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多的,但最大的可能是案件移送到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了。
我从事法律实务工作10多年了,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取保候审的期限是不超过12个月
像你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之前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了,后来改变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既然从看守所出来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其实,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被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以后,是可以不用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可以在居住的市、县范围内相对自由地活动。同时保证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取保候审并不是没有期限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9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这也就是检察院在第11个月上,找你的根本原因所在了。
二、检察院找你的几种可能性分析
第一种情形,案件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这是可能性最大的情况。
如果之前取保候审是在公安机关的侦查期间做出的,那么取保候审以后公安机关会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侦查完毕以后会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03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并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第二种情形:检察院决定改变强制措施。
既然取保候审期限即将建满,那么检察院除了继续决定对嫌疑人予以取保候审之外,还有可能会给改变强制措施。
一般情况下,要改变的话也就是两种,一种是改为监视居住,另外一种就是决定逮捕。毕竟,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决定改变或者采取新的强制措施的权力。
只不过,在实践中,检察院直接决定逮捕的还是比较少的。因为绝大多数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当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还都是能遵守规定的。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决定逮捕了。
第三种情形:决定免予起诉。
这种是结果最好,但是可能性也基本上是最小的。
如果检察院经过审查,或者是经过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以后,再经过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犯罪情节轻微,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构成犯罪,那么就可能作出不起诉决定。
这包括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
第四种情形:准备进行起诉了,找你进行量刑协商。
检察院在作出起诉决定之前,要讯问嫌疑人,了解案情,做笔录,告知相关的权利义务,送达相关手续等等。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后,设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那么检察院就会询问嫌疑人是否自愿认罪认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检察院就会与嫌疑人进行协商,提出一个量刑建议。
如果嫌疑人同意的话就会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手续。这时嫌疑人基本上也就能够知道自己会判处什么样的刑罚了,因为法院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改变检察院的量刑建议的。
这些程序做完以后,检察院会按程序将案件起诉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