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的区别及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的非法经营行为,包括未经许可经营限制物品、违法经营证照、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等,扰乱市场秩序。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
非法经营构成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
(四)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延伸阅读
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的区别、特点及其在刑法中的重要性
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是刑法中两个重要的犯罪类型,它们在定义、构成要件和犯罪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非法经营罪是指以非法方式经营活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诈骗罪则是指以欺骗手段获取不法利益。非法经营罪的特点是违反经济管理秩序,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害,而诈骗罪的特点是欺骗他人,损害被害人的财产权益。在刑法中,对于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量刑标准,这体现了对社会经济秩序和人身财产权益的保护。准确理解和适用这两个罪名的区别和特点,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结语: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是刑法中的两个重要犯罪类型,它们在定义和犯罪方式上存在明显区别。非法经营罪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非法方式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而诈骗罪则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手段,骗取较大财物。准确理解和适用这两个罪名的区别对于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集资罪和诈骗罪的区别及特点

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的区别在于对象和行为形式。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资金,而诈骗罪的对象是特定的个人或单位。诈骗罪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而集资诈骗罪是指通过诈骗手段骗取集资。对于以诈骗手段骗取集资的行为,应以集资...查看全文

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的区别及解析

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的区别是:诈骗罪是行为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非法经营罪是结果犯,以谋取非法利润为目的,侵犯市场管理制度。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个人非法经营达到五万以上或单位非法经营达到五十万以上。非法经营罪的刑期...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和诈骗罪的区别

非法经营与诈骗罪的区别 非法经营构成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查看全文

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量刑区别

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的量刑区别如下: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及特点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的区别在于,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批准向社会非法募集资金,而集资诈骗是指利用虚假文件等手段进行集资。非法集资要具有一定的融资性和广泛的被害人对象,而集资诈骗则以骗取熟人或个别单位财物为主。判断是否涉及非法占有的目的,可...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及刑法分析

非法经营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诈骗罪是行为犯,非法经营罪是结果犯;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财物所有权,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管理制度;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经营罪以谋取非法利润为目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行...查看全文

诈骗罪与非法经营的区别

法律分析:非法经营构成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查看全文

诈骗罪与非法经营的区别?

律师分析: 非法经营构成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查看全文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及特点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主观目的、欺诈财物数额和承担责任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经营目的而欺诈,希望获取对方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诈财物数额也有所不同。民事欺诈行为人不会逃避责任,诈骗行为人则希望逃避责任。民事...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罪与诈骗罪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非法经营罪与诈骗罪区别:_x000D_ 1、诈骗罪是行为犯,非法经营罪是结果犯。_x000D_ 2、从客体方面,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的所有权。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与侵占罪的区别及特点

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1、合同诈骗罪表现为他方财产损失,侵占罪则是非法占有;2、合同诈骗罪侵害财产所有权和市场经济秩序,侵占罪只涉及财产所有权;3、合同诈骗罪故意产生在控制他人财物之前,侵占罪故意产生在控制之后。...查看全文

欺诈与诈骗的区别及特点

欺诈与诈骗的区别: 欺诈目的是非法占有财产,通过签订合同获利; 诈骗是核心欺骗,通过签订和履行合同实施; 民事欺诈存在法律关系,诈骗则无法形成; 民事欺诈可通过民事诉讼获得救济,诈骗受刑事或治安处罚; 民事欺诈产生民事法律后果,诈...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罪和贪污罪的区别

法律分析:非法经营罪和贪污罪的区别是非法利益的取得途径不同,非法利益是通过实际经营行为取得的,原则上认定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相反,非法利益是假借经营行为或不存在实际经营行为而取得的,则应认定为贪污罪。法律...查看全文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及特点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绑架罪要求具备勒索财物或其他不法目的,使用暴力或胁迫手段劫持他人;而非法拘禁罪则不要求具备非法目的,可以通过非法拘禁或其他方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在法定刑和实践中认定方面也存在差异。绑架罪处罚更严厉...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及特点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及非法拘禁罪的管辖范围。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在犯罪目的、侵犯客体、客观方面和债权债务关系上存在差异。非法拘禁罪一般由犯罪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劫持他人,...查看全文

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的区别在于对象和行为形式。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资金,而诈骗罪的对象是特定的个人或单位。诈骗罪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被骗人交付财物,而集资诈骗罪是通过以诈骗手段骗取集资。对于以诈骗手段骗取集资的行为,...查看全文

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区别

1、犯罪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2、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财物既可以是为了投资营利,亦可以是...查看全文

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区别

法律分析:1、犯罪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2、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财物既可以是为了...查看全文

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区别?

律师分析: 1、犯罪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2、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财物既可以是为了投资营...查看全文

诈骗罪和非吸的区别

诈骗罪和非吸的区别在于:诈骗罪是为了非法占有而侵犯财产所有权,对象广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是侵犯金融秩序和财产权,主要对象是存款,不涉及非法占有。...查看全文