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购房合同应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购房合同丢失后的处理方法及费用:未做预售登记前,作废合同重签需支付工本费;做完预售登记前,刊登声明作废合同需支付费用,重新签订合同并办理登记;已办理按揭后,需办理手续同时与银行签订变更协议,支付类似费用。购房者应要求书面凭证,否则责任推卸将损害购房者利益。
一、购房合同没有做预售登记前
如果购房者丢失合同,只需将剩余的合同作废,和卖房者重新签订一份合同。购房者需要支付的费用是一份合同的工本费,约二百元左右。
二、在购房合同做完预售登记,但没开始办理银行按揭前
如果购房者丢失合同,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到三个月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和卖房者重新签订一份合同,再去做预售登记。这期间购房者需要支付的有刊登声明的费用,合同的工本费,新合同的印花税。
三、在购房合同做完预售登记,已经办理银行按揭后
如果购房者丢失合同,除需要办理第二种情况所办理的手续外,购房者还要和办理贷款的银行签订一份变更协议,并将新的合同放在银行质押,因为原先的购房合同已经注销了,换成新的合同,也就是说购房者和银行所签的借款合同里的合同号已经发生变化了,尽管购房合同里面的内容没有变化,但依据《民法典》规定,该借款合同已经发生变更,所以需要和银行签变更协议。这期间购房者需要支付的费用和第二种情况基本相同。
专家提醒,在整个购房过程中,合同经常需要交接,而合同的丢失也并不都是发生在购房者身上,有些时候卖房者、律师、银行由于过失也会出现丢失合同的情况。所以在交接合同时一定要求对方出具书面的凭证,以证明自己已经将合同交给对方。否则一旦发现丢失,大家互相推卸责任,最终吃亏的还是购房者。
延伸阅读
结语:购房合同的丢失可能给购房者带来一些麻烦,但根据不同情况,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在未做预售登记前,购房者只需作废剩余的合同并与卖房者重新签订一份。在做完预售登记但未办理银行按揭前,购房者需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并申请注销原合同后重新签订。若已办理银行按揭,购房者还需与银行签订变更协议。在购房过程中,确保交接合同时要求对方提供书面凭证,以免发生合同丢失后责任推卸的情况。购房者需注意细节,以免遭受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继承第三十一条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遗产的处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遗失购房合同,应如何处理?

房屋合同和发票的丢失可以通过报纸声明和开发商补办,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购房人应在签约后30日内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产权登记可减少合同和收据丢失的风险。...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遗失后应该如何处理?

购房合同遗失了应当及时补办。房屋未做预售登记前,买受人可以与开发商协商沟通遗失情况,重新签订购房合同;房屋已做预售登记后,买受人可以到房管局申请调档,调取购房合同和发票档案。 商品房购房合同遗失应该怎么办 商品房购房合同遗失在未做...查看全文

商品房购房合同遗失应该如何处理?

商品房购房合同遗失了应当及时补办。房屋未做预售登记前,买受人可以与开发商协商沟通遗失情况,重新签订购房合同;房屋已做预售登记后,买受人可以到房管局申请调档,调取购房合同和发票档案。 购房合同遗失声明 证明:XXX单位于XX年X月X...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备案遗失应该如何处理

购房合同丢失后的补救措施:1.复印对方合同文本并注明与原件一致;2.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时提供复印件备查;3.要求开发商或中介机构出具证明购房合同真实存在。...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原件遗失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购房合同丢失,可以到相应部门进行补办。 1、如果购买的是现房。未经登记的,房屋买卖合同不生效,法律不予保护。因此,若已经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就从法律上杜绝了因不慎丢失所带来的隐患,只需补办丢失的材料就可以了。 2、如果购买的是...查看全文

房产证和购房合同遗失后应该如何处理?

买房合同丢失不影响房屋买卖效力,可找开发商或网签部门复印合同。买二手房发现质量问题,可先鉴定质量情况,若在保修期内且属于保修范围,可要求房主保修;若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影响正常居住,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购房款及赔偿利息损失。房主拒赔可...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已备案,遗失后应如何处理?

已备案的购房合同丢失的处理方法如下:1、在预售登记前丢失合同,作废并重新签订合同;2、在预售登记未开始办理按揭前丢失合同,刊登声明作废,三个月后注销合同并重新签订;3、在预售登记并办理按揭后丢失合同,需办理注销手续,与银行签订变更...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遗失如何处理

购房合同丢失后的补救措施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期房购买者可向房管和土地管理部门查询,办理产权登记避免不便;二是现房购买者需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确保合同有效成立。...查看全文

遗失租房合同应如何处理?

租房合同找不到的办法是及时联系出租人复印合同,通过法律诉讼解决,或联系中介公司复印。租房房东违约赔偿的规定包括按约定的违约金支付、请求变更过高或过低的违约金、根据实际损失计算违约金并退还押金和多余的房费,以及通过协商或法院诉讼处理...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遗失了该如何处理

购房合同遗失后的处理措施:与开发商重新签订合同、补办丢失材料、查询相关部门、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等。及时采取行动以免影响购房,如有疑问请咨询相关部门或律师。...查看全文

遗失合同应如何处理?

合同丢失不影响效力,可使用其他证据证明合同内容。个人劳动合同丢失可向公司申请补办,私营公司需找老板说明情况。合同原件丢失,复印件仍有效,但需结合其他证据认定。合同原件不影响合同成立,但在法院起诉时可能影响举证。...查看全文

合同遗失应如何处理

合同丢失后的处理方式:可以寻找复印件或在相关部门申请复印,确保复印件真实性。如果合同丢失是出于故意行为,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另外,可以通过媒体公告宣布合同作废,并与对方重新签订合同。对于租房人合同丢失,可以自行协商补签合同或提供其他...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丢失应该如何处理?

购房合同丢失时,根据房屋类型和登记情况,补办手续的方法有所不同。对于现房,已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只需补办丢失的材料。对于期房,可以查询当地房地产管理和土地管理部门。与开发商协商解决是首选,可以重新签订购房合同并要求开发商出具相关证明...查看全文

租房合同遗失应该如何处理?

与个人之间签订的租房合同丢了,当事人可以及时联系对方说明情况补签或者对原合同进行复印。与中介公司签订的租房合同丢了,当事人可以直接联系中介公司进行复印。 租房合同丢了会怎样处理 租房合同丢了,应该立即采取以下的补救措施:第一、可以...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正本丢失应如何处理

购房合同丢失后,可以到相应部门进行补办。对于现房购买,已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只需补办丢失的材料。对于期房购买,可以到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查询。购房合同遗失可重新签订或申请调档复印。购房合同原件被收走时,一般是为了办理预...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丢失了,应该如何处理?

购买期房需及时办理产权登记,购买现房需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如遗失合同和收据,可向开发商解决并重新签订合同,要求开发商出示相关证明。如遇无信誉开发商,可签订补充协议并注明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尽量获取原合同复印件备用。发票一般...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遗失后如何办理?

合同丢失可补办,但具体措施因情况而异。购房合同未预售登记前,只需作废丢失合同并重新签订;预售登记后,需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并注销原合同,再重新签订。费用包括工本费、印花税和刊登声明费。...查看全文

贷款买房购房合同丢失应如何处理?

贷款买房购房合同丢了可以与对方协商沟通遗失情况,重新签订购房合同,房屋已做预售登记的当事人可以到房管局申请调档,调取购房合同和发票档案进行复印。 买房的贷款合同丢了该如何处理 买房的贷款合同丢了可以向各方声明合同作废,待三个月到期...查看全文

遗失贷款合同应如何处理?

当贷款合同丢失时,可以到申请贷款的银行加盖公章出具一份合同复印件,或者到公积金中心查询档案。也可以去房地产抵押部门查档,但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签订贷款合同时,要注意债务人的身份资料、配偶签字或提供配偶身份证明、明确约定借款利息、...查看全文

如果租房合同遗失了应该如何处理?

1、如果是在中介租的房子,一般中介有合同备份,可以在中介复印一份。如果他们拒绝的,如果承租人对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即租金的数额、租金的支付时间和方式、租期,是了解的话,租赁合同丢失影响不大。承租人完全可以依法继续履行,中介是不能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