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适用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不是累犯。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不能短于原判刑期,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在缓刑考验期间,犯罪分子需符合法律规定的表现,否则缓刑将被撤销,执行刑罚。
一、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二、缓刑考验期间计算是怎么样的?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2、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
3、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不执行刑事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
4、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
延伸阅读
结语: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以及不是累犯。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果提出上诉或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则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考验期的长度可以与原判刑期相等或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的两倍。缓刑考验期间,犯罪分子需进行考察,判决前的羁押日期不予折抵考验期。根据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要求,缓刑可能被撤销,刑罚将会执行。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条 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认定的案件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对证据的审查,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各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审查判断。
只有犯罪嫌疑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案件事实;没有犯罪嫌疑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案件事实。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二百一十七条 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依法提取、采集肖像、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被害人死亡的,应当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提取生物样本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
犯罪嫌疑人拒绝检查、提取、采集的,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查、提取、采集。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侦查人员、检查人员、被检查人员和见证人签名。被检查人员拒绝签名的,侦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五十九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辨认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对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对缓刑的规定有:缓刑的适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对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对缓刑的规定有:缓刑的适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对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对缓刑的规定有:缓刑的适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教师判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教师判缓刑的规定有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对其判处缓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查看全文

判拘役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判处拘役缓刑的含义和适用对象。判处拘役缓刑是指对犯罪分子判处拘役刑后,不再对其进行羁押,而是宣布缓刑适用。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或发现漏罪,缓刑期满后,将不再执行原判刑罚。拘役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关于撤销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关于撤销缓刑的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前没有判决的;缓刑应当撤销,对新犯罪或者新发现的犯罪作出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前罪、后罪判处的刑罚决...查看全文

我国对重婚罪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有重婚罪的人可以被判缓刑。但缓刑的宣告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宣告缓刑后能够为社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缓刑的宣告不被允许等。因此,被判有...查看全文

重大行贿罪的新刑法对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行贿罪新刑九缓刑的规定有: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修改为:“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查看全文

2023缓刑期的规定有哪些

缓刑期的规定:根据《刑法》,缓刑期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批准。缓刑考验期限视刑期而定,拘役最少2个月,有期徒刑最少1年,死刑缓期执行2年。与死缓相比,缓刑适用前提不同,执法方法不同,考验...查看全文

检察院取保候审与缓刑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检察院取保候审与缓刑的规定有:《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刑法》第七十二条。取保候审的条件:_x000D_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_x000D_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查看全文

缓刑的适用规定有哪些?

缓刑是一种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放在社会上改造的刑罚制度,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可能限制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或接触特定人。...查看全文

缓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试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场所,接触特定人员。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仍必须执行附加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查看全文

累犯的缓刑规定有哪些?

累犯不得适用缓刑,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缓刑仅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不会对社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累犯存在再犯罪危险,因此不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查看全文

缓刑遵守的规定都有哪些?

律师分析: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缓刑保证人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缓刑保证人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中,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_x000D_ 1.与本案无牵连;_x000D_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_x000D_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_x000D_ ...查看全文

缓刑前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判缓刑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包括取保候审手续和执行手续,判缓刑只是审判结果,需符合条件,经过法院审理后决定刑罚暂缓执行,如违法或再犯罪则撤销缓刑执行刑罚。...查看全文

缓刑考验期的规定有哪些

缓刑的考验期按照以下情形确定: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查看全文

缓刑与缓期的区别的规定有哪些

缓刑与缓期的区别规定有:1、性质不同;2、适用前提不同;3、执行方法不同;4、考试期限不同;5、法律后果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宣告缓刑的犯罪分...查看全文

受贿罪缓刑的适用规定有哪些?

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满足缓刑的条件、犯罪情节较轻、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有悔罪表现。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查看全文

两年内缓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刑事法律中判处有期徒刑并缓刑的规定意味着在判刑期限内没有重大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判决的刑罚将不会执行;缓刑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普通刑事犯罪分子,刑期不超过三年的拘役和有期徒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