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的资格要满足哪些条件?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离婚需满足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条件,可以通过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文章强调,“调解无效”不等于“感情确已破裂”,不应作为认定“感情确已破裂”的依据。在审判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避免将“感情确已破裂”与“调解无效”等同起来,也不要将“调解无效”视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
"感情已经破裂"是法律规定的离婚条件,属于实体性规定。“调解无效”则是程序性规定,不能视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案件,许多是感情确已破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调解无效”是“感情确已破裂”的一种反映。而有一些离婚案件,虽然是“调解无效”,但并非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调解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力与不力,深入与不深入等差别,直接影响着调解效果。多年的民事审判实践说明,“调解无效”和“感情确已破裂”的含义不完全相同,“调解无效”并不都等于“感情确已破裂”。因此,不应当把“调解无效”作为认定“感情确已破裂”的根据。在审判实践中,既不要把“感情确已破裂”与“调解无效”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要把“调解无效”简单地作“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志。更不要把“调解无效”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只是“感情确已破裂”。
一、夫妻起诉离婚有哪些理由?
夫妻起诉离婚的理由:夫妻感情确以破裂。夫妻感情确以破裂是指夫妻感情破裂已达到了真实的、完全的、长久的无可挽回的程度。不过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先进行调解,如感情确以破裂,调解无效,应当判决离婚。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申诉离婚需要什么手续
申诉离婚需要的条件是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需要当事人准备起诉状和能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如果法院认定当事人的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法院应当判决当事人离婚。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延伸阅读
结语:感情已经破裂是法律规定的离婚条件,属于实体性规定。调解无效则是程序性规定,不能视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即使调解无效,也不能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因此,不应当把调解无效作为认定感情确已破裂的根据。夫妻起诉离婚的理由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需要准备起诉状和能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
法律依据
《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过错赔偿的资格要满足哪些条件?

离婚过错赔偿的条件包括: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家暴、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严重过错行为;双方存在合法夫妻关系;另一方是无过错方。《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重婚、同居、家暴、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查看全文

减刑资格要满足哪些条件?

刑法减刑条件与程序概述: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1条第2款规定,被判刑罪的犯人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减刑。悔改表现包括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抗御灾害、对国家社会...查看全文

证人需要满足哪些资格条件?

证人条件及证人作证的相关规定 证人必须了解案件详情、无生理心理缺陷、能分辨是非并正确表达、非当事人但了解案件情况、具备自然民事行为能力。证人不愿作证一般不会被处罚,但有作证义务。法院可强制证人出庭,否则证人证据无效。对方证人需考虑...查看全文

法人资格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身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探亲假资格要满足哪些条件?

探亲假的条件和天数规定: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满一年工作可享受探亲假。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或父母的待遇。探亲假天数:探望配偶30天,未婚员工探望父母20天(或2年...查看全文

离婚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律分析:以诉讼离婚为例,要满足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单方起诉离婚的程序:起草起诉状、准备诉讼证据,向法院递交材料。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安排开庭时间并向被告发送传票。双...查看全文

离婚要满足哪些条件?

离婚的条件包括:自愿离婚、重婚或同居他人、家庭暴力、恶习不改、分居满二年以及其他导致感情破裂的情形。协议离婚的条件为:夫妻身份合法、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愿离婚、达成一致的离婚协议。...查看全文

监护人需要满足哪些资格条件?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选任或确定在我国法律中缺乏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监护人为亲属或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以及进行教育培养。对于财产处分行为,监护人必须遵循有利于未...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资格要满足哪些条件?

取保候审需要符合条件,包括可能判处轻刑、不致社会危险、患病或怀孕哺乳的妇女、羁押期满且案件未结等。被取保候审的人需遵守规定,如不得离开所居住地、及时到案、不干扰证人作证、不伪造毁灭证据。取保候审并非适用于所有案件,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查看全文

离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律分析:离婚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协议离婚双方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协议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的批准。诉讼离婚的条件是经过调解不成功,双方具有法定的离婚情形夫妻感情已破裂。...查看全文

离婚前要满足哪些条件

协议离婚需具备以下条件:1、夫妻双方为合法夫妻,不含事实婚姻、非法同居等情况;2、夫妻双方都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3、夫妻双方系自愿离婚的;4、夫妻双方就子女抚养权、共同财产分割、债权债务等问题协商一致,订立书面协议。诉讼离...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资格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取保候审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未办结。...查看全文

婚姻离婚要满足哪些条件

登记离婚一般需要符合以下的条件才可以离婚:1、离婚的夫妻双方需要一起到婚姻登记处提出离婚申请;2、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完全自愿的,没有受到任何胁迫;3、双方当事人持有离婚协议书,协议书中要写清楚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及对子女抚...查看全文

离婚要满足那些条件 离婚满足什么条件

法律分析: 离婚需满足以下条件:(1)当事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3)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4)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离婚要满足那些条件 离婚满足什么条件

法律分析:离婚需满足以下条件:(1)当事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3)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4)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离婚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离婚需要满足的条件:_x000D_ 1、双方当事人已经签订离婚协议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以及债务负担等事项协商一致;_x000D_ 2、双方当事人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_x000D_ 3、双方离婚的意思表示真实;_x000D_ ...查看全文

起诉离婚的条件要满足哪些

起诉离婚要求如下:1、一方提出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2、双方同意离婚,但不能就夫妻财产如何分割或直接抚养子女达成协议;3、协议办理完成前,一方反悔,另一方坚持离婚,不能再达成协议;...查看全文

离婚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协议离婚的条件: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合法配偶身份;双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具有离婚的合意,且已就子女及财产分割达成了协议。申请诉讼离婚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查看全文

哪些条件是离婚需要满足的

离婚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具体如下:1、当事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合法夫妻身份;3、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4、对...查看全文

离婚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律师分析: 协议离婚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合法配偶身份。这里的合法配偶,既不包括同居的男女双方,也不包括不为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 2.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