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合同如何维权?

律师回答
摘要:欺诈合同无效,可要求赔偿损失和违约金。依据《民法典》,受欺诈方可请求撤销合同。合同欺诈认定标准是一方使用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可请求撤销合同。受欺诈方需在一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失。
一、欺诈合同无效怎么赔偿
1、欺诈合同无效可以要求赔偿造成的损失和支付违约金。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是,如果一方有欺诈的故意,使用欺诈手段令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订立合同的,属于欺诈。另一方可以请求仲裁机构或者法院撤销该欺诈的合同。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内容,对于欺诈合同无效的赔偿问题,可以要求赔偿造成的损失和支付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额,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请求予以调整。对于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如果一方使用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属于欺诈,另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当事人应在一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将消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四章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 第五十八条 国家鼓励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协议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双方应当就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提取数额、管理、使用和退还办法等作出明确约定。
消费者要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承担先行赔偿责任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赔偿后向平台内经营者的追偿,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遇到欺诈合同,如何维权?

判断是否算诱骗签合同需考虑对方是否冒用他人名字或虚构信息误导签订合同。证明被骗签合同需提供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据。被骗签合同可请求法院撤销,根据民法典规定,受欺诈方有权撤销合同。...查看全文

合同欺诈案件如何维权?

合同诈骗罪是公诉案件,不可自诉。应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过程中骗取财物,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面对合同欺诈,如何维权?

合同欺诈可报警,犯罪地公安局负责处理。根据《刑法》第224条,涉及虚构单位、伪造证明、诱骗、逃匿等行为的合同欺诈,可处罚金或刑罚。立案标准为骗取财物达二万元以上。报案需提供书面材料、证据、合同等相关文件。只要达到立案标准,司法机关...查看全文

面对劳动合同欺诈,如何维权?

被欺诈后所签的劳动合同无效。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虚假的意思表示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被欺诈后所签的劳动合同无效,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虚假意思表示和违反强制性...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合同欺诈怎么维权呢

严格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查看全文

在欺诈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如何维权?

本文讲述了合同无效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当事人具有撤销权,但需提供证据证明。若合同无效,则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对于签订不平等租房合同等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查看全文

车位合同欺诈如何维权?赔偿标准是多少?

停车位合同诈骗的赔偿没有明确法律标准,但可以根据损失确定;受骗方可要求解除或变更合同,欺诈人需赔偿损失;合同变更可要求修改价款、期限及其他利益,同时仍可要求赔偿。...查看全文

网购欺诈如何维权?

购物被骗可以上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权方式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消费者应注意合法权益受损处理、提供证据、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向行政部门申诉和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查看全文

网恋欺诈如何维权?

网恋被骗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被害人应提供书面报案材料,公安机关将采取措施,收集犯罪证据。电子证据的取证和认定是关键,但目前我国法律并未明确将电子证据纳入法定证据范围。...查看全文

商家欺诈,如何维权?

消费者被商家欺骗协商无果可向工商部门投诉,投诉需满足明确对象、具体请求、事实理由、工商职责范围。投诉方式可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投诉平台或电话、门店提出。消费者可自行投诉或委托代理人,需提供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明。多人共...查看全文

欺诈购物如何维权?

消费者购物遭受欺诈可要求赔偿。如遇到商家欺诈行为,可先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采取诉讼手段,要求经营者支付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作为赔偿,最低赔偿金额为五百元。...查看全文

中介欺诈如何维权?

被房产中介骗,可以向工商局投诉、公安局报案,也可以向法院起诉。中介的责任取决于其行为,如果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需承担赔偿责任。被欺骗的一方可以向中介住所地法院提起合同纠纷诉讼。如涉及刑事诈骗,应向公安机关报案。...查看全文

网络欺诈如何维权?

微信被骗钱追回方法:通过微信小程序“腾讯举报受理中心”提交转账和被拉黑页面截图。需注意该方法并非百分之百有效。对实施诈骗行为的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诈骗者可处以拘留和罚款;根据《刑法》,数额较大者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查看全文

欺诈行为如何维权?

网络购物、实体店购物和面对面交易被骗的处理方法:1.网购被骗可联系网站客服,提供凭证,协助处理;2.实体店被骗可向门店或工商管理部门投诉,寻求协助;3.面对面交易被骗可向警方求助或提起诉讼。消费者投诉需提供基本信息、被投诉方信息、...查看全文

受欺诈方如何维权

根据法律规定,受诈骗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之前,该合同是有效的,但一旦被撤销,就自始无效。法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一方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方以胁迫手段使...查看全文

网络欺诈如何维权

法律分析:网络欺诈的维权方式为立即报警。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查看全文

网络欺诈如何维权?

律师分析: 遭遇网络诈骗,要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等。然后到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全文

合伙人欺诈行为如何维权?

合伙人拿钱跑了的解决方式:沟通协商要求返还钱款,否则提起民事诉讼追究刑事责任。合伙投资注意事项:明确出资方式和账目,签订合伙协议。法律依据:刑法第272条,挪用公司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的行为处罚;民法典第967条,合伙合同的...查看全文

公众号欺诈如何维权?

举报微信公众号诈骗可追回钱款,需记下账号、收集个人信息、聊天记录和付款记录等证据,详细填写并提交,成功后会收到回执编号,公众号会发送消息提示并回复。...查看全文

开发商欺诈如何维权?

开发商欺诈行为可起诉要求赔偿损失。根据最高法院解释,若开发商故意隐瞒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虚假许可证、已抵押、已售或拆迁补偿等情形,买受人可解除合同并要求双倍赔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