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形式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是指当事人进行意思表示所采用的具体方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除了在行为人、意思表示和内容三方面应具备法定条件之外,还应当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形式。
      历史上,民法对民事法律行为形式上的要求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一定程度的放任的发展过程。在罗马法时代,法律行为的效力几乎完全决定于其方式的履行,稍有违背,行为就不能发生法律效力。后来,随着近代民法上契约自由原则的确立,法律行为形式的自由选择,成为契约自由的一部分。因此,绝大多数法律行为的形式,都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在法律行为的形式问题上,各国民法均以不要式为原则。但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交易安全,各国法律仍然对一些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规定了形式上的要求。
      我国《民法通则》第56条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包括合同法、继承法等单行法规在内的一些法规,也对各种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作了具体规定。
(一)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的分类
在我国,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1.口头形式
      凡是以口头语言方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即为口头形式,如双方当事人通过当面协商或者电话洽谈而订立的口头合同。口头形式的特点是简捷、迅速、方便。在讲求经济效益、注重商业信誉的现代经济社会,口头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十分普遍,它特别适用于金额较小或即时清结的合同行为。但口头形式的缺点是口说无凭,发生纠纷时,当事人难以证明民事法律行为的发生及其具体内容。
2.书面形式
凡是以文字表达形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即为书面形式,如书面合同、书面遗嘱等。书面形式又分为以下两种:
(1)一般书面形式。我国民法对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书面形式的要求不太严格,除具有正式文本的合同书之外,任何记载于书面文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等,都属于书面形式。此外,利用计算机互连网络订立的合同(电子商务),也是一种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在格式上比较灵活,内容上可繁可简,是绝大多数较为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采取的方式。
(2)特殊书面形式。民事法律行为除具备一般书面形式之外,还需要履行某种特定程序的,为特殊书面形式,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公证形式。公证形式是指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书面法律行为,如经过公证的合同、经过公证的遗嘱等。在我国,除一些依法必须进行公证的行为(如某些涉及自然人身份的行为)之外,民事法律行为是否采用公证形式,一般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对于采用公证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鉴证形式。鉴证形式是指经过有关机构鉴证的书面民事法律行为,其通常仅适用于合同行为。对合同进行鉴证的目的,在于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保证合同能够得以顺利履行。合同是否经过鉴证,一般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第三,见证形式。见证形式是指经过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证明的书面民事法律行为,如有见证人在场时设立的遗嘱。见证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得到证明。
      一般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是否采用见证形式,由当事人自行选择。但对于一些民事法律行为,法律规定其必须采用见证形式,否则行为不能有效成立。如我国《继承法》规定,代书遗嘱(即由他人代写并由遗嘱人签章的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见证,才能有效成立。
      第四,审核及登记形式。审核及登记形式是指经过行政主管机关审核批准或者登记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审核及登记由法律、法规直接加以规定,具有强制性。如我国《担保法》规定:抵押合同应当进行登记。
3.视听资料形式
      视听资料形式是指采用录音、录像等形式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由于视听资料形式容易被他人伪造、篡改,所以,对于采用视听资料形式的法律行为,法律一般要求其应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如我国《继承法》规定,采用录音形式设立的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有效成立。
4.默示形式
默示形式是极为特殊的进行意思表示的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作为的默示形式。作为的默示形式又叫“推定行为”,指以语言、文字以外的某种积极行为所进行的意思表示。例如,租赁关系终止时,承租人继续交纳租金并占有、使用租赁物,出租人则继续收取租金且并不提出要求承租人返还租赁物。此种情形中,双方当事人既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也没有订立口头合同,但双方以交纳租金和收取租金的行为,表示其延长租赁合同的意思。
      (2)不作为的默示形式。不作为的默示形式又叫“沉默”,指当事人的沉默本身,在一定条件下被推定为进行了意思表示。以沉默的方式进行意思表示,通常只能在法律有直接规定或当事人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单方法律行为采用不作为的默示形式通常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例如,我国《继承法》第25条规定:受遗赠人可以用在法定期间内保持沉默的方式作出放弃受遗赠权的表示);双方法律行为则一般不可能单独采用不作为的默示形式,其通常只能是在双方当事人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作为一方接受对方订立合同的建议(法律上称为“承诺”)的方式。例如,双方事前约定,一方收到对方订立合同的建议(法律上称为“要约”)之后,可以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以不拒绝该建议为接受该建议的表示。
(二)民事行为违背法定形式的后果
      对于不要式法律行为,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其形式;对于要式法律行为,则当事人应当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方式。不过,基于法律对各种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特定形式的不同要求,违背法定形式的行为应当产生以下不同的法律后果:
1. 行为无效
      如果法律或者行政法规不仅对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形式作了强制性规定,而且直接规定违背其规定的后果是行为无效,则违背法定形式的行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例如,我国《担保法》规定,以不动产设定抵押权的合同必须经过登记,未经登记的,抵押合同无效。则未经登记的该种抵押合同不能发生效力。
2.行为成立
      通过法定形式的补正而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法律对某种民事法律行为仅规定其应当履行的程序,但并未直接规定违反该种程序的行为无效,则行为已经实际履行的,可以在当事人补办有关手续的情况下,认定该行为有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

律师分析: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是指当事人进行意思表示所采用的具体方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除了在行为人、意思表示和内容三方面应具备法定条件之外,还应当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需确定当事人、明确意思表示和标的,标的需区分标的物与标的。重要的是要了解其效力问题。...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是什么?

法律解析: 一是口头形式。即行为人用口头语言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包括当面交谈和电话洽谈等直接对话方式,也包括托人带口信等。凡是法律不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的法律行为,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进行。口头形式简便易行,直接迅速,但又因没有文...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是什么?

法律解析: 一是口头形式。即行为人用口头语言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包括当面交谈和电话洽谈等直接对话方式,也包括托人带口信等。凡是法律不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的法律行为,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进行。口头形式简便易行,直接迅速,但又因没有文...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什么

本文主要介绍了法律中的不同形式,包括口头、书面、公证和登记形式,以及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指的是行为人没有明确表示意愿和愿望,但法律可以从其行为中推断出意愿和愿望,包括推定行为和沉默。...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几种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几种      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几种

法律解析: 一、明示形式:行为人以明确的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称为明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公证形式。4、登记形式。二、默示形式:行为人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但法律认可他的行为。 【...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几种?

律师分析: 一、明示形式:行为人以明确的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称为明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公证形式。4、登记形式。二、默示形式:行为人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但法律认可他的行为。 【...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多少种?

法律解析: 一、明示形式:行为人以明确的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称为明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公证形式。4、登记形式。二、默示形式:行为人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但法律认可他的行为。 【...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多少种?

律师解答: 一、明示形式:行为人以明确的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称为明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公证形式。4、登记形式。二、默示形式:行为人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但法律认可他的行为。 【...查看全文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

法律分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的四种基本形式

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在联系上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当事人的表示行为,都需要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并且只有做出表示才会产生法律后果。然而,它们在区别上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是由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而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则是根...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准民事法律行为?

律师分析: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情形

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情形包括基于重大误解、欺诈、胁迫、危困状态等;可撤销与无效的区别在于效力、主张权利主体、行为效果和行使时间;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包括债务人减少财产或增加负担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后且具有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属于要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律师分析: 要式法律行为,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转移房屋所有权,除了当事人要签订书面合同以外,还必须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属于要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法律分析: 属于要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是转移房屋所有权等,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能成立或生效的民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_x000D_ 不动产物权...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准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律师分析: 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 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 (一)准民事法律行...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与准民事法律行为的差异

民事法律事实与民事法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意思表示,后者则需要。此外,民事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而事实行为则无此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查看全文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需的意思表示构成。    &n...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五种情形

《民法典》中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