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事故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保险的四个小知识: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补偿。2.上下班途中发生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3.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及时救治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4.工伤认定申请应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否则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关于工伤保险的四个小知识
1.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
工伤是指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或是患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供养亲属(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这种补偿包括医疗、康复所需,也包括生活保障所需。
2.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吗?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称的在道路上发生的车辆交通事故。非本人主要责任有三种情形,一是同等责任,二是次要责任,三是无责任。发生事故后必须经过交管部门作出“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认定,这样才可以认定为工伤,如果经交管部门认定本人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3.发生工伤后应该怎么报案?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应先积极救治,并在3日内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方式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如因突发疾病死亡的,应在死亡后48小时内备案。
职工发生其他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并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在认定为工伤后3日内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工伤登记。
用人单位经办人可从郑州下载《工伤事故备案表》,按规定自行填写后加盖单位公章传真或送交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报案结束后,单位经办人需持《工伤事故备案表》原件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领取传真件或复印件,视伤情到协议医疗机构就诊。
4.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初次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初次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在30日内,向工伤认定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郑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初次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等有关费用,全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经办机构不予支付。
延伸阅读
结语: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必要物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对于上下班途中发生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积极救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是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初次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逾期未申请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三条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可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申请需在事故发生后3个工作日内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在30日内向工伤认定部门提出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提出申请,受伤职工或其...查看全文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

法律分析: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需要依法申请工伤认定。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查看全文

上班下班途中工伤认定

法律解析: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其急性化学物中毒。 ...查看全文

上班下班途中工伤认定?

律师分析: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其急性化学物中毒。 ...查看全文

上班下班途中工伤认定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其急性化学物中毒。...查看全文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

律师分析: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其急性化学物中毒。 ...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摔伤

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需满足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条件,根据最高法规定,包括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或亲属居住地的路线,以及日常工作生活所需活动的路线。行人自己摔倒不能构成工伤,被车撞到可认定为工伤,而助力车与行人撞击需根据责任判断。对于上...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中的上班途中交通事故

员工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若非责任方,属于工伤;否则不算工伤。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外部因素直接引起的突发意外损伤,如职业事故导致的伤亡及急性化学物中毒。...查看全文

上下班途中出事故是否认定工伤

法律分析: 上下班途中出事故可认定为工伤,理由如下: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2、“上下班途中”作为认定...查看全文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为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查看全文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为

法律解析: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查看全文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为?

律师分析: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查看全文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为

法律分析: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对"上下班途中"的认定至少应当考虑以下三个要素:1、目的要素,即以上下班为目的;2、时间要素,即上下班时间是否合理;3、空间要素,即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的路线是否合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对"上下班途中"的认定至少应当考虑以下三个要素:1、目的要素,即以上下班为目的;2、时间要素,即上下班时间是否合理;3、空间要素,即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的路线是否合理。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对"上下班途中"的认定至少应当考虑以下三个要素:1、目的要素,即以上下班为目的;2、时间要素,即上下班时间是否合理;3、空间要素,即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的路线是否合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工伤中的上下班途中

法律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查看全文

工伤中的上下班途中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工伤的“上下班途中”认定: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查看全文

工伤中的上下班途中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意外

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事故,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自己不小心摔伤不算工伤。恶劣天气不属于不可抗力,单位规章制度决定是否处罚迟到。根据《工伤保险条例》,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