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所得税改革机制

律师回答

第一,合并简化部分税目。适当归并所得分类可以反映纳税人真实纳税能力,可能先将目前11个所得小类分成几个大类,例如将个人劳务性质收入分为一类,其中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将财产性收入分为一类,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将偶然所得和其它所得分为一类。

第二,完善“基本扣除+专项扣除”的税前扣除制度。目前个税税前扣除已经包括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在一定的限额以内的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等等,未来还会纳入商业养老保险。本次改革较大的进步是增加专项扣除,纳入赡养老人支出、大病医疗支出和子女教育费用,减轻“二孩”家庭负担。也有呼声希望将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支出、个人职业发展、再教育费用纳入专项扣除项目。

目前有较多建议对起征点设立标准指数化调整机制,结合物价水平及通货膨胀程度进行动态灵活调整,减轻经济波动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还有建议提出实施区域差别化的起征点,这些建议能否实施还需要观察。

第三,优化税率结构。以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结构为基础,适度调整边际税率,简化累进级距,合理确定各大类所得适用税率。

第四,探索引入家庭支出申报制度。由于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经济结构的复杂性,短期内难以完全实施家庭综合申报,会在先在保持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基础上,逐步允许夫妻联合申报家庭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按揭贷款利息等相关支出,并在夫妻之间分摊扣除或由一方扣除,夫妻双方分别纳税。

第五,完善涉税信息系统和征管机制。首先推进工商、公安、司法、海关、社保、银行、住房、证券等部门涉税信息共享,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涉税信息联网,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税前扣除信息真实性的核查,也对税务部门数据分析、调查能力、征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此外还需要个人税号普及、涉税信息绑定、诚信体系约束等配套政策健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个税所得税改革举措

第一,合并简化部分税目。适当归并所得分类可以反映纳税人真实纳税能力,可能先将目前11个所得小类分成几个大类,例如将个人劳务性质收入分为一类,其中包括薪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将财产性收入分为一类,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查看全文

个税所得税改革措施

第一,合并简化部分税目。适当归并所得分类可以反映纳税人真实纳税能力,可能先将目前11个所得小类分成几个大类,例如将个人劳务性质收入分为一类,其中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将财产性收入分为一类,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查看全文

个税所得税改革方法

第一,合并简化部分税目。适当归并所得分类可以反映纳税人真实纳税能力,可能先将目前11个所得小类分成几个大类,例如将个人劳务性质收入分为一类,其中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将财产性收入分为一类,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查看全文

2023年个人所得税改革

个人所得税新标准及起征点调整。从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同时根据工资范围不同,适用不同的税率,最低为0%,最高为45%。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以来的第七次大修,旨在减轻纳税人的税负。...查看全文

新个人所得税改革意义

法律分析: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就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哪些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在于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3500元调整为5000元。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法律依据:_x000D_ 《个人所得税...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改革模式

法律分析:一、个人所得税改革前的起征点 我国现行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是从10月开始执行的。近7年来,我国每年人均收入增长均超过GDP增速,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上涨幅度不低,个税起征点自然有“水涨船高”的迫切需求。一...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改革

个人调节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收入征收的一种税,旨在调节收入水平、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月薪和年终奖的税后收入计算公式,应税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承包收入、劳务报酬、财产租赁、专利权转让...查看全文

2023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

个人所得税新标准及税率调整:根据修正案,个人所得税税率将根据工资范围分级调整,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税率从0%到45%不等。修正案已通过,自2018年10月1日起生效。...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是否需要改革?

2018年个人所得税要改革是真的国务院近日发文明确,实施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行动,实施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公平和效率...查看全文

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模式为

法律解析: 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模式为 一是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或按次分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 二是完善个人所得...查看全文

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模式为

法律分析: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模式为一是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或按次分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查看全文

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模式为?

律师分析: 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模式为 一是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或按次分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 二是完善个人所得...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如何应对?

新单位重新办理专项扣除申报,根据纳税人提交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为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原单位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能在新单位扣除。纳税人需提供纳税人识别号给扣缴义务人。...查看全文

个税改革2024

法律分析:改革实施前的2019年至2020年为过渡期,2021年至2023年实施改革新政。在考试方式上,各地中考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个税改革2024

法律分析:改革实施前的2019年至2020年为过渡期,2021年至2023年实施改革新政。在考试方式上,各地中考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哪些惠民政策?

依据新个税法规定,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新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由原来的每月3500元调整至每月5000元,并执行新的税率表。也就是说,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和起征点后,剩下的部分是需要缴税的,提高个税起征点后需要缴税的部分...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改革新政策申报指南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方式包括本人直接申报纳税、委托他人申报纳税和邮寄申报,纳税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也可以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其他方式办理申报事项。...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改革后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元,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新税法对工薪所得扣除标准、税率结构、个体工商户税率级距和纳税期限进行了修订。...查看全文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改革

社保补缴对购房贷款批复有重要影响,需要查询社保数据。养老、医保不足缴费年限的补缴需填写申请表,经市社保中心审批后办理缴费手续。外地调入人员超龄补缴需符合条件,接收单位负责补缴。社保是保障员工退休后基本生活的权益,补缴是为了确保这一...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袁鹏旭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专职律师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已服务9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