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指标:漏评率低于2%。调查核实的的漏评人口数/抽查村未建档立卡的农村人口数100%。(漏评指符合贫困识别标准但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农村人口)错退率低于2%。抽样错退人口数/抽样脱贫人口数100%。(错退人口是指收入没有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群众认可度高于90%。(指调查户对脱贫攻坚政策、帮扶措施及成效、退出等认可认账)
贫困户识别标准和识别程序是什么
贫困户(人口)识别标准:2017年以后的贫困户识别标准:以人均纯收入低于3300元为基本依据(逐渐淡化收入概念的趋势),重点考虑“两不愁(即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能够自主购买,四季有换季衣服,日常换洗衣服有保障)、三保障(即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情况,整户识别。贫困户(人口)识别程序:现行贫困户识别程序:“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即“农户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推荐→数据比对→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和公示→县﹝市﹞扶贫办复审和公告”。
贫困人口标准
中国新的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到2005年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人。如果按照人均1天消费1美元的国际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
农村贫困生标准
一档:特别困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作为认定特别困难的参考条件:①家住国家级贫困县的山区农村(乡镇),父母双方长期患重病需长期自费治疗或重度残疾,造成劳动力弱或丧失劳动力;②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③父母双下岗(享受低保)未再就业,且父母双方长期患重病需长期自费治疗或重度残疾,造成劳动力弱或丧失劳动力;④认定小组达成共识的其他特困标准;二档:困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作为认定困难的参考条件:①家住国家级贫困县的山区农村(乡镇),父母一方长期患重病需长期自费治疗或重度残疾,造成劳动力弱或丧失劳动力;②父母双下岗(享受低保)未再就业,且父母一方长期患重病需长期自费治疗或重度残疾,造成劳动力弱或丧失劳动力;③无经济来源的单亲家庭子女;④认定小组达成共识的其他困难标准。三档:一般困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作为认定一般困难的参考条件:①部队服役立功受奖且家庭经济困难;②因自然灾害、家庭变故、个人患重病等发生临时经济困难的学生;③认定小组达成共识的其他一般困难标准。
贫困户退出程序是什么
贫困人口脱贫程序:1、评议公示。贫困户脱贫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在村内进行公示。2、审定公告。公示无异议的,由乡镇党委、政府审定并公告。3、备案标注。乡镇党委、政府将脱贫人口名单上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并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统一标注。4、颁发脱贫光荣证。贫困户脱贫后,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脱贫光荣证。
什么是贫困户和困难户
贫困户指生活困难家庭,没有专门政策补助,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贫困的标准不同,目前国际贫困线标准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天1美元收入的标准。困难户是指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或收入微薄难以养家糊口,或没有收入来源,买不起商品房,盖不起自建房,家中更没有什么车、贵重居家物品等,最基本的够成困难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