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劳保的规定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规定

劳动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1、退休;

2、患病、负伤;

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4、失业;

5、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修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二、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法关于劳保用品发放的规定

《劳动法》规定,雇主必须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给员工。如果雇主没有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保护设施,劳动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可以要求其改正,并可能处以罚款。其他情况另行处理。...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社保的规定

17岁可以交社保。社保参保必须满足劳动法等关于用工的年龄要求:最低限:作为未满16周岁的童工,自然不能参加社保,作为未成年工(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岗位应符合《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相关规定),是可以参保的。...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交社保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在员工试用期间就要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不是等到员工转正。养老保险是员工缴纳期满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才能领取,退休后劳动合同终止。社保缴费基数根据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确定,每年确定一次,不再变动。单位以企业职工...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

法律分析:有。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一样,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劳动关系双方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及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

法律分析:有。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一样,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劳动关系双方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及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保障的规定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员工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单位未提交证明,员工可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认定申请;超时原因不计入申请期限。...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社保缴纳的规定

法律分析:   社保基金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单位有义务帮员工缴纳部分社保。   我国的劳动法中就有对社保缴纳做了明确的规定。   《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法律解析: 认定标准是: 其一、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其二、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 其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实际履行的合同的主要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法律分析:认定标准是:其一、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其二、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其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实际履行的合同的主要义务。...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律师分析: 认定标准是: 其一、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其二、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 其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需要双方实际履行的合同的主要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迟到的规定

法律分析: 劳动法关于迟到的规定是:用人单位应当以考勤卡或其他证据作为员工迟到违纪事实基本依据,对其迟到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扣除相应的工资作为处罚;员工的违纪行为经积累达到严重违纪的程度时,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与其解...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餐补的规定

法律分析:一、上一年工资总额除以12个月,如果算人均月工资就以工资总额除人数总额再除以12个月。二、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职工工资统计口径应严格按照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搬厂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九、十条规定了关于工作年限计算和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规定,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从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施行前的工作年限。若劳动者被调动到新的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可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气温的规定

主旨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章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禁止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高强度劳动。《劳动法高温补贴规定》规定了高温天气下给予劳动者高温补贴的标准和对象。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和...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调班的规定

法律分析:   劳动法关于调班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薪资的规定?

律师解答: 1、最低工资 (1)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裁员的规定

有关裁员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有关裁员的法律规定如下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丧假的规定

法律分析: 劳动法关于丧假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

法律解析: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调岗的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对于调岗并没有一个具体地规定,但是《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这就对企业变更劳动合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与员工协商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