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犯的特征及处罚原则是什么?

律师回答

想象竞合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一般认为,所谓一个行为,不是从构成要件的评价上看是一个行为,而是基于自然的观察,在社会的一般观念上被认为是一个行为。(2)一个行为必须触犯数个罪名,即在构成要件的评价上,该行为符合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往往是因为该行为具有多重属性或者造成多种结果。(3)数罪名所在的数个法条之间在逻辑上不存在包容或者交叉关系。(否则,属法条竞合)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什么是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

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第二,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

想象竞合犯也是吸收犯吗

1、不是2、想象竞合犯与吸收犯有以下区别:(1)数行为触犯的罪名的性质不同:想象竞合犯是一个行为触犯多个罪名,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均无法全面评价该行为,即行为所触犯的各犯罪构成之间应无重合之关系。牵连犯的数行为触犯的是不同的罪名,是罪质不同的犯罪。吸收犯的数行为触犯的是相同的罪名,是罪质相同的犯罪。(2)数行为间关系的含义不同:想象竞合犯是单个行为。牵连犯的数行为之间是牵连关系,具体说来,牵连关系是手段与目的、原因与结果关系。从实质上来说,牵连关系也是一种吸收关系。但这是一种刑的吸收关系,而不是罪的吸收,所吸收之罪仍独立存在。吸收犯数行为间的关系是吸收关系,这种吸收关系是罪的吸收,所吸收之罪不再存在。(3)行为的具体表现不同:牵连犯的数行为表现为手段行为、目的行为和结果行为。吸收犯的数行为表现为预备行为、未遂行为、实行行为、中止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4)犯罪故意的性质不同:吸收犯数行为的故意是同一的;其数量可能多个,但性质是相同的,且是针对同一行为对象,侵犯相同直接客体的故意。牵连犯的数行为的故意不是同一的。支配方法行为、目的行为、结果行为的各个具体犯罪故意虽然是为总的犯罪目的服务,但其本身则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5)侵犯的客体和作用的对象不同。构成想象竞合犯必定侵犯了多个客体。构成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侵犯同一或相同的直接客体,并且指向同一的具体犯罪对象;而构成牵连犯的数行为侵犯的直接体必然是不同的,也不必作用于同一具体的犯罪对象。(6)主观方面的差别:牵连犯虽然是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但行为人在这个犯罪目的的制约下,形成了与牵连犯罪的目的行为、方法行为、结果行为相对应的数个犯罪故意,犯意的异质性和相对复数性是牵连犯的构成特征之一。吸收犯必须基于一个犯意,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的犯罪目的而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犯意的同一性和单一性是吸收犯的显著特征之一。(7)在处断原则方面存有差异:我国刑法理论界主张对想象竞合犯按“从一重罪处断”原则处理,即依照行为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较重的犯罪定罪处刑,而不实行数罪并罚。通常认为,牵连犯的处断原则,一般为从一重处断,即按重的罪从重处罚,有时还并处轻罪的附加刑。吸收犯的处断原则是仅以吸收之罪论处,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

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与量刑

牵连犯的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对于牵连犯,一般从一重处断的原则定罪。但是,法律规定实行数罪并罚的,或者规定只定一罪,却同时规定适用其他罪的部分处罚规定的,依法律规定定罪。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

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过失犯罪有想象竞合犯吗

有。想象竞合犯包含故意犯罪或过失犯罪,又称为想象并合犯或想象的数罪,是指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也就是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一个行为,侵害了数个《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数次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法律解析: (1)中止的时间性。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 (2)中止的自动性。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律师分析: (1)中止的时间性。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 (2)中止的自动性。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其处罚原则

法律分析:1、数行为触犯的罪名的性质不同。牵连犯的数行为触犯的是不同的罪名,是罪质不同的犯罪。吸收犯的数行为触犯的是相同的罪名,是罪质相同的犯罪。2、数行为间关系的含义不同。牵连犯的数行为之间是牵连关系,具体说来,...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其处罚原则

法律分析:1、数行为触犯的罪名的性质不同。牵连犯的数行为触犯的是不同的罪名,是罪质不同的犯罪。吸收犯的数行为触犯的是相同的罪名,是罪质相同的犯罪。2、数行为间关系的含义不同。牵连犯的数行为之间是牵连关系,具体说来,...查看全文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律师分析: 即于犯罪行为所触犯之各罪中,从一重罪处罚,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立法例,是十分合理的。之所以“合理”,是因为采用这种处罚原则符合想象竞合犯本身既区别于一罪,又区别于数罪的独特本质这个内在之“理”。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法中提出对想象竞合犯应当采取从一重罪的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处罚是指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应当选择行为所触犯的重罪名并适当从重或加重的处罚原则。想象竞合犯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查看全文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法中提出对想象竞合犯应当采取从一重重处的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处罚是指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应当选择行为所触犯的重罪名并适当从重或加重的处罚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二条 犯...查看全文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律师分析: 刑法中提出对想象竞合犯应当采取从一重重处的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处罚是指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应当选择行为所触犯的重罪名并适当从重或加重的处罚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查看全文

数罪并罚的特征及原则是什么

法律解析: 特征:第一,必须是一行为人犯有数罪。数罪并罚的前提是一人犯有数罪。第二,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必须发生在法定的时间界限之内。第三,必须在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的并罚原则、范围与方法,决定执行的刑罚。 ...查看全文

数罪并罚的特征及原则是什么?

律师分析: 特征:第一,必须是一行为人犯有数罪。数罪并罚的前提是一人犯有数罪。第二,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必须发生在法定的时间界限之内。第三,必须在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的并罚原则、范围与方法,决定执行的刑罚。 ...查看全文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律师分析: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2)犯罪...查看全文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特征和处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的特征:_x000D_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_x000D_ 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_x000D_ 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_x000D_ 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特征和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中止的特征: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2、或者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4、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特征和处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的特征:_x000D_ 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_x000D_ 2、或者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_x000D_ 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_x000D_ 4、行为人客观...查看全文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

律师分析: 想象竞合犯是刑法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犯罪形态,指的是与犯罪主体有协议、默契、共谋等行为,虽未实际犯罪,但可能造成同等或者更严重的社会危害。针对这种犯罪形态,法律规定应该依据实际情节进行惩处,并采取教育矫治、惩罚威慑和社会...查看全文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

想象竞合犯,又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想象竞合犯因为行为人仅有一个行为,根据司法实务,其处罚原则是从一重罪处罚,即与犯罪行为所触犯的各罪中,以较重的刑罚进行处分,如盗窃属于国家秘密的...查看全文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

法律解析: 想象竞合犯是刑法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犯罪形态,指的是与犯罪主体有协议、默契、共谋等行为,虽未实际犯罪,但可能造成同等或者更严重的社会危害。针对这种犯罪形态,法律规定应该依据实际情节进行惩处,并采取教育矫治、惩罚威慑和社会...查看全文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

律师解答: 想象竞合犯是刑法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犯罪形态,指的是与犯罪主体有协议、默契、共谋等行为,虽未实际犯罪,但可能造成同等或者更严重的社会危害。针对这种犯罪形态,法律规定应该依据实际情节进行惩处,并采取教育矫治、惩罚威慑和社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