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拒绝探视,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律师回答
摘要:强制执行探视权对于保障离异后非直接抚养一方与子女团聚,促进家庭和睦,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法院应对教唆、利诱、恐吓导致子女拒绝探视的情况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根据子女的年龄和辨别能力判断真正原因,不能强制执行。同时,法官应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促使子女接受父母另一方的探视。探视权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增加沟通与交流,减轻子女的家庭破碎感,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1、如果孩子是被教唆、利诱、恐吓而表示不愿接受探视的情形
对于子女是受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当事人或家人的教唆、利诱、恐吓而表示不愿接受探视的,人民法院就应当继续执行案件。此时法官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对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可采取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责令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2、子女的年龄和实际辨别能力判断
根据子女的具体年龄和实际辨别能力,正确判断出子女拒绝自己父或母进行探视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依法处理。如果孩子有判断能力,就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不能强制执行。
3、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
法官责令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配合法官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以说服子女同意并接受父母另一方的探视。
综上可知,对探视权的强制执行在法律上已不存在障碍。探视权的意义在于,保证夫妻离异后非直接抚养一方能够定期与子女团聚,有利于弥合家庭破裂给父母子女之间造成的感情伤害,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探视权不仅可以满足父或母对子女的关心、抚养和教育的情感需要,保持和子女的往来,及时充分地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更好地对子女进行抚养教育,而且可以增加子女和非直接抚养方的沟通与交流,减轻子女的家庭破碎感,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投诉/举报
延伸阅读
结语:通过合理的法律手段解决探视权纠纷是保障子女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被教唆、利诱、恐吓而表示不愿接受探视的情形,法院应继续执行案件,并对直接抚养子女一方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同时,根据子女的年龄和实际辨别能力,正确判断原因,并依法处理。法官还应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要求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配合教育,以说服子女接受另一方的探视。探视权的强制执行有助于维护家庭关系、促进子女健康成长。投诉/举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四条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五条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条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孩子拒绝探视,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离婚后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有权探望子女,得到抚养权的需提供帮助并不得限制探望权。探望时间和方式由双方协商,如无一致或一方拒绝,可向法院诉讼。法院将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判决探望权,并强制要求一方协助执行。(100字)...查看全文

孩子拒绝探视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探视权执行中,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若子女受教唆等不愿探视,法院应继续执行案件,对教唆者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必要措施。根据子女年龄和辨别能力,判断真正原因,依法处理。有判断能力的孩子可中止执行,不可强制。法官应做好思想工作,要求直接抚...查看全文

孩子拒绝探视时,家长应如何应对?

孩子拒绝探视的处理方式:当事人可与孩子交流,若不直接抚养方的探望对子女不利,如有不良行为导致恐吓等,可中止探望;若直接抚养方故意阻扰探望,可向法院起诉并申请执行,要求对方配合探视。...查看全文

离婚后对方拒绝探视孩子,如何应对?

本文讲述了离婚后关于孩子探视权的问题。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离婚后,若房子没过户,双方可以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法院不会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查看全文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探视孩子的情况

离婚后对方不让探视孩子,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视权是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法定权利,具有基本人权的性质。...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离婚后被拒绝探视孩子

离婚后不让探视孩子的解决办法及法律依据,以及离婚后不让探视孩子是否可以报警的问题。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探视权或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来解决不让探视孩子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查看全文

探视权被拒绝,如何应对?

离婚后,子女探望问题有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行使探望权的方式和时间,如果协议不成,法院会判决。行使探望权需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法院会依法中止探望权,中止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探望权。同时,离婚后不直接抚...查看全文

女方欲探视孩子,男方拒绝,如何应对?

法院可协助女方行使探望权,对男方进行说服教育,甚至取消其抚养权。法律规定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权,行使方式由当事人协议或法院判决。如果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中止探望权,但满14周岁的孩子拒绝探望应尊重其意愿。对于孩...查看全文

离婚对方拒绝探望孩子,如何应对?

离婚后被限制探望孩子,当事人可通过诉讼要求对方履行探视权。根据离婚判决内容,若有约定确认行使探望权,对方不协助可起诉强制执行。若判决未明确,可另行起诉。...查看全文

离异后前配偶拒绝探视孩子,如何应对?

离婚后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如对方阻止探望,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对方不利于抚养子女,可向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查看全文

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对方拒绝探视,该如何应对?

《民法典》新增的探望权制度旨在保障离婚后间接抚养方对子女的探望权利,减少子女的伤害。法院可强制执行探望权,但前提是子女同意。然而,更好的解决办法是离婚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平衡财产分割、避免仇恨教育等矛盾。解决根本原因才能解决探望子...查看全文

面对调解拒绝,如何应对?

派出所调解治安案件遵循自愿原则,当事人能够不接受调解。根据法律规定,情节较轻的民间纷争可以由公安机关调解处置。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不再处罚,未达成协议或不履行的应依法处罚,且可告知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安机关调解应查明事实、...查看全文

对方拒绝探视权应该怎么做

法律分析:对方拒绝探视的,探视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强制对方执行。离婚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系与人身有紧密联系的权利,应当属于亲属权,是一种身份权利,并不会因双方解除夫妻婚姻关系而消亡。如果探视权人行使探视权不利于子女身心...查看全文

前妻到家里来探视孩子,该如何应对?

离婚后,父母中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拥有探望权,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是指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享有的与子女进行探望、交流、见面、互动、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因此,孩子的父亲应当积极配合前妻的探视需求,确保她能够与孩子...查看全文

离婚后,妻子拒绝探望孩子,如何应对?

离婚后,当事人若请求探视孩子,但被拒绝,可以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探望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另一方所拥有的法定权利,不容侵犯。民法典离婚后不让探视孩子该如何解决?答案是当事人可以提起探视权维护的相关诉讼,从而保障当事人自...查看全文

孩子如何拒绝探视

法律对孩子拒绝探视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八岁以上孩子有自主选择权,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孩子也有权拒绝探视。如果探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以中止探望。对于不允许探望子女的情况,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判决或裁定,相关个人和单位有协助执行...查看全文

能否拒绝对方探视孩子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下不能拒绝对方探视孩子,因为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查看全文

离婚后父亲拒绝探望孩子,如何应对?

离婚后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起诉并要求行使自己的探望权。法院可采取排除妨碍措施,保障探望权利的实施。...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拒绝探望孩子,如何应对?

离婚后,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和协助义务。如对方阻止探望,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男方不适合抚养子女,可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查看全文

女方离婚后拒绝探望孩子,男方该如何应对?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拒绝协助他方探望子女的人或组织可被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子女进行强制执行。离婚后,如果一方拒绝协助对方探望子女,可起诉至法院。若离婚判决书中有探望权内容,对方可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