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员工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竞业禁止的概念和种类、竞业禁止协议的注意事项。竞业禁止是指员工在离职后一段时间内禁止加入与公司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或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争公司,以保护公司的利益。竞业禁止可以分为在职期间的竞业禁止和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两种。在签署竞业禁止协议时,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与员工约定竞业禁止的业务范围、地域范围和违约责任条款等。
如果员工在竞业协议中同意离职后禁止加入与公司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或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争公司,那么员工在离职后一段时间内将无法在其他公司担任与公司业务相似的职位,这也被称为竞业禁止。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如果想离开公司并加入其他公司,需要先与公司协商是否违反竞业禁止条款。如果违反条款,公司可能会要求员工签署一份补充协议,以减轻或消除竞业禁止的影响。

即使员工没有违反竞业禁止条款,签署竞业协议也可能会对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员工在签署竞业协议时应该仔细阅读并理解协议条款,并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二、竞业禁止协议种类
1、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雇员的竞业禁止
根据竞业限制对象不同,竞业禁止可以分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竞业禁止和一般雇员的竞业禁止。
在大陆法系国家,根据其民商法律的规定,经理人、代办商、董事等负有竞业禁止的义务,而对于一般的雇员是否以及如何承担竞业禁止的义务,每个国家的规定不同。例如,德国认为,雇员对其接受的劳务应当向雇主报告,不得违背忠实义务收受贿赂或者从事对雇主不利的事情。日本法律对于一般雇员的竞业禁止未作规定。我国有关法律对于竞业禁止的规定,主要是劳动者在职期间的竞业禁止问题。
我国对法定竞业禁止的规定,多见于一些商事法律中,主要针对的是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合伙人等高级管理人员。如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有关企业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依照上述有关法律的规定,只有企业的董事、经理等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在职期间才受竞业禁止的约束,这是法定的竞业禁止义务,法定的竞业禁止义务只适用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对于企业的一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是否受竞业禁止的约束,有关法律对此未作规定。那么,企业的一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是否受竞业禁止的约束?既然法律对此未作竞业禁止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者是不受竞业禁止约束的。
从理论上讲,企业的一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对于企业商业秘密的了解较少或者根本没有机会了解,其所享受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相比较低,法律对其不宜作出一般性的禁止。但是,如果企业与劳动者在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的前提下在竞业禁止方面有特别的约定,且该等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者应当按照约定受竞业禁止的约束。
2、在职期间的竞业禁止和离职后的竞业禁止
竞业禁止的种类还可以分为劳动者在职期间的竞业禁止和劳动者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两种。劳动者在职期间的竞业禁止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竞业禁止。对于劳动者在职期间的竞业禁止问题,各国的认识上不尽一致。
劳动者离职后的竞业禁止是指劳动者在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终止后的竞业禁止。劳动者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主要是指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合同。
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如果从事与原企业相同或者相关的职业,如到与原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就职,或者自办与原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就很有可能会不自觉的使用原企业的商业秘密,或者因为熟悉原企业的经营情况而成为原企业的竞争对手。
原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在劳动者劳动关系终止后与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合同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即在竞业禁止合同中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劳动者到与原企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或者劳动者自己开办生产或者经营与原企业同类产品或经营原企业同类业务的企业。同时,企业对劳动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劳动者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义务是约定义务,不是法定义务。如果劳动者与企业之间没有竞业禁止的书面约定,劳动者不承担竞业禁止的义务。
我国有关法律对于竞业禁止的规定,主要是劳动者在职期间的竞业禁止问题。
三、竞业禁止协议的注意事项
了解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一旦到与原单位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单位内任职,或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类似产品或业务,就会严重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所以,用人单位与了解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十分必要。
(一)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对象
竞业禁止协议禁止的是劳动者到与原单位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单位内任职,或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类似产品或业务。因此用人单位只需要与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即可。当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情况分析确定企业中的哪些人员掌握了商业秘密。对于某些普通员工,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的商业秘密时,也应该列入竞业禁止协议主体的签订范围。
(二)竞业禁止的范围
1、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的业务范围,以免劳动者再就业时无意间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还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的地域范围。
但应注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违约责任条款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九十条的规定,对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情形,企业不仅可以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时应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还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违约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延伸阅读
竞业禁止协议是指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在与用人单位所从事业务相同或者相似的业务中从事或者参与竞争的一种协议。这种协议在保护用人单位商业利益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竞业禁止协议的注意事项及解除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竞业禁止协议应该明确禁止从事的业务范围、时间、地域等具体内容,以避免产生歧义和纠纷。

其次,竞业禁止协议的期限应该明确,且不得超过两年。超过两年的限制可能会对用人单位商业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再次,竞业禁止协议应该规定解除机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协议,但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劳动者也可以解除协议,但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最后,竞业禁止协议应该规定违约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违反协议规定从事与用人单位业务相同或者相似的业务、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等。

总之,竞业禁止协议是一种保护用人单位商业利益的协议,但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竞业禁止协议,应当严格遵循协议内容,并尽可能避免产生纠纷和损失。
结语: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协议,员工在离职后一段时间内将无法在其他公司担任与公司业务相似的职位。竞业禁止的种类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竞业禁止和一般员工的竞业禁止。对于一般员工的竞业禁止,虽然我国法律未作规定,但企业可以与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合同。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需要注意对象、范围和违约责任条款等事项。
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2018-12-29)\t第九十一条\t公务员辞职或者被辞退,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审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2020-12-29)\t第三十九条\t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2013-01-18)\t第九条\t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法律分析: 签了竞业协议可以跳槽的情形:原用人单位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跳槽至同行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按月向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才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与用人单位签了保密协议的仍然可以进行跳槽,但对跳槽单位和跳槽岗位具有限制。保密协议的功能主要在于劳动合同关系消灭后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时效一般为二年,二年内不得在其他机构或同类从事同类业务。 签了竞业限制...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法律分析:一、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签了竞业协议跳槽需要满足以下三点:1、原用人单位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跳槽至同行业;2、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按月向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经济补偿,竞...查看全文

竞业协议签了怎么跳槽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1、签了竞业协议可以跳槽的情形:原用人单位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跳槽至同行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按月向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才成立。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签了保密协议能跳槽吗 与用人单位签了保密协议的仍然可以进行跳槽,但对跳槽单位和跳槽岗位具有限制。保密协议的功能主要在于劳动合同关系消灭后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时效一般为二年,二年内不得在其他机构或同类从事同类业务。 签了竞业限制协...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协议如何跳槽

法律解析: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累计或者连续三个月没有支付补偿金,竞业禁止协议自动失效,则可以找同行业的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协议如何跳槽

法律分析:如果用人单位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累计或者连续三个月没有支付补偿金,竞业禁止协议自动失效,则可以找同行业的工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去竞争对手

一、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1、签了竞业协议可以跳槽的情形:原用人单位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跳槽至同行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按月向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才成立。 2、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同类企业

律师分析:竞业限制源于《公司法》中的董事、经理竞业禁止制度。目的是为防止董事、经理等利用其特殊地位损害公司利益。竞业限制的人员一般为:1、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查看全文

跳槽怎么规避竞业协议

跳槽怎么规避竞业协议?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协议的约定是规避违约风险的唯一方式。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查看全文

跳槽怎么规避竞业协议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如何规避?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协议的约定是规避违约风险的唯一方式。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查看全文

跳槽怎么规避竞业协议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如何规避?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协议的约定是规避违约风险的唯一方式。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合同怎么跳槽?

律师解答: 签了竞业协议可以跳槽,但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不能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禁止协议后该如何跳槽

一、签了竞业禁止协议后该如何跳槽《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查看全文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就不能跳槽吗

一、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1、签了竞业协议可以跳槽的情形:原用人单位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跳槽至同行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按月向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才成立。 2、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签竞业协议后还可以跳槽吗

签订竞业协议的,什么时候可以跳槽?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1、签了竞业协议可以跳槽的情形:原用人单位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跳槽至同行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按月向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查看全文

如何在签署竞业协议后跳槽

竞业协议违约后,劳动者可跳槽,但需满足两个条件:用人单位按协议支付补偿;竞业禁止范围应合理,时间限制约定为3年左右。违约金过高可请求减少,过低可按实际损失赔偿。解除合同后,禁止从事同类业务或自己开业,否则需承担违约金。...查看全文

签订竞业协议的,什么时候可以跳槽?

签订竞业协议的,什么时候可以跳槽?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1、签了竞业协议可以跳槽的情形:原用人单位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跳槽至同行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按月向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查看全文

普通员工签了竞业限制?

律师分析: 一般员工如果接触到公司机密,签订竞业限制也有效。竞业限制协议是企业与特定的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的,对于签订对象的合理性,应依员工职位的高低以及有无接触商业秘密的机会,作出不同的认定。对于时常接触商业秘密的...查看全文

普通员工签了竞业限制

律师分析:一般员工如果接触到公司机密,签订竞业限制也有效。竞业限制协议是企业与特定的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的,对于签订对象的合理性,应依员工职位的高低以及有无接触商业秘密的机会,作出不同的认定。对于时常接触商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