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赔偿标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即是否故意告知虚假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消费者是否因为商家的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并且作出购买或者接受服务的决定;
商家的欺诈行为与消费者的错误认识是否有因果关系;
消费者是否因为商家的欺诈行为而受到实际损失,以及损失的程度;
商家是否能够证明其欺诈行为不是故意的,且消费者受到的损失低于赔偿金额。
如果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符合以上条件,那么消费者可以依法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并且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按照五百元计算。但是,如果商家能够证明其欺骗行为不是故意的,且消费者受到的损失低于赔偿金额的,可以减少赔偿金额或者不予赔偿。
遇到商家欺诈怎么维权
一般来说,消费者遭遇商家欺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商家协商,要求退货、换货、赔偿等;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调解或者仲裁;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查处或者处罚;
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或者调解。
商家食物过敏可以索赔吗买到临期商品可以向商家索赔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