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是否是避免判缓的有效途径?

律师回答
摘要: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符合判缓刑条件,可以宣告缓刑。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宣告缓刑时可以限制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人群。附加刑仍需执行。
虽然不能取保候审,但是只要符合判缓刑条件,一样可以判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延伸阅读
取保不成功是否会导致判刑加重?
取保不成功是否会导致判刑加重?这是一个常见的法律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人在犯罪嫌疑人身份下,可以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但并不是所有的申请都能成功获得取保。如果取保不成功,不会直接导致判刑加重。取保不成功仅意味着被告人无法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获得保外就医的权利,而需要在羁押状态下等待审判结果。判刑的加重与案件的事实、证据以及法律适用等因素相关。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和裁决。因此,取保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判刑必然加重,具体判决结果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结语:判缓刑并非取保候审的替代方案,但只要符合判缓刑条件,仍可享受缓刑待遇。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如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等,可以宣告缓刑。特别是对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优先考虑宣告缓刑。宣告缓刑后,可以限制其特定活动、区域和人际接触,以确保社区安全。需要注意的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需执行附加刑。取保不成功不会直接导致判刑加重,具体判决结果将根据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因素综合考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避免违约的有效途径

解除居间合同的情形包括:1、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2、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且在催告后未履行。合同违约的解除方式有:1、合同中约定的解除事由发生时;2、双方协商一致;3、违约行为导...查看全文

避免纠纷的有效途径

根据我国民法典,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双方可以协商补充协议;协商不成则按交易习惯确定。合同生效后,对质量、价格、报酬、履行地点等未约定或不明确的,可协商补充;如无法达成补充协议,需依据合同规定或交易惯例确定。...查看全文

避免监狱生活的有效途径?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后仍然有可能被定罪。只要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后认定其构成犯罪,就会将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检察院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提起公诉,提起公诉后法院经...查看全文

避免损失的最佳途径

紧急情况下,当申请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害时,利害关系人可向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提出保全申请。申请人需提供担保,否则法院将驳回申请。案件需涉及给付内容且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申请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出,法院也可根据需要裁定采取...查看全文

避免无效的努力,了解正确途径

借钱不还的处理方法:贷款人应催款,提醒借款人返还贷款;被侵害人应及时起诉,诉讼时效为三年;超过三年则无法受理,债权失去保护;超过二十年无法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查看全文

避免刑事处罚的途径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规定,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包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特赦免除刑罚;依法告诉但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查看全文

累犯是否能够避免判缓刑?

根据法律规定,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缓刑是指对于已触犯法律、经过法定程序被确认为犯罪、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在先行宣告定罪的同时,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对于盗窃罪等刑罚较低的犯罪行为,缓刑的适用条件可能有所不同,具...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能否有效避免被判有期徒刑?

根据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已经不再有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取保候审是在审判之前的一种强制措施,一旦经过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就不再需要考虑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只有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查看全文

避免风险与探索新途径

公司解散与延续的决议权:公司经营期限到期后,可决议解散并注销登记;也可决议延续经营期限,并申请变更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解散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合并或分立需求、营业执照被吊销或撤销、法院裁定...查看全文

讨债:打官司是否是有效途径?

欠钱不还打官司无用,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规定,申请强制执行无时间限制,只要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生效,借款人不履行义务,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是否有可能在被判缓刑后避免监狱?

缓刑是给犯罪人一次不执行刑罚的机会,但要看其表现。如果表现不好或违反缓刑考验期规定,将撤销缓刑并执行刑罚。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接受社区矫正,满期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缓刑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不对社...查看全文

取保能否有效避免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能否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符合条件的合同诈骗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具体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情形,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能否有效避免诈骗罪?

涉嫌诈骗罪能办取保候审吗?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是怎样的?被取保候审一定可以宣告缓刑吗?诈骗罪的刑事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取保候审并不代表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且期间有限制。...查看全文

是否有退税途径?

退税是因为预扣预缴和汇算清缴计算方法不同,导致年度汇算时产生差异。符合条件但未申报抵扣、收入低于6万元但缴税、未申报优惠的纳税人可退税。准备好相关资料,如购房合同、还款证明、纳税证明等,可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退税登记。退税标准为每月...查看全文

取保后是否能够避免实刑?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免于实刑,法院根据案情综合审理后决定是否判刑。取保候审只是改变了强制措施。条件包括可能判管制、拘役或附加刑,可能判有期徒刑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有严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妇女,以及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未结。具体判决...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后能否避免判刑?

取保候审不等于不追究刑事责任,而是一种保证方式,让犯罪嫌疑人回家等待开庭审判。如果被判服刑,取保候审人仍需服刑。取保候审多用于证据不足或犯罪情节较轻的案件,被判缓刑的概率较高。...查看全文

保护权益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婚前财产并不强制进行公证。当事人是否选择进行公证,是根据他们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决定的。不过,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但如果有相反的证据可以推翻这项公证,那么该公证就是无效的。对于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后的效力,应...查看全文

保障权益的有效途径

合同公证的主旨是通过审查确认合法合同的效力,具有法律和社会效力。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依法证明民事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公证机构应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能否有效避免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较轻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以及患有严重疾病、无法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等特殊情况。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操作。...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有机会避免刑事处罚?

缓刑与免予刑事处罚的区别在于,缓刑是对被告人定罪并判处刑罚,但刑罚暂不执行;而免予刑事处罚是只对被告人定罪,不判处刑罚。缓刑的适用主要考虑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不会再危害社会;而免予刑事处罚是因犯罪情节轻微而不需要判处刑罚。缓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