判给女方抚养,但若女方不适合抚养孩子,如吸毒、赌博等情况,法院也可能将孩子判给另一方。...查看全文

母亲是否能放弃赡养权

依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被赡养权是属于一项法定的权利,所以父母放弃赡养权的行为是无效的,出现赡养纠纷时,父母还可以要求赡养费用。一、子女抚养父母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子女抚养父母的法律规定有:...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后,双方能否都放弃抚养权?

离婚后,双方可以选择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但需要支付另一方孩子的抚养费用。然而,监护权不能放弃。夫妻离婚后仍需承担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如果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支付部分或全部抚养费用。关于支付抚养费的数额和期限,双方可以协商。如果协...查看全文

孩子离婚后,父母是否可以放弃抚养权?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由夫妻双方协议,若协议不成,法院将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判决。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可按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给付;无固定收入或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可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查看全文

离婚后,父母是否可以自愿放弃抚养权?

离婚后放弃抚养权并不意味着放弃抚养义务,仍需支付抚养费。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需支付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费用及期限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决定。子女有权在必要时向父母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数额的合理要求。...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后,父亲能否更改抚养权?

离婚后,另一方可请求变更子女的抚养权,包括: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以及其他正当理由。...查看全文

母亲放弃抚养权后可否要回?

在争取子女抚养权方面,可以通过协商或依法诉讼来解决。在诉讼中,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适合抚养孩子,因为抚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一般情况下,母亲可以抚养两岁以下的孩子,但在孩子满两岁后,除非特殊情况,如母亲不适合抚养孩子,否则不能...查看全文

养父母放弃抚养权后是否能要回孩子?

放弃抚养权是否能够重新要回孩子,取决于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否更有利。离婚不会消除双方争取抚养权的权利。如果一方有严重疾病、吸毒、赌博、虐待儿童等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情况,另一方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并获得支持。...查看全文

父母是否可以放弃抚养权?

父母离婚不影响抚养权,私自放弃孩子抚养权是违法行为。离婚夫妻可约定一方抚养孩子,但另一方仍享有探望权和抚养费责任。如抚养权纠纷,可向法院求助,不可私自放弃孩子抚养权。...查看全文

父母放弃抚养权,他人能否收养?

年满三十周岁、无子女或仅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能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未患有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方可收养子女。...查看全文

亲生父母放弃抚养权可能带来的后果

父母放弃抚养权只意味着不能与子女共同生活,但仍需支付抚养费。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血缘关系下的父母子女关系无法解除,而非血亲关系可以依法解除。...查看全文

放弃抚养权有什么后果亲生父母

放弃抚养权,只是不能与子女共同生活,但是对子女应该支付抚养费。父母对子女仍应负抚养教育义务,子女对父母仍应负赡养扶助义务。但是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可以依法解除,然而具有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父母子女关系,是无法解...查看全文

离婚后,父母放弃抚养权如何解决?

根据我国法律,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非婚生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也得到了明确规定。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则应负担子女的抚养费。...查看全文

离婚后孩子归父亲抚养,母亲是否仍是监护人?

父母离婚后,未抚养子女的一方仍然是子女的监护人。人民法院可以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情况包括:性侵害、虐待未成年人;将未成年人置于危险状态;长期不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流离失所;有恶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胁迫、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查看全文

父母是否有权放弃抚养孩子?

父母不能放弃孩子的抚养权,未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需支付抚养费。离婚时需约定孩子抚养权才能离婚。离婚协议应包括自愿离婚意愿和对子女抚养、财产等事项的一致意见。放弃抚养权声明书模板应包括双方基本信息、抚养权归属、探视时间和费用等。...查看全文

离婚后放弃抚养权,孩子会赡养母亲吗?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根据父母的能力和利于孩子成长等综合考虑,一方抚养或支付抚养费。根据《民法典》1084条,离婚后子女仍属于父母双方,不因离婚而消除关系。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满两周岁的由法院判决最有利于子女的方式。已满八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