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是否受理欠薪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如果您未收到工资,可拨打110报警,但请注意,劳动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您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公司拖欠工资,您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投诉处理优点是,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压力下可能会及时支付工资,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一、关于欠薪问题,您可以向哪个部门反映?
如果您没有收到工资,您可以拨打110报警,但请注意,劳动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您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向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公司无故拖欠工资的维权方法:
(一)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3、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4、投诉的解决的优点是:
一旦用人单位是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
(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延伸阅读
结语:欠薪问题,可以拨打110报警,也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公司无故拖欠工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投诉的解决优点是,一旦用人单位是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七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欠薪派出所受理吗

法律分析:一、欠薪派出所受理吗不发工资可以打110,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的劳动争议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劳动者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公司无故拖欠工资的维...查看全文

恶意欠薪派出所受理吗

法律解析: 可以。 1、恶意欠薪正式列罪,可以直接向警方报案。 2、针对“恶意欠薪”行为,《刑法修正案(八)》作出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查看全文

恶意欠薪派出所受理嘛?

律师解答: 可以。 1、恶意欠薪正式列罪,可以直接向警方报案。 2、针对“恶意欠薪”行为,《刑法修正案(八)》作出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查看全文

恶意欠薪派出所受理吗?

律师分析: 可以。 1、恶意欠薪正式列罪,可以直接向警方报案。 2、针对“恶意欠薪”行为,《刑法修正案(八)》作出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查看全文

恶意欠薪派出所受理吗?

法律解析: 可以。 1、恶意欠薪正式列罪,可以直接向警方报案。 2、针对“恶意欠薪”行为,《刑法修正案(八)》作出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查看全文

派出所是否会立案处理欠债不还问题?

如何解决欠钱不还的问题:1)诉前财产保全,查封对方财产;2)起诉并进行庭审和判决;3)执行判决,申请强制执行;4)如对方不执行,可由法警拘留对方;5)调解双方退一步解决问题。...查看全文

派出所是否受理?

公安机关应当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控告、举报,并移交给主管机关处理。被害人也有权利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控告侵犯其权益的犯罪行为。犯罪人自首时,也适用相应规定。...查看全文

派出所是否负责管理房租问题?

公安机关不干涉租房纠纷,只协调双方;房屋租赁违约可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承租人不支付租金可请求法院强制缴纳;违约行为可解除合同、支付违约金;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收回房屋并要求赔偿。...查看全文

骂人派出所是否受理

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情节轻微的可先协调解决,协调不成的将处以拘留和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威胁他人安全、诽谤他人等行为将受到处罚,处罚程度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查看全文

派出所能否解决欠钱不还的问题?

欠钱不还属于经济纠纷案,不归公安部门管辖,派出所不会管这个事情。如果报警了也没有用。你要搜集和保留真实的证据,比如欠款欠条、还款协议、借款合同、短信微信交流的证据、银行转账回单等,经多次催讨无效的话,要在法定诉讼时效两年内向法院起...查看全文

欠钱多少派出所受理

欠债不还是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所以无论欠钱多少公安机关都不会立案的,如果向法院起诉的,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会立案。【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查看全文

派出所是否受理遗弃罪?

遗弃罪是刑事犯罪,且不是刑事自诉案件,是否立案侦查,由公安机关决定,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遗弃罪一般情况下属于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管辖。遗弃罪原则上是公诉案件,只有在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时候,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问题,派出所管不管?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协商是最佳方式,调解可由相关机构进行,仲裁需依据合同条款或协议,诉讼适用于无仲裁条款或协议的情况。...查看全文

受害人不去派出所处理,问题如何解决?

受害人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民事纠纷及自诉案件,公诉案件需由检察院提起。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公安、检察院或法院报案或举报犯罪事实。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犯罪人自首的情况适用相应规定。...查看全文

能否向派出所报警解决拖欠房租问题?

本文讲述了如果因拖欠房租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可以立即报警。但一般情况下,拖欠房租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诉讼解决。如果租客逾期不支付租金,出租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承租人支付租金。同时,文章也提...查看全文

派出所是否受理协议诈骗?

法律解析: 受理。合同诈骗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一般都需要去公安局的经侦大队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到相关报警、举报,认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对符合立案条件而不立案侦查的,受害人可以向当地检察...查看全文

派出所是否受理协议诈骗?

律师解答: 受理。合同诈骗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一般都需要去公安局的经侦大队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到相关报警、举报,认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对符合立案条件而不立案侦查的,受害人可以向当地检察...查看全文

请问派出所受理遗弃罪吗

派出所受理遗弃罪吗 遗弃罪是刑事犯罪,且不是刑事自诉案件,是否立案侦查,由公安机关决定,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遗弃罪一般情况下属于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管辖。遗弃罪原则上是公诉案件,只有在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时候,...查看全文

恶意欠薪案件接受派出所调查吗?

《刑法修正案(八)》对“恶意欠薪”行为进行规定,将其列为犯罪行为。根据规定,如果雇主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并经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若造成严重后果...查看全文

投诉派出所不出警问题

如何应对110不出警问题?拨打公安督察或纪检部门电话投诉,接警员将受到相应处分。公安机关既是行政机关,又是司法机关,负责管理社会治安和侦查刑事案件。报警内容符合法定范围但不出警,可向上级机关投诉,如有损失可起诉要求承担责任。110...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